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喜迎党代会”系列报道之 五年发展看环境
2016-08-16 15:11:56 字号: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姜小鹏

  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宁乡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展望未来,美好蓝图催人奋进。市场监管部门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牢记使命,奋勇担当,依法行政,忠诚履职,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优化服务促发展,致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坚持“放、管、服”三轮驱动,营造更加便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务服务环境。培育一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牌产品,壮大县域优势品牌集群。发挥股权出质、动产抵押、商标质押登记职能,支持企业多渠道融资发展。二是紧扣民生强监管,致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完善监管责任网络、社会共治、应急管控、检验检测“四大体系”,落实“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加大种设备安监察大力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以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为重点,组织实施质量监督抽查,从严查处一批制假售假案件,及时调处消费者投诉举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严格监管促规范,致力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坚持“宽进严管”、综合治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工作。坚持打防并举,抓早抓小,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严查虚假广告宣传、商标侵权、商业贿赂、网络交易违法行为,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四是强化作风抓队伍,致力提升市场监管事业长远发展保障。强化领导班子表率作用,不断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干部素质培训、深化作风效能、增强履职能力,建设“忠诚、团结、担当、专业、守纪”市场监管队伍。

  县移民局局长 李志勇

  过去五年是宁乡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是宁乡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黄金期之一。全县移民事业紧扣县委、县政府战略发展目标,在实施精准扶贫、推进美丽库区建设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

  移民收入持续增长。全面落实移民后扶政策,积极协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保障了移民基本生活;加快移民产业建设,加大移民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移民经营性收入和务工收入持续增长。全县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4142元增长到2015年的17175元,移民贫困人口减少260人。

  移民民生明显改善。不断加大移民资金投入力度,五年来累计投入5316万元,解决了一批“通路难、饮水难、用电难、就学难”等问题。投入资金540万元用于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改善移民生活条件。

  移民产业不断壮大。累计投入1064万元铺排项目基地18个,重点培育形成了茶叶、水果、蔬菜、宁乡花猪四大支柱产业。培育移民重点专业合作社18家,辐射带动移民增收致富。

  移民素质稳步提高。投入移民培训资金132万元,举办实用技术、就业技能、政策法规等培训班24期,培训移民2654人次,移民实用技术水平、就业创业能力、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移民权益有效维护。进一步加大内部审计、专项稽查、监测评估和绩效评价力度,突出专项整改治理,移民项目资金监管有力,保障了资金安全、移民受益。切实做好移民信访工作,妥善处理移民遗留问题,确保库区社会大局稳定。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总揽,按照“树地位、创特色、重实效”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贫困移民脱贫解困、移民增收致富、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三大工程,突出抓好四个工作重点,集中扶持一批移民产业基地;集中培育一批移民能人;集中解决一批困难移民具体问题;集中打造一批移民美丽乡村示范点,加快推进移民实现全面小康。

  城郊街道党工委书记 谭正林

  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引领下,近年来,我街道全力推进“靓丽城郊”“品质城郊”“平安城郊”建设,街道处处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力量,区位优势日益突显,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以“净”塑仪型,勾勒“靓丽城郊”景观线。近年来,我街道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五年共投入800余万元,清理主要公路90余公里,新增垃圾桶3000余个,新建垃圾池7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督查和评比活动,群众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街道也先后荣获了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等荣誉。

  以“达”促发展,提升“品质城郊”硬实力。我街道距省会长沙仅32公里,境内有长石铁路、长常高速公路、金洲大道横贯东西,宁乡大道靓丽景观轴线贯穿南北,不仅是宁乡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湘江新区的重要组团成员,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座落在此。尤其在今年,随着长常高速宁乡出入口广场的提质扩建、宁乡大道的生态绿化的全面升级和宁乡火车站的提质改造,区域交通呈现出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独特区位优势,宜居宜业的城郊,正以“东郊印象·门户花园”的新姿态,喜迎八方来客。

  以“和”保安宁,巩固“平安城郊”大格局。家和万事兴,国和天下平。我街道坚持以“平安城郊”创建为目标,将“红袖章”集镇巡防、警民见面、矛盾月结作为工作重点,突出群防群治,严打违法犯罪,有效确保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2016年上半年,街道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成功调处298起,发案率同比下降23.6%。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移动短信平台、小区电子公示屏等方式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向辖区内6万名群众发送平安短信二十余万条,平安创建的氛围日益浓厚。

  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何文姣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我们始终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要求,探索一条绿色转型、生态共享的美丽幸福路子。特别是去年5月份以来,以三大建设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掀起持续高潮。

  一是人居环境大改观。以清垃圾、拆违建、治乱象、去污染为重点,由点到线到面强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累计净化道路3500多公里,拆除违建近7200处、违规广告招牌41.7万平方米,主要公路干道及集镇逐步清澈整齐。县域内煤矿全部关闭,小瓦窑、小砖窑专项整治有序推进,黄材水库、“一江一线”规模养殖场(户)基本退出,挖山洗砂治理持续加压。

  二是重点领域大突破。坚持以城乡融合思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更多的便捷交通、特色城镇和生态文化景点贯穿城乡。道林古镇、炭河古城、香山风情小镇、煤炭坝新城高起点谋划建设,与灰汤、花明楼、沩山风景区等交相辉映。启动美丽村庄建设184个,创建美丽庭院2.8万余户。

  三是万众创新大比拼。坚持用改革创新破除藩篱、突破难题,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推进。县直部门全力当好“引领者”,联村驻点、一线参与,引领乡村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镇村两级积极充当“组织者”,在宣传发动、建设管护、产业升级、文明创建等方面探索出了宝贵经验。广大群众主动成为“建设者”,竹篱笆、河卵石、啤酒瓶、电线杆等物有所用,汇聚智慧。

  四是建设合力大汇集。社会各界齐心聚力的热情和行动全面激发,去年以来,全县群众自投劳工65.6万余人次,捐资集资突破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800万元。创新举办美丽乡村经济博览会,吸引近10万人参观体验。2015年,宁乡被评选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十佳社会贤达 龙国安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百万人民,用自己的执政举措,诠释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2013年,县政府全力推动三年护水行动,作为环保志愿者,我们见证了两退一关: 一是退出四水陆域500米范围内牲猪养殖的工作;二是161座水库退出投肥养鱼,县、乡、村干部硬是一场一库将工作落到了实处;县级四大家领导,带领干部们,冲破重重阻力,叫停关闭了70多家非煤矿山;还有县域内煤矿全部关闭、绿化河道120公里,新增绿化总面积359万平方米。

  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作为县内一家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监督为主的社会公益组织,我们举办的《宁乡环保》内参刋物,迄今已出版28期,各级领导期期有批示,大部份问题得到了有较解决。两年多来,环保志愿者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委托下,调查了42座重点骨干水库,36座非煤矿山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情民意。县里主要领导在调查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工作得到了县级几大家领导的高度肯定,有力地打击了非法排污。

来源: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