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彭倚)
他连续3年没有休过年假,周末加班是他的工作常态,他有一句口头禅:“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他就是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小鹏。
商事制度改革的先行者
“真不敢相信,现在办执照真是太方便了!”10月7日,宁乡县秦海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秦先生,通过网上申请、“零纸张、零见面、零费用”的方式,获得我县首份电子营业执照。这是我县商事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工商登记从原来272项前置审批、名称预先核准、注册资本认缴制等严格限制的审批制,逐步推行名称自主申报、“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多证合一”等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目前已进入“线上线下”双轨运行、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新模式。商事制度改革过程的艰辛,姜小鹏深有体会。“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动了一些单位的“奶酪”,刚推行时反对意见不少。姜小鹏在县委政府和县领导的坚定支持下,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讲政策、做宣传,不断增进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商事制度改革成为简政放权的先手棋、创业创新的催化剂,今年1至10月,全县新设市场主体10462户,较上年同比增长39.1%,其中企业2331家,个体工商户8131户。
品牌推广的实干者
品牌是企业开拓市场的利器,也是反映一个地方经济实力的风向标。去年10月,姜小鹏带领工作人员,专程赴国家质监总局汇报我县沩山毛尖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工作情况,拜访评审专家和司局领导,极力推介沩山毛尖优良的产地环境和产品品质。申报工作一举成功,11月11日被国家质监总局公告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姜局长多次和我一起去北京进行协调,多次向省市相关部门汇报,最终帮助我们拿下了这一重量级的品牌。”湖南沩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雪钦说,这次的申报成功对于宁乡沩山茶业的品牌打造、价值提升、产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等都具有极大的意义。目前,沩山已建茶叶基地1.6万亩,干茶产量达70万斤,产值1.4亿元。
姜小鹏一直将品牌建设放在心上, 抓在手上。11月23日,姜小鹏来到加加食品集团,了解其申报市长质量奖的进度,资料准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姜局长对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生产经营等特别关心,这次市长质量奖申报工作,姜局长也多次为我们提供指导,帮助我们完善材料。”加加食品集团质量总监肖新良介绍。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连续两届获评湖南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全县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4件,省长质量奖企业2家,湖南名牌产品28个,“宁乡制造”品牌集群已饮誉三湘、驰名神州。
守护民生的实践者
我县今年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大量食品被洪水冲淹污染,给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带来巨大压力。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姜小鹏紧急调集172名工作人员,和班子成员一道分5个工作组,对食品生产经营户开展“地毯式”清查,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印发3万份《水淹食品清查公告》给经营户和市民,公布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
在此次洪灾中,小郎酒等酒类产品受灾严重。为了将商户损失降到最低,姜小鹏连夜赶往成都小郎酒企业,向企业反映情况,最终说服小郎酒企业将宁乡所有受灾的小郎酒全部召回。“作为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并没有先例,我们在此之前也想都没敢想。”和兴商贸总经理杨亮说,正是姜局长对地方市场守护的诚意打动了小郎酒公司,使其召回了6000件受灾的小郎酒。“为我们挽回了200多万损失,使商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杨亮说。
据悉,今年洪灾,青岛啤酒、小郎酒、雪花啤酒等35家企业以1:1方式兑换滞留市场的水淹食品。经过近1个月的奋力攻坚,全县清退水淹食品2120吨,为食品经营户挽回损失3840万元。
“我们的工作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敢于担当,严格执法,履职尽责;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真真实实办好事、做实事。”姜小鹏说,这是他一如既往的坚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彭倚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11/29/5640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