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龚再蓉)6月12日和13日,县人民医院收治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而中毒的病人9名。该院急诊科主任黄志军教授提醒广大读者,夏季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最好不吃野生菌,以避免中毒。
12日12时多,大屯营镇的崔女士吃了一些野生菌。14时多,她感到身体不适,有头痛、腹痛、呕吐等症状。17时多,她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被诊断为食用毒菌中毒,医生立即对其实施了系列救治措施。13日,记者了解到,崔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两天时间内,共有9名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而中毒患者被送到该院接受救治。这些患者,分别来自大屯营、花明楼、资福、坝塘等地,其中有6人被转到长沙的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据悉,夏季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用野生菌中毒者多有剧烈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去年,我县就有人因误食毒菌而中毒身亡。
“有的毒菌很难鉴别,与无毒菌的模样很相似。”黄志军教授表示,在我国,毒菌约有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很容易导致误采误食引发中毒。同时,有的野生菌虽属无毒菌,但也可能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有菌毒。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单位应就防野生菌中毒而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广大民众识别野生菌的能力。同时,如果在食用野生菌后感到身体不适,应迅速到医院接受治疗。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6/25/564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