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医者仁心 不辱使命
2017-07-12 10:03:53 字号:

 ——宁乡卫计人为灾区人民生命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刘淑兰

“把抢救受伤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全力救治伤员。7月1日洪灾发生以来,县卫计系统干部职工闻“汛”而动,冲锋在前,哪里有灾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抢大险、救大灾、防大疫中,他们用“党员责任”践行承诺,用“卫计速度”投入决战,用“健康平安”检验工作,用忠诚和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

【与时间赛跑】成功转运三名孕产妇

7月1日,我县大部分地区遭受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雨袭击。上午9时多,家住资福镇的孕妇黄美林因出现见红、频繁宫缩等临产症状,在家属的陪同下开车去县人民医院待产。由于洪灾暴发,路面积水很深,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返回家中,打电话向资福镇卫生院妇产科谢医生求救。谢医生了解到黄美林的情况迅速汇报余建军院长,因情况紧急,立即向卫计局副局长袁新华报告,请求支援。余建军一边在医院内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到岗到位,一边安排紧急救援。几分钟后,黄美林在家属的护送下到达资福镇卫生院,谢医生为她做了相关检查,判断开全2cm,随时都会生产,因医院条件有限不能接生,在紧要关头,余建军多方组织和协调,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了一辆后八轮的大货车,并在坝塘老卫生院深水区安排冲锋舟进行接应。县卫计局全面启动转移孕产妇应急预案,安排资福镇卫生院沿宁灰公路往县城方向转送,120急救中心救护车和县人民医院产科医生沿宁灰公路往资福方向迎接。在县卫计局、县人民医院、资福卫生院、当地群众和志愿者的帮助和共同努力下,成功将孕产妇转移运至县人民医院,入院不久平产一男婴。

在转送第一个孕产妇不久,资福镇的陈娟花因有临产迹象,与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联系,该中心在了解当地情况后立即与资福镇卫生院联系,资福镇卫生院接到相关信息后,向县卫计局和当地政府进行汇报,与卫计办组织当地村干部将孕产妇转移至资福镇卫生院,在转移的过程中,因珊瑚村出现山体滑坡导致交通堵塞,资福镇政府立即组织当地村民进行路面抢修、清理,短时间内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在窑里村交接处因水流湍急,将整个桥面淹没,车辆无法通过,资福镇人大副主席陈季青和余建军多方联系组织和打听,最后在村民老陈的带领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山涉水将陈娟花转送到资福镇卫生院。

几经辗转,到达资福镇卫生院后又借助后八轮大货车转送至坝塘老卫生院,1个多小时后在冲锋舟的帮助下成功涉水通过,与县人民医院120急救车会合。120救护车到袁家河大桥时,因洪水太急,短短几十米的桥面有4个急流区,在大铲车的帮助下冲锋舟才得以通过将病人转送到消防车上。消防车在到达四眼井时,因为水深无法通过,消防车又掉头在袁家河处接了冲锋舟,在冲锋舟的帮助下将病人转移至侯旨亭。县卫计局早已启动卫计应急预案,局长王东波、副局长袁新华在侯旨亭焦急等待,指挥县人民医院、资福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将孕产妇成功转送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在次日凌晨剖腹产下一名女婴,母女安全。

资福镇卫生院在接到第一个孕产妇的同时,公卫科立即在公卫群内发紧急通知,要求所有乡村医生对本村临近预产期的孕妇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当天下午2时30分接到合星村卫生室张海石医生反馈,孕产妇汤辉出现临产征兆。资福镇卫生院立即上报,并在院内启动应急预案,借助后八轮大卡车、冲锋舟、越野车、救护车的帮助,晚上6时多成功将患者转送至人民医院,早上8点多一直到晚上6时多,大家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成功将孕产妇转移,参与救援的医护人员甚至都没能吃上一口饭、一口水,又继续奔赴到抗洪救灾的前线。

