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小范婷 实习生 龙汕
悲恸欲绝的哀哭声纷落如雨,连绵起伏的鞭炮声送别英雄。7月12日下午5时10分,听闻流沙河供电所台区管理员何佳建倒在抢险一线不幸逝世的消息后,整个流沙河镇花林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当中,几百名当地群众自发来到事发地花林村桃子坪组,一路护送何佳建的遗体归家。
“老何,你真的累了,一路走好!”知道这一不幸消息时,花林村村民刘国桥正在烟田干活。一时间,震惊、悲痛、不舍齐齐涌上心头,他顾不上刚刚整理好的烟叶,踏上摩托车疯了一般地往桃子坪组赶。当他见到倒在电杆前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何佳建时,眼泪夺眶而出。
倒在抢险一线 数百村民挥泪护送
“老何走了,我们很痛心,这是我们花林村最大的损失!”花林村支委成员戴美前在何佳建的灵堂前双眼通红。他说,何佳建倒下前,整整一天都在抢险,花林村全村老少都被他冲锋一线、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
7月12日早晨6时许,何佳建迅速洗漱后,戴上电工帽准备出门。“今天天气很热,多带点十滴水和葡萄糖。”妻子黄金娥把一大盒十滴水和几盒葡萄糖塞给丈夫。这个早晨和往常无异,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她与丈夫的最后一次见面。
“又这么早出来修电路?”何佳建一出门就碰到了妻子的同事王爱均和黄妹英。“没办法,现在村里受灾这么严重,要赶快抢修好。”何建佳十分匆忙地回答着。“我家门前电线好像有点问题,什么时候过来看看?”黄妹英看到何佳建准备走,赶忙问到。“等我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就过来帮你检查一下。”说完这句话,何佳建便急匆匆地开着他那半旧的面包车走了。当地人都知道,何佳建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只是这一次,黄妹英再没能等到何佳建兑现他的承诺。
何佳建当天的工作是对莲花桥村六亩冲变台区内的94户低压用户进行现场勘查。当天太阳很猛,正午的气温高达37℃,异常炎热。“都12点半了,天气还这么热,快到我家来吃个午饭。”住在花林村桃子坪组的村民何定华看到依旧在烈日下作业的何佳建,赶忙邀请他上家里吃饭午休。何佳建放下手里的工具,在何定华家里匆匆扒了几口饭,又走到烈日下继续工作。
“家门口的临时线有些接触不良,麻烦过来看看。”下午3时30分左右,在室外持续工作了三个多小时的何佳建接到了住在桃子坪组一村民的求助电话。“我回家拿个工具,马上就过来!”由于有些工具没有带在身边,接到电话后的何佳建匆匆赶回家去拿,随后又立即赶到了桃子坪组。
“天气这么热,进来吃点西瓜,等太阳小一点再干活。”下午4时多的太阳依旧炎热的照射着大地,桃子坪组村民何浩元坐在家门口的阴凉处乘凉,看到开着面包车赶来的何佳建,赶忙叫住他。“等我检修完这根电线再来!”对于何佳建的婉拒,何浩元一点也不意外,他知道永远将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何佳建是不可能放下工作来歇息的。
下午4时30分左右,住在附近的蒋分华正在屋门前忙活,他老远就看到何佳建站在桃子坪组烤烟房前的电线杆旁抬头看。他正准备打声招呼,就看到何佳建低下头,用手拍了几下脖子。“佳建!佳建!怎么了?怎么了?”看到情况不对劲,蒋分华三步并成两步往何佳建所在的方向奔去,此时的何佳建已无力回应。突然,何佳建整个人向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佳建!”蒋分华跑到何佳建身旁,一路大声呼喊。这时何浩元听到呼喊声也急忙跑了出来。当时何佳建还有生命体征,蒋分华立即对他进行急救。这时的何佳建半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几滴眼泪从眼角流了下来,显得十分痛苦。听到呼喊声的左邻右舍都跑了出来,大家在第一时间拨通了120急救电话。
