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日夜不停歇 换来美家园
2017-07-11 11:30:14 字号:

——宁乡城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纪实

□本报记者 魏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题记

洪水可以改变河道,可以改变生活的轨迹,却永远改变不了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和意志。

2017年7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打乱了宁乡城区人民的生活节奏。断水、断电、断网……人们不能洗衣做饭,不能上网看电视,甚至连手机都没有信号。这对于过惯了安宁生活的人们来说,那是一种怎样的煎熬?

“要尽快抢修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不让一户群众因为洪水陷入困境。”宁乡人民遭受的困苦,牵动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的心,在宁乡抗击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涝灾害之际,他第一时间赶赴宁乡,看望慰问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干部群众,督查指导宁乡恢复城区生产生活秩序。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受灾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面临的困难,确保生产生活秩序正常。”为了让百姓少受苦,宁乡紧急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县委书记周辉提出要用“一问四讲”的群众工作方法,引领全县干部群众科学有序地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我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重建家园中去。公路养护人、水务人、电力人和电信人,日夜奋战在一线抢修。更令人感动的是,长沙市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等地也派出专业人士驰援宁乡,帮助宁乡修复生活生产基础设施,使宁乡城区在极短的时间里恢复了供水、送电、交通、通信,形成了一曲抗灾“大合唱”,谱写了一曲抗灾的英雄壮歌。

路 不到10小时打通救援的“生命通道”

“请问师傅,能去县城吗?”

“能,烂山峡1号下午就挖通了!”

7月3 日清早,家住双藕村的刘先生急急地赶到老粮仓镇大街,向停靠在马路边的客车师傅一打听,一颗悬着的心就安稳了。自6 月30日洪灾来袭后,他被困在家两天两夜,而他万万没想到,被山体滑坡堵住了的烂山峡段公路,这么快就打通了。后来看了新闻他才知道,是那么一群可敬的公路养护人用最短的时间打通的。

7月1日7时,县公路管理局公路养护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胜清和同事一起,在S209线烂山峡一带巡察时,发现该路段出现了一处长近50米、总量约1200立方米的塌方,20余辆车被困。李胜清临危不乱,一边打电话紧急求援,一边冒着倾盆大雨,用铲车作业。大家抬走石头,推开倒伏的树木,跟在铲车后一起清障,通过约两小时的艰苦努力,道路终于被打通,20余辆车脱离了险境。

洪灾致使多处道路中断,河流溃堤,房屋倒塌。救援,刻不容缓。而公路,是抗洪抢险的“生命通道”。在灾害发生后,县交通、公路部门紧急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成立道路交通抢险指挥部,具体指挥道路抢险工作。6月30日,查看道路通行情况,及时排查各类险情隐患,放置警示标志。7月1日,随着灾情险情的不断扩大,指挥部紧急调度抢险力量,按照“1名负责人+2名技术员+1支施工队”的配备,先后投入铲车、挖机、风炮等大型设备,对县内72条因洪灾而中断的主次干道突击抢险。特别是7月1日沩山乡王家湾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县委书记周辉坐镇现场指挥调度,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雄文紧急召集相关部门召开道路抢通工作调度会,200多名道路抢险人员昼夜奋战,仅用了不到10个小时就打通了救援的“生命通道”,为抢救伤员、运送物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截至7月9日18时,县公路管理局共投入应急抢险队伍106支,抢险人员2530余人次,抢险车辆304台次,抢险机械设备219台,清理土方184765余立方,清理水沟5830米,回填土方51950立方,修复钢护栏914米,养护公路22条国省干线全部恢复,其中S311线90K-91K 龙田百花坳、X104 线46K七里山重灾地段暂时仅限救援抢险车辆通行。到记者发稿时,东务山方向乌江桥以下灰汤境内被冲垮河堤(6个)已经合垅恢复,后续抢修工作正在紧张开展。

水 连续奋战48小时后恢复城区供水

7月3日凌晨5时,家住钟馗巷农机局内的王先生,突然听到楼下有女人尖尖细细地声音在喊:“来水啦——”当时,王先生正准备去很远的一口水井挑水。他告诉记者,按正常情况,至少3至4天供水设施才能修理好,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当天,城区基本恢复供水。

7月1日下午,沩水水位急速上涨,当漫进长沙(中国水务)有限公司水厂地面时,公司总经理谢科军指挥员工在泵房门口堆积沙袋,防止机房进水。但洪水来势凶猛,水位上涨太快,谢科军果断决定停机,迅速拆卸和保护水泵电机。正是这一决定,为灾后快速恢复生产奠定了有利条件。在洪水退去抢修设备的过程中,因公司备用电源不足,谢科军及时向政府请示支援,在县委书记周辉协调和指示下,得到县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技术人员和大功率发电机到达现场,帮助公司恢复电力供应和排水。但配件缺乏,需要外出采购时,谢科军调整思路,一是先拆下南太湖水厂新安装的设备替代,二是从安乡公司调用,短时间内解决了难题。