县中医院医务人员全力抢救洪灾中受伤病人。本报通讯员 郑婷 摄

【冒生命危险】抢救泥石流山体滑坡病人

7月1日下午5时28分,沩山乡祖塔村王家湾组发来“山体滑坡,人员被困”的求救消息,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第一时间启动急救预案。医务科主任刘波涛马上履行报告程序,并带2组医护人员作为医疗先遣小分队赶往事发地。风雨交加,路上滑坡、塌方严重,泥水混合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不时从道路两旁滚落,飞驰的救护车里,大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谁也不知道前方有多危险,有多困难。赶到小龙潭电站前方,道路因山体滑坡被彻底阻断,救护车被迫中断前行。刘波涛一方面指挥村民安排已救下的伤员上车,然后带队步行穿越塌方地段,深入受灾严重的地区抢救重伤灾民。天色渐暗,山路崎岖,这一支“救援敢死队”携带两台担架和医疗救援物资,在错综复杂的山路上徒步前进。眼中看到的是电筒光柱照不进的漆黑山谷,耳朵里听着的是山涧里急速奔腾的水流声,大雨冲刷的道路泥泞难行,有的道路已经被坍塌的山石堵塞,只能容一个人小心通过,有的路基被冲掉,留着悬空欲坠的水泥路面,大家负重步行了约8公里山路,沿途成功解救了伤员十多人。

在最危险的救援现场,小分队遇到了前往视察灾情的县委书记周辉一行,周辉书记指示救援队要再进一步深入山体滑坡情况最严重的地段,尽最大努力继续寻找、抢救伤员。刘波涛带领他的“救援敢死队”又义无反顾踏上次生灾害频发的山路,发现一名危重的脑外伤病人胡某,大家进行了紧急救治,然后用担架抬行了七八里山路,成功将他解救到安全地带,转运回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天气闷热,蚊虫肆虐,大家汗流浃背、满身泥泞,多次折返、搜寻,最终返回医院已是凌晨2时。险情仍在,救援还没有结束,刘波涛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第二天凌晨5时,天刚蒙蒙亮,他又带着昨天还来不及清洗的一身泥水和汗水领队前往王家湾,早餐来不及吃,就在车上和大家一起啃馒头,接下来一天的救援,他们又成功救治转移了5名逃往山上避难的伤员,绝处逢生的村民们感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紧紧握住救援医务人员的手。

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抢救危重伤员。县人民医院 供图。

【严阵以待】开通抗洪急救绿色通道

为确保受灾伤员能被第一时间送达县级医院接受治疗,县人民医院为受灾群众开通了绿色通道救治程序,120急救中心11台救护车全部投入救灾工作,所有工作人员24小时科内待命,随时参与救援。县中医院动用5台救护车、2支紧急救援队,分10多次抵达受灾区接送病人。

7月1日,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开始收治大量受灾病患,院班子、医务部、护理部、行政部等相关部门领导均在急诊科指挥协调,并紧急调配应急库人员进行人力补充。二线班和休假在家的医护人员纷纷赶到医院加班,有的是上了白班又加晚班,有的是上了晚班又加夜班,全体值班人员通宵未眠参与抢救,衣服汗湿一身又一身,脚步却一直未停歇。

期间,部分重伤患者被立即送手术室开展紧急抢救,在完成白天近40台手术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主班、助班、二线班、副班全体出动,数台手术同时进行,就在1日晚上,手术室、麻醉科等除其他常规手术病人7人次外,另外完成受灾群众手术5人次,紧张忙碌了一整个通宵。

7月1日下午4时,持续强降雨导致妇幼保健院一楼新生儿科被水淹没,逐渐上涨的水位威胁到全体住院新生儿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接到求救电话后,120急救中心立即启动大型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先后出动四辆救护车冒险涉水前进,抵达妇幼后,医护人员来不及脱下鞋袜,就直接跳入了齐大腿深的积水中,齐心协力抬着沉重的不锈钢新生儿治疗床稳稳前行,他们托举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更是一份生命的希望。截至晚七时,十余名新生儿全部紧急分流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所有患儿救治及时、情况良好。

7月1日晚上,县中医院医务人员在黄材塌方处接到一骨折病人后迅速赶往医院,在医院附近约1公里处,救护车涉水无法行驶,他们赶紧将消息告知医院,和闻讯赶来的其他医务人员一道,挽起裤腿冲入污水中,众人合力将救护车及病人安全推到医院,病人得到了及时救治。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面对肆虐的洪水,宁乡卫计人冒着生命危险,无惧无畏,众志成城,始终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保卫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风口浪尖向世人展示着浓浓的天使情怀。

来源: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