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切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保护江河、生命健康为主要任务,昨日,我县启动“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志愿者活动,开展对沩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行动。在13个乡镇街道负责人的带领下,在广大志愿者的努力下,沩江沿岸的生活垃圾、废弃杂物已基本清理干净,河道两侧焕然一新。
玉潭街道 社区居民变身河道“美容师”
本报讯(记者 邬艳)扫把扫不动了,钳子夹不动了,就用手扯。塑料袋、蛇皮袋、破旧衣服……一样样的被扯了出来,装上车,运往垃圾场。其实早在本月15日,玉潭街道就已启动沩江河道垃圾清理,辖区河道内的垃圾经过此次的精细清理,已恢复了往日的美貌。
5个清理小分队,每队10人,均分了沩江南苑段5公里的河道清理工作。“其实当时是预计召集个20人的清理队伍,结果报名的很多,有50余人过来。”南苑社区书记邓喜军说,除了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外,许多南苑居民带着家里的孩子,自发加入到了清理队伍当中。
早在本月15日,玉潭街道已经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沿线河堤进行了清理,清理掉了大部分垃圾。由于最近河水水位又下降了一些,部分垃圾又裸露了出来,又清理了两大车。 据悉,明后两天还会继续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精细清理,希望通过此次标准更高、更精细的清理,让母亲河沩江变得更漂亮、更整洁。今年68岁的南苑社区老书记林海泉一大早就来干活了,顶着烈日,老人将目光所及的垃圾都清理的彻彻底底,他说:“我是南苑社区人,这里就和我的家一样,打扫家里的卫生是每天都需要做的事。”
城郊街道 交叉互助作业确保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鲁应龙)昨日8时许,炎炎烈日挡不住城郊街道169名志愿者的热情,他们每人手握铁夹、拿着牛皮袋,地毯式地对沩水城郊段沿河河道两边区域进行清理。
“我们东沩社区昨天就开展的行动,今天再全面清理,这也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形成一种常态开展。”在清理现场,东沩社区书记岳志顺如是说。据了解,为落实县委县政府“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的指示精神,城郊街道党工委书记谭正林、办事处主任高建阳于7月22日的上午召开专门会议,作了详细的安排布署,并沿线督查,现场指挥。沩水涉及到城郊4个村(社区),全长8.44公里,组织了一支由街道、村(社区)干部、党员组长组成的169人志愿者队伍,购买了专门工具,对沩水河畔城郊段沿线的白色垃圾、河面垃圾、岸坡垃圾、渣土废弃物堆物进行清理。各带村领导、联村干部靠前指挥,4个村(社区)各负其责,并细化到人,有的社区形成了交叉互助作业的方式,以确保该项工作全覆盖。
白马桥街道 700余名干群清运垃圾30多车
本报讯(记者 姜笑澜)昨日,白马桥街道组织开展“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沩江流域综合治理行动。700余名干群分成19个小组,对近20公里长的沩江以及两岸进行环境治理,共运送垃圾30多车。
洪水退去后的沩江两岸满目疮痍,垃圾遍地。白马桥街道干部与县政务中心、、征拆办、法制办、消防大队等单位干部以及志愿者,重点清除沩江两岸水面垃圾、岸坡垃圾、渣土及废弃料等。在清洁队伍中,许多群众自发充当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沩江的活动中来。通过一天的行动,沩江两岸环境明显改善,遭受洪水毁容的沩江逐渐恢复生机。“后阶段的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将组织力量连续作战,让沩江环境得到彻底改观。”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历经铺街道 12岁志愿者为沩江“梳妆打扮”
本报讯(实习记者 林佳妮 张奇涛)“沩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都有义务保护她!”昨日上午,在金鑫南路与滨江公园大堤交界处,记者见到了12岁的志愿者唐博豪,烈日下,穿着义工服短袖的小男孩跑前跑后,为母亲河沩江“梳妆打扮”。
唐博豪告诉记者,自己住在历经铺东城社区,是城北中学的准初一学生,从洪水初至就被带往了益阳,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力。前些天母亲收到了历经铺党委政府发出的“清洁母亲河”活动报名邀请,他立即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烈日炎炎,也阻挡不了小博豪保卫母亲河的决心,他瘦小的身影在草丛中穿梭着,重复着弯腰、起身的动作,不知不觉汗水已经浸湿了衣裳。记者观察到,在志愿者队伍中,不乏老少的身影,今年72岁的易丙良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据悉,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号召下,历经铺街道启动了“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的活动,早上五点便有400余名义工陆续赶到了南太湖社区、金鑫南路、沩丰坝大桥、净土庵、金洲大桥等五个责任点,清理沩水河畔长达15.6公里的灾后垃圾。
