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以人民为中心”,这些提法,字句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在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人民这个词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贯穿于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当中。那么,为什么习总书记这么重视人民?原因就在于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然而,以人民为中心,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当中。
首先要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的期待作为工作导向。习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那么,要站稳人民立场,我们必须保持好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讲了一个“半床被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它所体现的正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深情。当然,要站稳人民立场,我们还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民的幸福感就是我们的获得感”。循着这样的理念,便有了从“拆围透绿”大行动到“五大整治”的保护与治理;也有了从“三大建设”的如火如荼,到“四个打造”的热火朝天……这一策一举无不呼应民声、遵循民意,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充分体现了宁乡县委县政府对人民期盼的高度关切。
然而,幸福是个“比较级”,民生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还要立足人民主体,把人民的力量作为共产党人的根本依靠。
要把人民当“英雄”来敬畏。陈毅同志曾经动情地说过一句话,他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期间,在60万解放军战士的背后,是数百万平民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奋不顾身,推着装满物资的独轮车,奔走在通往战场的大路小路上,他们出生入死,将一袋袋粮食背驮肩扛,运往硝烟弥漫的战争前线。正是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党创造了以60万人民军队战胜80万国民党军的奇迹。历史充分证明,真正的铜墙铁壁、真正的英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人民,我们要常怀敬仰之情。
要把人民当“先生”来请教。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因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一部改革开放史,其实就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史。39年前,正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用“大包干”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先声;如今,在宁乡,同样有这么一群农户,他们大胆探索,以农村土地合作经营的“鹊山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人民永远是我们的“先生”,我们要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要放下架子,摆正心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要把人民当“考官”来对待。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和评判发展的成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两次赶考,一次是进京赶考,一次是改革开放。现在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着新的赶考。这一次,可以说比前两次更为严格、也更为艰难。因为今天的“赶考”环境、“考题”内容、“考官”要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中国刚成立时,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当时“赶考”的内容是如何保卫好新政权、建设好新政权,让人民过上安稳生活。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赶考”的内容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60多年前,我们的“考官”,也就是人民群众,当时他们还很贫穷,他们急需的是吃饱穿暖;60多年后的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现在人民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就是看他们的权益有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他们的幸福指数有没有不断的提升。所以,我们还要维护人民利益,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三层丰富内涵。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终究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一切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归结起来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推进共同富裕。习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现在,从省到乡,层层建立责任制、立下军令状。唯有如此,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宣布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也才能声称实现了共享发展。
实现共享发展,我们还要解决好维护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些年,虽然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的做大,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是比较突出,比方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还有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等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多。那么,要努力维护公平正义,最主要的就是要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举全民之力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还要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使发展更具公平性和普惠性。
习总书记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确实,我们党从只有50多个党员的一个小党,发展到现在将近9000万党员的大党,一路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就在于我们党几十年如一日、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最大使命。试问,当一个政党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到的是人民的时候,它能不自信吗?所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自信。未来,不管挑战如何艰辛复杂,前路如何荆棘丛生,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能使我们党走得更扎实、走得更遥远、走到更光辉的未来。(作者系县委党校教师)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7/19/5643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