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损失140万元无暇顾及,热心助力灾后重建并组织捐赠
忙完运送救灾物资和走访慰问重灾户之后,王月明才来到受损的店铺参与装修。
□文/图 本报实习记者 刘其洁
“快点、快点,准备200个盒饭。”7月2日晚上9时许,王月明站在自家被淹的店铺前接到这样一通电话。“好,我马上联系。”挂了电话后,王月明便投身抗灾工作,自家两个被淹的门面、一个800平方米的仓库、140万元的货物,他一点也没顾上。
8月1日下午,记者在沙河市场见到了王月明,他的店在三十二米大道旁,主要销售瓷砖和水暖器材,目前正处在装修的初步阶段。记者注意到,在三十二米大道两侧有十余家瓷砖店,多数已经营业,还有的即将完成装修。显然,在同行业中,王月明是进度最慢的。
“真的拿他没办法。”说这话的人是王月明的妻子钟雪梅,语气无奈中带着自豪。钟雪梅告诉记者,她和王月明已经结婚27年,对他的为人最了解不过。“别人有什么事,随叫随到。”钟雪梅说,7月2日晚,丈夫接了电话后就没怎么管过店里,卫生清理、装修工作……几乎所有的事都是她一个人在打理。
7月2日晚,给王月明打电话的人是豪德商贸协会会长赵五祥。原来,王月明还是豪德商贸协会副会长,同时兼任该协会党支部书记。当晚,协会接到乡镇的求助电话,便立即展开救援行动。
“党员就该有个党员的样子,关键时刻得冲在前面。”王月明告诉记者,在接到赵五祥的电话后,豪德商贸协会组织了十余次捐赠活动,为坝塘、流沙河、青山桥等多个乡镇送去价值300余万元的救援物资。直至7月23日,王月明和赵五祥一直奔走在送救灾物资和走访慰问重灾户的路上。“不是不顾家,事情还是得有个轻重缓急。”王月明笑着说。
除了捐赠救援物资,王月明还组织成立了“沙河市场自救帮扶委员会”。王月明说,委员会现在主要负责募集及发放米、油、水等救灾物资,募集的物资在沙河市场千余户商铺中挨个发放。“太让人感动了,他自己的店也遭了灾呢!”对于王月明的义举,沙河市场内的商户纷纷竖起大拇指。
此外,王月明还组织豪德商贸协会党员及10多名志愿者自带扫把、铁锹等工具到沙河市场帮助清理淤泥。“我们本来是说先给他的店铺搞卫生的,但是他把我们都赶到别的店铺去了。”赵五祥告诉记者。直至7月14日,协会志愿者才撤离沙河市场。
在王月明看来,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在沙河市场,像他这样“不顾家”的大有人在。
来源: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08/03/564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