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创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的三个“一”
2017-09-04 09:48:30 字号:

对一个地区来说,如何发展经济吸引投资是地区发展的关键;对于一个企业或者投资者来说,地区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及高效的政务环境才是最大的吸引力。而工作是否高效、服务是否优质是衡量一个地方政务环境的重要标尺。

12345便民热线、人才窗口的一站式服务……近年来,我县在推进政务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尽管成绩值得肯定,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亦不乏行政审批因程序繁琐、流程复杂、效率不高而饱受人们诟病,种种迹象向相关职能部门敲响了优化政务环境的警钟。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是政府机关的职责所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成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统而言之,对我县政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此,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快建成服务型政府。

设立一个高效的办事机构

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加强效能建设,设立一个高效的办事机构。行政效能是反映行政机关办事效率和能力、衡量行政机关工作效益和结果的重要标尺,优化政务环境,核心是提高行政效能。以往,数百项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项目分散在政府数十个部门和机构,申办项目往返周折、费时费工、办事成本较高。为适应提高行政效能的需要,我县设立“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中心,并使其正真成为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的载体和平台。为切实提高政务效率,政府部门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服务模式。实现“一个大厅办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做到“推开大厅一扇门,办成所有审批事”,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审批程序,使办事流程更加方便快捷,使行政效率提高,使政府为民服务的功能得到强化。二是规范行政行为。设立现场审批、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的办理制度,能够实现职能部门和办理事项在空间上最大限度集中,解决群众办事跑多门、盖多章、求多人的难题。三是提高政府效能。采用集中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的方式,整合部门内部审批资源,优化审批程序。

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对政府行为具有导向、整合、调控和制约作用。任何部门只有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和行动准备,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适时制定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干部学习、人事管理、信息反馈、工作报告、责任追究等制度,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坚决防止政府权力部门化及部门权力个人化。要不断完善制度。对已有的各项制度,要本着是否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加强管理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彻底清理,该坚持的坚持,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要认真执行制度。要建立落实制度的有效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把制度的规范性、程序的严密性和纪律的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程序、分级负责等多种措施,真正把制度落到实处,做到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究,促进政务工作有条不紊、高效有序的开展。

造就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

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必须造就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确保优质服务落到实处。为政之要,关键在人。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必须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品质优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愿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公务员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快速落实。要制定干部队伍的评价及优胜劣汰制度,把群众评价列为考核干部的重要因素,对于办事效率低下、缺乏服务意识的干部要及时清理。要精诚团结,努力树立政府形象,使干部队伍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增强全方位服务意识,精诚团结、协同作战,努力做到不让各种不正之风在部门出现,不让政府形象因为部门工作不力而受到损害,如此方可不断提高政务部门的服务水平。

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务部门只有进一步强化无功即过、慢进即退的思想认识,通过高效的办事机构、科学的管理制度、优秀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完善政务环境才能把真抓实干的劲鼓得更足,把加快发展的曲目奏得更响,在新的历史时期铸就辉煌。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