七月十日,应东湖塘镇政府之邀,几个朋友一同登临陶家湾。
陶家湾美不胜收,步步为景。走马观花后,尽管想要写点什么,然腹内空空。七月十七日,便戴一顶草帽,一大清早,再次来到陶家湾滴水崖。
站在陶家湾远远望去,只见嵇茄山巍峨莽莽,似一头雄狮呼啸而来,山川震荡。
炎炎烈日,穿越阡陌,登临嵇茄山,粗气连喘,大汗淋漓,一会儿,衣服就像薄膜一样贴紧皮肤了。步入深山,但见修竹荫荫,古木参天,虽无风影,却凉爽习习。一条被人踩踏过的小径从谷底向山中延伸。小径平常罕为人至,两旁被人临时砍去了树枝杂木,陡峭处还新挖了梯梯。拾级而上,忽然从山涧里传出如嗡嗡雷声。循声望去,树影婆娑中白雾迷漫——“瀑布”!在我脑海里最先跳跃出这两个文字来。爬山的劲儿更足了。终于,在接连不断能咬住自己膝盖的攀岩后,扶竹于乱石,置身于瀑布水池岸边:举头壁立千仞,于一片郁郁苍苍中,一帘瀑布似银蛇腾空飞舞,白雾缭绕,飞珠溅玉,声若宏钟,整个人儿就像一扇格窗置于大坝水匣被冲涮过了似的,顿觉清新洒脱,意欲凌空。据《宁乡.康熙志》载:“县东南二十五里,壁立千仞,周回数十里。其上有田数亩,有湖曰‘仰天’,大旱不涸。崇林茂树,层叠苍翠,每云气必雨。晴日登眺,见府城如带,洞庭如沼。俗传唐嵇真人修炼如此。其顶有室,铁覆之。”故山得名,滴水崖瀑布就在嵇茄山。
水池碧透,绿油油的水草顺泉流而葳蕤着。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原生态植物,没有丝毫的工业、生活污染。这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弯下腰,掬上清泉往脸上一抹,真爽!张口一吞,清甜!那种油油的绿,激起我浮想联翩:天下苍生,倘若没了硝烟,没了化学、金属污染,没了追名逐利,亦如这泉中绿草纯净地生存着该多好啊!溺水三千,只取一瓢。
透过绿色屏障,但见瀑布从翠竹与藤蔓间飞泄而下。我怀揣着探寻瀑布源头之心攀岩而上。但当我踏上泉顶时,眼前竟然又一瀑布!我原以为脚下是瀑布之顶,却成了又一级瀑布水池石岸。这一级瀑布,从层层岩石上漂飞而下,恰似美丽村姑江边一展白色帷幔,浣洗尘埃,白色雾幔均匀铺展于百丈悬崖,雄浑壮丽。崖壁上生长出的鲜苔藏青深绿,大有天庭仙境看守门户高人之态,与瀑布厮守无绝期。更有趣的是脚下岩石左右各有石氹,左氹于泉流之中,右氹壁两小孔对称如鼻,淌出清泉,俨然龙的鼻子喷吐珠玉,让人赞叹,让人遐想。
仰望天空窗,我在心里默默私语:两级瀑布相连,好似一对双胞胎姐妹,真好。怀着对大自然的深情景仰和奥妙探幽,我掏出手机对准悬崖瀑布留下记忆,便又踅回小径不断向上攀登。
不出数十丈,还一级瀑布惊现眼前。这一级瀑布悬不过数丈,但泉流相对集中,瀑布下段展开之态,活脱脱一个窈窕淑女裙袂飞扬行走于山间。瀑布跌落,清泉泓碧,池中水草似少女翩跹起舞扭动腰肢。奇迹,已是三瀑连肩!一方面,我平常观赏瀑布较少;一方面,从各种资料所获瀑布梯梯连肩甚是鲜见。嵇茄山,滴水崖,你是大自然神来之笔,不知让古今多少狂蜂浪蝶拜倒在你石榴裙下。
我生性顽劣,喜欢打烂镭钵纹(问)到底,执意探源嵇茄山瀑布,便寻小径再向山顶前行。行至中途,崎岖小径已被树枝柴草封闭,我无不心存遗憾转头返回。村里廖主任说:嵇茄山瀑布源于顶端一菜碗粗泉水从岩上喷出。由此可见,嵇茄山瀑布当是四胞胎姐妹了。大自然本来深藏太多神奇与奥妙,但嵇茄山四瀑连肩,若不是身临其境,凭人传我当是耳边风。
嵇茄山瀑布,养在深闺人未识。
嵇茄山其所以四瀑连肩井喷龙泉,源于万亩竹林。山上一妇女说,生产队时,她早饭后上嵇茄山扯猪草,猪草没扯着,可从山顶返回时家里正吃中饭了。还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嵇茄山下还办过宁乡地方国营造纸厂。现在,山里楠竹还是村民年年可观的经济收入呢。嵇茄山幅员辽阔,“山上银行,山下粮仓”,当地百姓以此为荣,以此骄傲。
嵇茄山滴水崖,瀑布甲天下。
行至山底,我涉溪转入滴水崖左侧,但见山崖间有一石孔,一股大菜碗粗的清泉喷井而出,川流不息,这就是传说中的“龙眼井”。龙眼井排满了引水管子,当地百十户人家饮用水全从龙眼井引入,用这水制作出来的豆腐特嫩、特鲜,酿制出来的酒特香,出得来(出酒率高)。因干旱不涸,附近百亩良田灌溉,也全用这龙眼井和滴水崖之水。先人称此“滴水崖”,也许对她过于苛刻了,明明的山泉如涌,瀑布垂天,岂是“滴水”二字担当。在山泉水清,出山润粮黍。嵇茄山瀑布,是大自然的贻赠,当地百姓的福祉。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吴平生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8/01/5651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