双江口镇 11公里沩江大堤党旗红
本报讯(记者 刘汉光)昨日7时30分,但沩江大堤双江口段党旗招展,人来车往,到处活动着戴红袖章的志愿者身影。
双江口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沩江流域综合整治环保志愿活动,所动员的320多名志愿者在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率领下,分成四大组对河床内垃圾和河水漂浮物进行清理,全力恢复洪水前沩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环境。
“现在政府对治水重视哩,多亏去年对河道进行了清理,让双江口丁山庙这些险段在这次洪水中冒出事,现在又动员这么多志愿者来清理河道,搞得这样干净。”白玉社区新桥二组彭建军老人也是一名志愿者,家就住在沩江堤下,他说现在党委政府重视沩江治理,从抗洪以来广大党员志愿者都是冲在抢险救灾一线,这次清整又是沿线党员扛着党旗带头,他和村民们都很感动,觉得自己的事自己也应该出些力,他们新桥二组这次就来了4人参加志愿活动。
据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主要来自镇政府机关,以及白玉、檀树湾、双江口、新香、山园等沩江沿线村(社区)。各村(社区)全部由总支书记、村主任带队,党员骨干任小组长和片负责任人,对沩江11.4公里沿线逐片逐段进行清理。截至下午五时,该镇责任段基本按要求完成清理。
双凫铺镇 志愿者下水清理桥墩垃圾
双凫铺镇合轩村志愿者合力清理桥墩上的垃圾和藤蔓。本报记者 魏枫 摄
本报讯(记者 魏枫 通讯员 李谕)“河水有一个多人深,我们几个脱去长衣长裤,带着柴刀,第一批志愿者到桥墩下,下水清理绊住在桥墩的垃圾和藤蔓!”来自合轩村的志愿者潘正情说,“搞了美观、水流顺畅!”昨日上午10时,记者在双凫铺镇新大桥下看到,三位只穿着裤衩的男子正合力将绊住桥墩上的一团垃圾和藤蔓清理掉。
沩江在双凫铺段总长22公里,流经余新、 双明、粟江等5个村庄。当天,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为切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启动“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志愿者活动。参加此次活动有400多人次,其中县政协、县重建工作组、出动车辆20多辆。主要是组织清除水面垃圾、岸坡垃圾、渣土及废弃料,广泛宣传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同时监督查看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的综合治理情况。努力营造“水清、河畅、岸绿、 景美”的良好环境,达到“水清、面清、岸清”的目的。
“每支服务队我们都准备了纤维袋、茶水、草帽、手套,还配备了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避免在高温条件下作业中暑。”双凫铺镇党委副书记杨伟军介绍,“今天的活动时间是一天,今后这种活动,我们将作为一个机制来实行,保证双凫铺镇沩江河段的清洁和清澈!”
金洲镇 近300名志愿者助力恢复靓颜
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其洁) 塑料袋、衣服、蛇皮袋……洪水过后,金洲镇沩江沿线的树枝上挂满了漂浮物。昨日,金洲镇启动了“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活动,近300名志愿者参与到河道综合治理中,助其恢复昔日靓颜。
一顶草帽、一把铁钳、一个蛇皮袋,在金洲镇沿线12.3公里的河床上、河堤上、桥墩上、稻田里,一场清洁母亲河的“保卫战”已于昨日早晨6时正式打响。“不到一个小时,已经用拖拉机拉了近20车垃圾了。”金洲镇全民社区总支书高新华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洪灾之前,河床稳固、 沩江沿线卫生状况良好,他得空便在沿岸钓鱼。他介绍,目前社区已有70余人投入到清整行动中。当中有镇、村干部、义工团队、党员、村民等。
在颜塘村,70岁的老党员邹国民和乡亲们正在稻田里忙活着。“塘边、路边、坝边,山里、草丛里、角落里。”邹国民告诉,7月1日下午洪水退去后他便开始负责村上“三边、三里”的卫生工作。“只能人工,机械施展不开。”
据悉,金洲镇此次河道综合治理行动以“水清、面清、岸清”为基本标准,在奋战了近10个小时后,河堤、河面的清整工作已基本完成。
黄材镇 清理河道垃圾800多吨
昨日,黄材镇宁峰村崔坪河入沩江口附近河道内,30多名志愿者在捡拾垃圾。 本报记者 龚再蓉 摄
本报讯(记者 龚再蓉)昨日,黄材镇组织420名志愿者,对镇域内沩江河道的垃圾进行清理。从7月4日起,该镇便组织人员连续开展河道垃圾清理,共清理各类垃圾800多吨,将各主要河道的裸露生活垃圾基本清理到位,有效推动了沩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黄材镇对沩江流域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并取得实在成效。近年来,全镇共退出规模养殖户43户,关闭退出非煤矿山5家、烟花鞭炮厂4家、砖厂13家、精石灰厂22家,投入220万对整治后的企业、荒地等进行复垦复绿。从7月4日起,该镇将河道垃圾清理、入河口整治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采取以村为主的方式,由沩滨、沙坪、涓水、宁峰等8个村组织人员、设备对主要河道的裸露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在安排9台挖机清整河道的同时,全镇共投入人工2000多个,清理河道垃圾800多吨,使沩江及沩江支流月山河、崔坪河内的裸露生活垃圾基本清理完毕。
