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心用情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7-11-10 08:31:26 字号: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今年我国第四个“扶贫日”联合发表署名文章时指出,全省上下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众志成城、苦干实干,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文章指出,脱贫攻坚如登山,越往后越艰难。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来抓,用心用情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军令状”来执行

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党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打赢脱贫攻坚战,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促进的是发展、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县一级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要增强定力、建强班子、抓强队伍、加强协同,特别是县委书记、县长要自觉担当起统揽全县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做到胸中有全局、眼里有目标、肩头有责任、手上有招式、脚下有路子,真正把“不脱贫不调整不调离”的纪律要求转化为“不脱贫不罢休不放手”的自觉行动。

瞄准总体目标、下足“绣花功夫”,坚持用心用情、精准发力推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精确,成在用心用力,根本的还是要静下心来、开动脑筋,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老老实实查找剖析问题症结,精准精细研究务实管用举措,防止空喊口号、泛泛而谈。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眼“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落地落实,探索“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强劳务协作脱贫,精准对接、精准服务、精准稳岗,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走出家门、摘掉穷帽;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措施,一对一做好帮扶和劝学工作;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措施,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抓紧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村级公路、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等领域突出问题。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与群众一起算“收入”、看“光景”,达不到脱贫标准的要再帮一程、再扶一段。

集中优势兵力、破解“深困之难”,坚持用攻坚战的办法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短板中的短板”。我们要盯住最困难的地方,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按照“三个新增要求”,制定专项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在加大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教育扶贫、医疗救助、生态扶贫和社会帮扶等方面用好政策“组合拳”,打好攻坚战、歼灭战,让深度贫困地区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切实啃下这块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硬骨头”。

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社会参与

让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配强建好村支两委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带动脱贫、社会组织下乡扶贫、志愿者结对帮扶等志愿行动,使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坚持把扶贫与扶心、扶智、扶志、扶技结合起来,加快建立群众参与机制,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发动群众,引导贫困群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创造美好生活。加大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刘汉光整理(本文为摘选)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