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产业发力 增收有方
2017-11-23 09:59:32 字号:

花园村桑枝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消毒作业。为确保种植效益,首批50户贫困户领种的2.5万包平菇被集中管理。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龚再蓉)

“我家500包,估计会有万把元收入。”11月21日,在青山桥镇花园村桑枝食用菌种植基地,该村永峰片一组贫困群众石桂香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就地取材种植食用菌,是该村今年推出的又一脱贫产业。目前,全村已有50户贫困户种植平菇2.5万包,部分已开始出菇。

脱贫产业已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采访中,长沙市文广新局派驻花园村第一书记朱鹏表示,“合适的产业,是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关键途径。带领贫困户发展力所能及的产业,是精准扶贫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他的观点,在这一省定贫困村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体现。通过连续几年努力,该村的桑蚕、砂梨、食用菌、蜜蜂、光伏发电等脱贫产业,已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

桑蚕产业是花园村致力发展的特色产业。2014年,九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该村,在当地流转土地2300亩种植桑树。第二年,开始养蚕,并加工蚕丝被等产品。同时,将多余的桑叶采摘打碎,加工成猪饲料,有效延伸产业链。采摘桑叶、给桑树除草剪枝、到蚕场养蚕等工作,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今年,全村共有120多名村民通过这一途径在家门口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42名。还有一些贫困户将蚕领回家养殖,蚕茧由公司回收。

以打碎的桑枝为原料,种植食用菌,是花园村有效延伸脱贫产业链的又一举措。为此,该村成立了食用菌产业专项服务小组,建好了大棚等设施,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首批有50户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每户500包,其配料、装包、消毒等采取集中作业集中管理,以确保种植户尽快掌握相关技术。目前,最早的已种植20多天,开始出菇。

脱贫产业为贫困户构筑有效的增收途径

脱贫产业的发展,为当地贫困户构筑了有效的增收途径。石桂香深有感慨地说:“都是好门路,用心做、勤快做就肯定能有好收入。”这名年近半百的农妇自己身体不好,儿子正在武汉理工大学读书,婆婆年逾古稀,原来长期患病的公公于去年病逝。近三年,她在桑蚕基地打工,每年都能有不错的收入,有效缓解了一家开销全靠丈夫在附近做泥工来维持的压力。今年,通过养蚕、抚育桑树,她领到了1.4万多元的工资。不久前领种的500包食用菌,预计还能给她家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

随着收入的增加,花园村贫困群众普遍有了更好的精神面貌。“以前心情不好就用它放音乐,好久没放了。”在该村永峰片8组,村民李丙乾指着自家二楼的红色喇叭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半山腰,附近蜜源相当丰富。去年,他免费领养了10箱蜜蜂。如今,他家的蜜蜂发展到了20箱,今年光卖蜂蜜的收入就超过1.2万元。11月21日,他又上山看了一圈,发现还有一批山桂花含苞欲放,将带来新的收入。同时,通过养殖猪、牛、鸡、鹅等畜禽,纯收上万元,并获得了4000元的“滴灌式”产业扶贫资金。日子越过越好,这名大山汉子自然无需再用音乐来给自己减压了。

像李丙乾家这样,该村养殖蜜蜂的贫困户已有23户,都获得了不错的“甜蜜”收入。据统计,花园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8户666人,至去年底已有154户419人脱贫。随着脱贫产业的持续发展,全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越迈越大。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龚再蓉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