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在沙河市场清扫垃圾时,龙国安(左三)与志愿者共进中餐。右图:龙国安参与社区消毒。本报实习记者 林佳妮 摄
好市民 龙国安
人物 龙国安:县环保协会会长,十佳社会贤达
镜头 只顾着消毒的龙国安连口罩、手套都忘了戴,徒手接触着消毒液。
灾情牵动着全宁乡人民的心,也让被誉为“十佳社会贤达”的龙国安坐立不安。这位65岁的老人,从洪水爆发的前一刻起,便一直驻守在抗洪救灾一线,与受灾群众共同进退。
“虽然我年纪大了,但不代表我没有能力为抢险出力,抗洪救灾这些事,我同样可以尽力!”记者见到龙国安时,他正欲前往灾区现场进行支援。“我今年65岁了,身为环保协会的会长,家乡遭受了这么大的灾难,我能做多少是多少,尽微薄之力,护家乡人民平安。”
7月2日,城区各个角落的垃圾等杂物,浸泡过洪水后不断发胀,垃圾堆积成山。如此严峻的环境状况,灾后的消毒工作已迫在眉睫。龙国安当即组织60余人的消毒队伍,奔赴救灾一线,一边察看灾情,一边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散落在地上的任何一件物品,洪水冲洗过的任何一个角落,他都亲自或者安排人员喷洒消毒液,绝不留一个死角。
一天,只顾着消毒工作的龙国安连口罩、手套都忘了戴,徒手接触着消毒液。“那天气温太高了,老会长回来的时候,手都是红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到现在都没有消肿。”环保协会秘书长何琼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流下了眼泪。而对于龙国安这位65岁的老人来说,只要这座城市干净,只要群众健康,自己受点累不算什么。(实习记者 林佳妮)
好党员 刘争飞 情深义重,急群众所急
人物 刘争飞:老粮仓镇望江村村民,党员
镜头 他把求助信息不断地发送到朋友圈,呼吁大家伸出援手。
求助朋友圈将救援物资分发到灾民手中
7月2日夜,洪水退后的第一天,刘争飞和妻子喻小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只见一片狼藉,新添置的价值十多万元的家具电器被厚达两米多的淤泥覆盖。其实,在洪水到来之前,夫妻俩完全有时间将它们转移。可是,他们没有那样做,而是冲出家门,冒雨一边在公路上呼喊,一边冲进了老支书周立寒家开的小店,帮着迅速转移家电货物……整整一天一夜,夫妻二人奔走在抗洪抢险的路上。
正当夫妻二人想动手清理淤泥的时候,望江村妇女主任何北南来了:“刘争飞,你赶紧帮想想办法啊,一百多户受灾群众两天没有喝水、吃饭了,我一个人能力有限……”听了这话,刘争飞一边安慰何北南,一边开车到横市镇,拨通了老粮仓镇珠宝商会秘书长李喜文的电话(当时整个上宁乡都停电,网络信号也中断了)。
在等待李喜文回复的时候,刘争飞把求助信息不断地发送到朋友圈,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当天夜里,以老粮仓镇珠宝商会、湖南马帮和金玉工业园为首筹备的纯净水、大米、食用油和棉被等物资陆续抵达望江村老竹园片区。
组织35名群众给受灾严重户清淤
“四组文雪平家是受灾最严重的户子,家里电器家具一起,损失达20多万元,主要是屋后山体滑坡造成的。他全家都在广东那边,灾害发生后,没人理。”原楚江村四组组长张国清说,“刘争飞7月6号就跟我说,让我组织人,跟他一起去文雪平家搞一天。”
第二天凌晨,由刘争飞和张国清发起的、由当地35名群众组成的队伍,开着铲车、拖拉机和卡车,来到了文雪平家。张国清说,用的泵、水管,连大家抽的烟都是刘争飞买的,还一再叮嘱他不要说出去。
在电话征得户主的同意后,大家撬开了文雪平家的大门,将屋内两米多深的淤泥清运走,将不能使用了的家具什物拖走,将还能将就使用的抬到屋外晾晒。一天下来,将屋内搞得整整齐齐了。
洪灾过后,整个原竹园片停电停水,道路上堆起几尺厚的淤泥。“刘争飞第一时间从唐市朋友家借来两台发电机、两部洗车机和一批潜水泵,和群众一起,把道路清理、清洗得干干净净!”何北南自豪地说,“整个老粮仓镇受灾片区,清污最快、最彻底的,就是我们老竹园片!” (记者 魏枫)
好主任 张建中 “我是党员,理应冲锋在前”
人物 张建中:县人民医院后勤保障部主任
镜头 一天当中,他接连四次报名加入志愿队,全天在户外一共干了近20个小时,凌晨4时多才一身污泥汗水回到家中。
洪水肆虐期间,医院后勤保障、水电供应中断。在困难面前,张建中始终战斗在抢险一线,身体力行,带领科室全体员工全力做好水电气、房屋维修等工作,深夜加班维修深水泵保障医院供水,检查维护全院所有排污管道及强电网管,排查安全隐患,保障了临床一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医院防病救灾工作的深入开展,防汛救灾物资的调拨、配送成为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宁乡本地批发市场遭受洪灾无法供货,喷雾器、消毒剂、药粉等供应困难。没有装备,防病工作怎么开展?张建中想方设法到长沙高桥、益阳等地采购,为全力备战防病救灾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喷雾机、口鼻罩、防护服,这里20台、那里40个,在保证物美价优的基础上,他抢购到了洪灾中最急需也最紧俏的物资。就连志愿者们需要的草帽、手套、雨鞋,他都一一考虑到了。由于要守等货源、搬运到位,他与科室同事们经常加班到深夜。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共购置了救灾急需物资400多台(件),有力地保证了医院防病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救灾初期,由于全城停电停水,他派专人负责,及时清洗食堂,配合相关部门严格消毒,保证了干职工、病人及家属的饮食安全。同时,每当外出参加消毒防病工作的志愿者返回时,他总能提前准备,变着花样给大家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和消暑解渴的凉茶。
“我是党员,理应冲锋在前。”这句话不仅被张建中挂在嘴边,也干到了实处。在本职工作中,张建中冲在救灾第一线,在灾后防疫工作里他也不甘落后。在《医院防病救灾倡议书》发到他手中的那一刻,他就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队。在随后开展的十余次城区消毒防病工作中,他一回不落,次次参加,自己亲手购置回来的工作服、雨鞋、胶皮手套成了他一天的主要着装。沙河市场、二环路沿线、人民路、花明路、八一路、白马一至七街、香山巷、正龙古街、市场服务中心、南苑路,哪里受灾最严重、哪个角落淤泥最厚、哪个区域最恶臭难闻,哪里就有他忘我工作的身影。有一次,他分别在上午、下午、晚上、深夜接连四次报名加入志愿队,全天在户外一共干了近20个小时,凌晨4时多才一身污泥汗水回到家中。(记者 刘淑兰)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7/11/564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