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刘汉光
五年来,宁乡发展气象一新。而在众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中,人们感受最为强烈、最为深刻的,当属干部面貌、队伍作风的转变,当属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透过作风的转变,我们看到的是县委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提升执政能力的坚强决心;看到的是五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社风民风建设等方面精心谋划、务实推进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看到的是县委抓住关键少数,舞活党建龙头,给全县经济社会事业所注入的强劲活力……
加强党的建设,铸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强班子、带队伍,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广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开展“讲明守”集中教育活动中,全力推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彰显。
在过去五年中,县委作为宁乡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全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牢牢抓在了手中,在稳增长、惠民生、促改革中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好中求快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强化公、廉、强、勤四字要求,大张旗鼓“树标杆”,毫不手软“切尾巴”,着力打造出了一支政治素质强、带富能力强、服务能力强、“精神领袖”式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中体现了先进性和纯洁性。
“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亮点。为了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每年组织一次县委常委会听取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法院和县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并探索开展人大评议部门、政协评议乡镇工作,探索实践县乡纪检一体化建设,探索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确保了全县党建工作一盘棋。从2013年开始,我县首开全市先河,实行年初全面体检和签订责任状、半年全面督查核实、定期座谈讲评推进、年底综合考核问责“四位一体”的过硬举措,真正落细落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定31类党建工作者和党员以及12类党组织分类责任清单,使每一个党组织和党员知道要干什么、什么时候干、如何干好;成立专门督查组,每半年深入全县2990个支部,督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361”工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打好“交流观摩、分类座谈、集中讲评”组合拳,及时总结情况、分析问题、推介做法,形成了常抓常新的工作态势;扎实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对全县基层党组织分一、二、三类进行排名定等,排名靠后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诫勉谈话、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直至免职降职,广大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年来,县委坚定担当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正风肃纪旗帜鲜明,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尤其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规范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管理办法,严明工作日禁酒等纪律要求,建立作风建设常态督查机制,每年组织开展政风行风“千人测评”活动,五年来全县共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问题718个,问责56个单位、487人,通报典型案件64起,上班纪律、公款吃喝、公务用车、公款旅游等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积极探索县级巡察模式,建立县委巡察机构,常态化开展巡察工作,2016年3月开始启动第一轮巡察,组建了9个巡察组,对2家县直单位进行综合巡察,对16家县直单位进行专项巡察,共收到领导班子、领导个人存在问题45个,移送问题线索9个,取得了初步成效。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事业发展,核心在党,关键在人,重点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近年来宁乡事业一年一台阶,朝实现全面小康阔步前行,依靠的就是一批特别有激情、特别有定力、特别有办法、特别有格调的的狮子型干部的奋勇担当和无私奉献。
五年来,县委站在全局,立足长远,通过做好干部人才工作的加减法,走活了队伍建设一盘棋。通过深入实施“5127”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干部素质提升“四五”工程和四千人才计划,共计引进各类人才7000余名,培训干部人才30000余人次,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通过“树标杆、切尾巴”,推进“三超两乱”治理,“为官不为”治理,消化超编制领导职数125个、非领导职数350个、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28个,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1396人,核减临聘人员773人,清理“吃空饷”对象128名。
与此同时,县委坚持围绕发展配班子、立足事业用干部、完善机制促有为,成立县绩效办,科学设计考核指标,突出结果运用,共评选表彰“四好”、“五好”领导班子253个、绩效考核先进单位90个,优秀领导干部1845人次,有效破解了系列重点难点问题,激发了班子队伍潜能活力,形成了“想为、敢为、勤为、善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创新建立分类提名、量化提名、差额提名和阳光提名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新模式,工作经验获到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中组部《组工通讯》等媒体广泛推介,得到李源潮同志的批示和肯定;按照“有激情、有定力、有办法、有格调”的标准,在全县培育和评选表彰一批“狮子型”团队和干部,提拔重用25名“狮子型”干部到副科级岗位上,10名“狮子型”干部由副科级岗位提拔到正科级岗位,激发了广大干部担当负责、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创新开展“一推双比三类人员”,从大学生村官中择优选聘24名事业编制人员,从村(社区)主职中选任5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有为有位”导向深入人心。
坚持把严格要求干部与关心爱护干部结合起来,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教育,全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和拒腐防变能力。县纪委连续五年举办“廉政文化周”活动,先后开展30多个系列主题活动,打造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聚焦品牌;坚持和完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行党政正职“五个不直接分管”,以及坚持落实党政正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财产申报、廉政考试、廉政谈话等制度,进一步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在加强教育预防的同时,不断加大案件查处的力度,2011年至2015年,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办理各类违纪案件共计93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34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干部66人,移送司法机关32人,起到了良好的正风肃纪作用。广大党员干部作风明显改进,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初步形成,获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点赞。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党风政风决定社风民风。为了在全县全面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形成县域竞争中最强大的“软实力”,过去五年中,县委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质政务服务,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政风行风一步好转,社风民风进一步淳化,全县上下心齐气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营造出了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
政风行风怎么样,政务服务是标尺。近年来,我县政务服务以县政中心为平台,于2012年启动“两集中两到位”,2013年建设网上在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今年结合市民之家建设,再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审批模式不断创新,审批平台不断完善,审批速度不断提高,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在推进“三集中三到位”的同时,建立联合审批机制和项目代办员队伍,对审批事项逐一进行梳理和流程再造,项目审批时间从158天提速到57天,进驻政务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审批效率已经整体提速超过50%。针对审批环节多、流程长、手续繁等问题,出台《宁乡县“模拟审批”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推出“模拟审批”,为常规审批提速2个月左右,此一创新机制获得在省市推介。
在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通过组织开展政风行风“千人测评”,对群众身边“四风”、“雁过拔毛”式腐败治理,对行政审批、招投标及平台公司规范运行等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纪律监管,坚决做到不抽服务对象一根烟,不吃服务对象一顿饭,实现“零信封、零送礼、零请吃”目标,以确保所有办理事项公平公正公开,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积极营造以服务项目为荣,以阻碍项目为耻的工作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项目,全力服务发展,共同构建风清气正、优质高效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在不断提质“软环境”的同时,硬环境也不断增强,针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后县政务中心办事窗口、服务项目、服务人员的增加,以“全国一流、全省第一”为目标,启动了“市民之家”的建设,项目于去年11月24日破土开工,主体于今年4月11日竣工,将于10月份投入运营;针对政务服务由县乡向村社区下沉的现实需要,争取省市共计投入1310万元,重点支持98个村(社区)新建或改扩建活动场所;2015年,创新建设模式,由县城投集团从国开行贷款投入9520万元,统一建设了51个村级党建文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集医疗养老服务、便民服务和文化活动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阵地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办事需求。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8/16/565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