十多分钟后,救护车来了,医生对何佳建进行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急救,最终判定已无生命体征,死亡原因是因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体力透支导致猝死。现场的村民听到这个消息都表示不敢相信,转身看到何佳建车里备的葡萄糖和十滴水,许多人都默默地用手抹眼泪。
下午6时,何佳建的遗体在村民的护送下运回家,当遗体送往老家时,沿线闻讯赶来的数百村民纷纷痛哭,一路自发燃放鞭炮表示哀悼。
抢险一线连续奋战12天 任劳任怨随喊随到
“洪灾发生后,何佳建同志主动请缨,向供电所申请第一个抢通电力线路,保障烟农供电。7月10日那天晚上,供电所召开灾后重建部署会,我看到老何坐在座位上马上就睡着了,他最近真的太累了,没日没夜地在一线拼,我们都不忍心叫醒他。”流沙河供电所台区二班班长刘小平回忆起这10多日来何佳建在工作方面的点点滴滴,这位一向坚强的中年汉子眼角湿润了。
刘小平告诉记者,此次洪灾导致全镇各村电力完全瘫痪,特别是有着2600多亩烟叶面积的花林村因为电力中断,35户烟农烟叶无法烘烤,这是在洪灾肆虐之后的又一次严重打击。为了迅速抢通电力线路,保障烟农供电,何佳建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奋战在抢修电力第一线,检修被洪水冲断的电杆和被大树压断的电线,修复在洪灾中损坏的变压器,连续工作达12天之久。其所负责的13个台区,1276户农户,170个烤房2天内恢复通电,给烟农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80余万元。
“老何是我们花林村最好的电工,为人没得讲。不管是凌晨两点还是3点,只要用户一声喊,他就会从床上爬起来赶到现场维修,从来不讲半句多话。唉!可惜!这么好的人这么早就走了……”说起何佳建的生平为人,刘国桥情绪激动,不住的叹息。
作为种烟大户,刘国桥拥有10个烤烟房,近期受洪灾影响,他一直在昼夜不停地烤制从田间抢救出来的烟叶。7月10日凌晨4时30分,正在几个烤烟房来回巡视的他发现一个烤烟房的控制仪出了问题。“烤烟房如果停电达两个小时,里面的烟叶就废了。”心急如焚的刘国桥急忙赶到何佳建家敲门。“老刘,你等我半个小时,我凌晨3点才修完电路回来,才躺下一会,现在实在爬不起来了。”房间内,何佳建的声音急切而疲惫。半个小时后,何佳建起床洗把脸就跟着刘国桥赶到了烤房,10多分钟便修好了控制仪,刘国桥那一烤房的烟叶得救了。
“老何,你背着个喷雾器跑这么快干什么?”“最近任务重,刚刚才抽空给禾苗打点药,这不药还冒打完,又接到了电路抢修的电话,我得马上赶过去!”这是何佳建生前最后一次与刘国桥的对话。刘国桥告诉记者,7月11日中午,他拉着一车烟叶往烤房送,远远就看到何佳建背着个喷雾器在田垄上跑,一问才知他自家田里的农药没打完,午饭也不准备吃,就想尽快赶到现场抢修电路。
何佳建的邻居刘清平告诉记者,这次洪灾后,花林村在2天内全部通电,是全镇最快通电的地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何佳建夜以继日的辛劳付出。“他白天需要修电杆,晚上又要解决村民家的电路问题,像我们家的电路总是跳闸,只要叫他,就一定会来帮你修,没有半句怨言。”
“从7月1日开始,他就没有家睡过超过3个小时。我总是叫他休息,而他总是说现在灾情重,烟农损失大,必须尽早抢修电路。”说起丈夫生前的片断,黄金娥泣不成声。“老何,亲友会一直想念你,山林村的乡亲们也会记得你!”屋外罘罳峰苍翠依旧,何佳建走了,但他的事迹和他的英灵一起,将长留安宁之乡。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7/14/564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