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长征前夕的一天,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将一个个子不高、留着短发的女红军战士叫到跟前,她就是时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组织部长的李贞。贺龙对李贞说:“中央红军长征已走了很久了,我们也要开始长征了。长征很远很苦,我给你介绍个伴吧。他叫甘泗淇,是红十八师的政委,是留苏的学生,文化高,人也很正直。”李贞回答说,“长征路上这么多人,还要找什么伴嘛?他文化那么高,可我却大字识不了几个。再说,现在是行军打仗,子弹又不认得人,要是我死了,他就得担心,他死了,我也要担心。我看还是长征以后再说吧!”李贞有着湖南浏阳女人的直爽,两次不幸的婚姻,给她的心里和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贺龙又找到了甘泗淇,说:“红六军团有个女战士李贞,她作战勇敢,又会做饭菜,红二方面军女同志不多,不能错过了这个机会呀!”
李贞才知道了红二方面军里有个男秀才叫甘泗淇。而甘泗淇却在在一年以前就对李贞有了良好印象——
1931年,湘赣苏区迎来了一位刚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回国的青年,他就叫甘泗淇,原名姜凤威,又名姜炳坤,1903年12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楠竹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饱尝疾苦,十岁时才入村小就读,后升入宁乡县云山高小,在此受到谢觉哉等人革命思想的熏陶。1927年,党组织派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将“姜凤威”更名为甘泗淇。4年后,甘泗淇学成回国,受党中央派遣来到湘赣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
不久,甘泗淇又从独立一师党代表调任湘赣省委宣传部长。
后来,甘泗淇也调到了红六军团,任政治部主任兼代政委,通过贺龙的介绍,他和李贞接触的机会多了。有几次,甘泗淇还直接找到李贞长谈,从谈工作、谈理想起,一直谈到了爱情,他还帮助李贞写了一篇总结工作情况的报道。李贞见这位知识渊博的首长这么平易近人,这么关心自己的工作,极为感动。她特意做了一双布鞋送给他,也算是定情礼物吧。
在任弼时的爱人陈琮英的热心撮合下,1935年元旦,在塔卧村一个白墙青瓦的礼堂里,李贞和甘泗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副政委关向应主持婚礼,任弼时、贺龙等到场祝贺。这时的李贞是一位热情、开朗、泼辣、充满追求精神的女将。从此,李贞和甘泗淇开始了并肩战斗的风雨人生。
李贞是怀着身孕开始长征的。一路上,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忍耐着各种恶劣环境带来的重重困难,跨过了金沙江,又渡过了大渡河,翻过了雪山。在过草地中,李贞怀孕七个月的孩子早产了。病体还没有恢复,又没有充饥之粮,孩子饿得啼哭不止,没等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在人世间仅活了14天就夭折了。为了抢救爱妻的生命,甘泗淇把自己唯一的私有财产——莫斯科中山大学奖给他的那支派克笔卖掉换钱,用来买药。李贞由于产后没能休息,再加上伤寒病的侵袭,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王震对她说:“你在这里养好病,我们再来接你”。李贞反复摇着头不同意。甘泗淇心疼的说:“你病得不轻,无法随军行军打仗。”李贞有气无力地说:“把我绑到马背上”。王震和甘泗淇对望了一眼,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只好按照她的意思把她绑到了马背上,这是世界上最壮烈的行军。
1936年10月22日,红二面军顺利到达甘肃省会宁县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历时十一个月零四天,行程一万六千里的长征。当时李贞年仅28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这时的甘泗淇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贞担任军委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长,他们虽然身居军队要职,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本色的心。”
9月27日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授衔仪式上,作为唯一的女性,李贞在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风采显赫。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当时全世界第一位女少将。当李贞从毛泽东主席手中接过一级解放勋章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周恩来总理亲手把少将军衔授予李贞,并握住她的手说:“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那一年,她47岁。而且丈夫甘泗淇同时也被授予上将军衔。上将丈夫少将妻,这是千余名开国将帅中唯一一对“双子星座”,是千古绝唱,也是开国唯一的“将军之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丁纯蓝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6/08/26/565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