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邬艳 范婷 通讯员 邓文慧)
“这种石磨磨出来的才香。”“这才是以前的老味道呀。”“这种才好吃,总感觉现在市场上买的豆腐没以前的好吃。”……在沩山乡沩水源村村民高贱良家里,听说打石磨豆腐,纷纷赶来的村民一边品尝着新鲜出炉的豆腐脑,一边说,记忆中的豆腐味让他们喜爱不已。
手工豆制品大获欢迎
在高贱良家,我们看到:祖传的老石磨找了出来,白色的豆浆汁还没来得及洗干净;已经泡发的土黄豆放在旁边的桶子里,一旁的袋子里堆放着正宗的石膏,柴火锅上煮沸的豆浆正在翻滚。几位师傅正在有条不紊地忙活着,有的在称量,有的在计时,有的在小心翼翼地用瓢把豆腐脑上盒,力求精准,确保品质。
像这样的手工豆腐作坊,在沩水源村目前已开发3家,制作出来的豆制品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吃过的村民纷纷表示,这才是几十年前的老口味,才是小时候的味道,比市场上的那些豆腐味道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挖“土货”来增收
沩山豆腐是出了名的老品牌,如何去保护好这张响当当的名牌,如何在沩水源村的乡村旅游中,拉长产业链?如何带动消费?如何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如何实现村民的增收?……这些,都是当地干部考量的问题。
“我们经过慎重论证后,选择了传统手工豆腐的回归与复兴,让游客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品尝原汁原味的豆浆、豆腐、豆腐脑,带走原汁原味的土特产。”该村党总支书记高立初说,“在我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非常注重挖掘本土资源,逐步培育产业,带动就业,帮助村民增收。”
今年,村里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下,从省农科院购进湖南本土的豆种,组织发动村民种植黄豆300多亩,全部使用土肥,不打农药,7月份收割完毕,产量近4万斤。目前黄豆售价为4~6元一斤。
出售黄豆并不是村上鼓励村民种植的初心,8月份,村支两委经过多方考察和讨论,在村内初步选定3家农户作为“领头羊”,开始加工传统手工豆腐。高立初说:“这么好的土豆子,我们的目标是做到自产、自加工、自销,以最‘本土’的原材料,最‘土’的加工方法,生产最‘土’的豆制品,保证原汁原味,保证新鲜安全。这样我们既复兴了‘沩山豆腐’这块金字品牌,又能最大化保障农民增收。”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邬艳 范婷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12/15/5640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