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平正在修剪山路旁的绿植。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刘畅 彭倚 通讯员 夏倩雅)
每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青羊湖国有林场的时候,都会有一张淳朴的脸,一个忙忙碌碌的身影去迎接。他在这座大山里待了整整21年,无怨无悔地为宁乡这座“天然森林氧吧”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青春年华,他就是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的护林员——姜建平。
25岁住进大山,家人团聚成奢望
姜建平,1971年出生,系宁乡沩山乡西元村人。在大山里长大的他,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1996年,刚刚满25岁的姜建平,带着对工作的无限热情走进了青羊湖一分场(原黄材林场),走进了这座让无数人迷醉其中的大山绿野,成为了一名普通护林员。
护林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一到防火季节,每天天还没亮,姜建平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后就沿着山路开始巡山。由于山路蜿蜒,荆棘丛生,他负责的森林防火线大多只能徒步进行巡查。巡查完后,还要沿着山脚下临村的边界线再走上一圈,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他每天都要走10多公里路程,直到天黑才回家。一把砍刀、一双套鞋成了他的标配。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逢年过节姜建平只能在大山里独自度过,因为这是林区森林防火任务最紧张、最严峻的时候。姜建平说,每当这个时候,和家人团聚就成了他最大的奢望。
不愿轻言放弃,坚守大山21年
姜建平向记者介绍,由于林区面积大,分担到每个护林员身上的任务都不轻松。每天除了巡山,姜建平和其他护林员还需要修枝,清理防火线。在非防火期,护林员还承担着绿化补植、病虫害防治、森林抚育等工作。
“当时住房条件也很差,我住在山顶上的土砖屋里,破旧的门房、一张铺、一口锅、没电、没水,晚上只能靠点煤油灯照亮。”
姜建平说,刚开始的时候感到很不适应,但骨子里的倔强让他不愿意轻言放弃。“别的护林员也是一样生活,我一个年纪轻轻的男子汉,别人能吃的苦我也能吃!林场面积达到1万余亩,里面有几十种非常珍稀的动植物,保护好‘宁乡绿肺'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想通了,姜建平的心就踏实了,在青羊湖一分场担任护林员10年后,他转到了青羊湖二分场(原城大林场)当护林员,今年是他当护林员的第21个年头。
扛得住艰苦,耐得住寂寞
“当护林员,就等于与世隔绝,最难耐的是寂寞。”姜建平说,两个护林点之间最近的距离都有三四公里,想要找个人说话都得走很远的山路,尤其大山里头天黑得早,又不适宜晚上出去活动。
“我经常晚上上厕所就能听见外面山林里野猪‘吭哧吭哧’的声响,大的野猪应该有一二百斤,长长的獠牙,还不怕人。”姜建平说,有一次睡着睡着,感觉身旁有什么东西在动,点灯一看,竟然是一条大花蛇,好在这种蛇毒性不强,也没有主动攻击他,但他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样的场景发生过不止一次两次,说不害怕是假的。“害怕也要坚持,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
不过山中的“野趣”,也给姜建平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亮色:山岩上野生的大脚菇、树梢上活跃的小鸟、小溪里可爱的娃娃鱼……还有每日陪伴姜建平的土鸡、土鹅,看到这些都会让姜建平心情大好。
只要我能动,就会看好树
由于护林点海拔很高,湿气特别重,姜建平因此患上了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一变天两只膝盖就疼痛不已。但姜建平还是该巡山的时候巡山,该修枝的时候修枝。“这是护林员的职业病,没什么,忍忍就过了!”
“21年守着这片山林,每天走着同样的路,有没有感到厌烦?”记者问道。姜建平说:“护林这份工作,考验的就是责任心,没有人每天跟在你后面监督。但是政府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我,就是信任我。只要政府还让我工作一天,我就要看好青羊湖林场的树。”
如今,护林工作对于姜建平来说不只是一份职业,而是变成了一种习惯。他说“青羊湖的林子就是我的家”。他和他的同事最骄傲的事就是“40多年里,青羊湖林场从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事件!”
微风拂面,每个走进青羊湖林场的人,享受着阵阵松涛相伴鸟语花香,跃入视野的是满山遍岭的青翠,吹进鼻孔的是淡淡松香味!这里苍山如海,树枝摇曳,绿浪涌动,如泣如诉讲述着护林员的故事。
记者手记
林在深山有人护,基层护林员化身为大自然的守护者,数十年如一日默默驻扎在大山深处巡山护绿。当我们徜徉在风光秀丽的山间,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时,请不要忘了,是无数的林业人,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换来了这片绿意盎然。向他们致敬!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刘畅 彭倚 夏倩雅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12/06/564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