水务公司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到7月3日下午3时左右,水厂开始恢复部分供水,下午6时,生产能力达到灾前水平,日供水量达12万吨。7月4日,开始恢复对经开区和高新区企业供水,有力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需求。在被淹至全力抢险、恢复供水的48小时里,水务公司有30多台私家车因没顾及转移而被淹受损。

电 72小时输送到所有乡镇人口密集场所

“来电了,来电了!”8日晚9时58分,宁乡最后一座受灾断电的楼盘人民路九号终于迎来了光明!自此,宁乡城区受灾的19个楼盘全部通电,也标志着城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住在人民路九号的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喜悦地说,自7月1日停电后,儿子就住到了单位,儿媳妇带着孙子回娘家,如今来电了,一家又能欢聚了!然而,在恢复供电的背后,是无数电力人日以继夜的辛劳。

“雨这么大,木佳全民的电缆层肯定又积了好多水,快点跟我过去守着!”6月30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宁乡公司变电运维班班长张命武带领班员值守在木佳、全民变电站。由于连日的暴雨,变电站外的雨水经排水系统倒灌入站内,虽然站内抽排水系统还在正常运作,但两个变电站地下电缆层的积水仍涨到了1米以上,而且仍有上涨之势。一旦水位上涨至电缆层顶,将很有可能使站内数十条10kV线路同时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在危急时刻,张命武迅速联系应急物资部门调拨大型水泵进行紧急排涝工作。中午1时许,伴随着大型水泵的轰鸣,两站的水位最终在距离高压柜不到1米的位置停止了上涨,各值班人员算是缓了一口气。7月1日中午,全民变电站的大型水泵突然停止工作,而水位再次出现回升,很快逼近了之前的最高水位!张命武一边尝试对故障水泵进行修复,一边迅速联系调拨备用的水泵和应急人员,所幸经检查水泵只是保险丝烧断,在更换保险丝之后又恢复了工作,水势再次得到了稳定。稍晚,水位回落到了安全位置,而此时,整个排涝工作已经持续了超过30个小时。虽然满身疲倦,但张命武丝毫不敢怠慢,又下到地下电缆层,踏着满地的泥泞,检查电缆的运行状况。

强降雨导致全县84条电力线路受损,城区20个小区停电,乡镇大面积停电。7月2日晚上,我县召开防汛救灾工作紧急调度会,下达了恢复29个乡镇(街道)人口密集区供电的紧急通知。7月3日,县委书记周辉召开会议,与省市部门以及城区小区业主会商小区通电问题。7月5日、6日,县委书记周辉,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雄文先后两次组织相关部门调度全县供电供水情况。省市电力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派来人员设备支援抢修,县供电公司发挥主力军作用,成立7个应急处置小组,奔赴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开展抢修工作。7月3日12时左右,恢复了所有乡镇(街道)的集镇、敬老院、卫生院、学校和医院等人口密集场所的供电。同时,电力公司紧急为自来水公司、通讯公司提供应急电源,加快城区自来水供应和各处通讯基站正常运行。7月8日,受损线路基本恢复,20个停电小区全部恢复供电。至7月9日17时,流沙河、青山桥、灰汤等地居民用电恢复1000户,剩余片区约60户及部分线路正在加紧修复中。

网 全县所有通讯基站已经全面恢复

“有信号了,手机打通了!”7月4日上午9时,家住沩山乡的刘老师打通了手机,后来他激动告诉记者,“与外界失联了三天三夜,那种绝望的感觉真不好受。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了信号!”

记者采访宁乡联通公司工作人员得知,在获悉我县受灾的消息后,北京联通机动局领导带上8个人3台车,于7月3日9时从北京出发,一路啃面包喝凉水,历时23小时,驰援1800公里,于7月4日凌晨1时多抵达长沙市区联通公司。在与长沙联通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方案沟通后,又连夜赶往沩山,在行驶艰难的状况下,于凌晨6时到达沩山。顾不上一路的劳累,他们马上调试卫星设备,于早上8时开启沩山卫星基站。至此,长沙联通所有乡镇的联通通信全面恢复。一群人、一条心,与时间赛跑,为沩山受灾用户开辟了一条“空中生命线”!

在洪灾期间,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共200余家营业网点被淹,1000余套基站设备损毁,导致宁乡17个乡镇及城区网络信号受到影响,西部7个乡镇一度失联。县委县政府组织三大运营商进行会商调度,明确提出要以最高效率恢复通讯。移动宁乡分公司派出抢险应急分队47个、345人,联通分公司派出应急分队27个、150人,电信分公司派出应急分队86个、340人,并出动卫星通信保障车、大型应急通讯车等专业设备,紧急配送应急电话和爱心手机,及时保障受灾一线现场救援的通信畅通。至7月7日下午4时,全县所有通讯基站全面恢复。

来源: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