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普及金融知识 共建和谐金融
2016-11-01 13:36:39 字号:

  金融知识宣传(四)

  三、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知识

  1、什么是电信诈骗?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骗取受害人信任,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转账的犯罪行为。

  目前各种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有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诈骗;冒充电信、邮政、社保、医保、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办理高额信用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10086积分兑换现金”诈骗;“购房、车退税”诈骗;“中奖诈骗”等。

  2、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根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发布的消息,社会公众应注意提高防范意识,防范电信诈骗,做到“三不一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转账: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3、如何防范银行卡犯罪?

  收到可疑信函、电话、手机短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一些貌似合理的汇款事由,要谨慎确认,关键一点是不要向自己不知道的账号汇款,防止上当受骗。

  网络交易要登录正确的银行网站;交易前查看安全锁,设置复杂的密码作为网上银行密码,避免在网吧、公共场所登录网银。使用自助银行服务终端(ATM活CRS)时要小心,留意周围是否有可疑的人、摄像头,操作时应避免他人干扰,防止他人偷窥密码。遭遇吞卡、未吐钞等情况,应拨打发卡发卡银行的全国统一客服热线电话,及时与发卡银行取得联系。尤其注意:不要拨打机具旁临时粘贴的不熟悉的电话号码,不要随意丢弃打印单据。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