横市镇 近400名志愿者向白色垃圾“宣战”
图为横市志愿者正在清理垃圾。本报通讯员 魏阳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先强 通讯员 魏阳)昨日,沩江河横市段党旗迎风招展,近400名志愿者顶着炎炎烈日,开展“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志愿者活动。
据悉,沩江河是横市人民的母亲河,沩江河横市段全长约8公里,流经横市镇5个村(社区)。在此次洪灾中,沩江河横市段河堤受损严重,断堤4处、长度410米,垮塌41处、长度890米,大量顺水而下的“白色垃圾”、淤泥等残留在河堤、河面上,严重影响清洁美观。
早上八时,在横市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号召下,该镇近400名志愿者按照活动方案兵分五路,对沿线垃圾进行清理。志愿者队伍中,有来自镇、村(社区)的党员干部,也有来自各村(社区)的村民群众,他们头顶烈日,手拿铁钳、扫把、铁铲、编织袋等清理工具,爬坡上坎,沿岸捡拾白色垃圾、清理废弃杂物。经过志愿者3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沩江河横市段沿岸的生活垃圾、废弃杂物已基本清理干净,河道两侧焕然一新。
资福镇 环保志愿者让母亲河更美
本报讯(记者 孙新明 通讯员 卢赞荣)昨日上午,沩江资福段5.1公里长的范围,工程机械轰鸣,堤内堤上红帽子晃动,好不热闹。
走近一看,原来是环保志愿者们正在清理河道内和河堤的垃圾、枯枝树木,挖机正在修复河堤水毁设施。
为清洁母亲河、保护沩江水,资福镇组织了200余名志愿者、12台挖机和8台农用车,7时就开始了清洁沩江的行动。大家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清洁行动中,彻底地清理了河堤、绿化带以及河滩中的各种废弃物,沩江河比以前更加清洁、更加美丽了。
大成桥镇 500余人参与活动
本报讯(实习记者 喻恩来)昨日,大成桥镇组织了共500余人志愿者参与“清洁母亲河”的活动。
据了解,大成桥镇在发出“清洁母亲河”的号召之后,广大民众积极响应。在大成桥镇沿线13公里的河床、河堤、稻田里,一场清洁母亲河的行动于昨日6时正式拉开帷幕。“铁钳基本没用,只能用手清理。”大成桥镇党委书记彭海华说,像漂浮垃圾够不着、树枝等杂物挂在树上、树木太大的情况不易清理,基本只能靠手。为使美丽的母亲河河堤恢复如初,使母亲河卫生恢复到灾前的水平,彭海华的只用了一双手套,将自己负责的河堤段清理干净了。
坝塘镇 广泛宣传清洁沩乌两岸
坝塘镇志愿者正在清除岸坡垃圾、渣土及废弃料。 本报记者 刘淑兰 摄
本报讯(记者 刘淑兰)昨日,坝塘镇启动“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志愿者活动,开展对该镇沩江流域和乌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行动。
“为搞好这次活动,我们成立了‘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活动指挥部,分现场施工、卫生清洁、安全维护、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宣传报道、督查指导等7个工作小组,组织540多人清除沩江和乌江水面垃圾、岸坡垃圾、渣土及废弃料,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宣传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意义。”坝塘镇党委书记田奇晖介绍,为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全体党政领导深入一线调度指挥,集中镇、村、部门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以各河段、各村为单位分工负责,全力推进。
埋头清理岸边垃圾的志愿者罗建军直起身来,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告诉记者,他早上6时30分就赶到了指定的活动地点,看着和伙伴们一起忙碌了几个小时后变得没有杂物漂浮、岸边看不到垃圾的影子、淤积的污泥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的河道,他的心里如喝了蜜一样甜。
回龙铺镇 清理转运垃圾46车
本报讯(记者 孙新明 通讯员 张旭明)昨日,又是一个艳阳天。天上骄阳似火,河边热火朝天。回龙铺镇域内沩江河畔,党旗迎风招展。来自县人大、教育局、文体局、卫计局、环卫局、今日宁乡的150多名干职工,与回龙铺镇机关干职工、镇属部门干职工、7个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保洁员、清运工300人,在沩江河边胜利会师,一场“清洁母亲河,清澈沩江水”的大幕正式拉开。
悬挂在枝头的党旗,有钩镰枪;斜躺在泥沙里的灌木,有柴刀;白色垃圾和污泥,用铲车。汗水湿透了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高温烧烤着皮肤,喝点防暑药再干。从清晨到中午,大家清理转运垃圾46车,使回龙铺镇域内14.4公里的沩江河道基本上实现了“水清、面清、岸清”。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7/24/564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