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沉睡卡”还没注销?市内多家银行支持异地销户
2017-12-20 09:51:27 字号: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本报记者 小范婷)

对很多市民来说,因为各种原因在同一个银行办理了多张银行卡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换了工作或生活的环境后,一些银行卡就会被“打入冷宫”,时间一长便成了“沉睡账户”。近些年关于闲置银行卡“被欠费”的新闻屡见报端,而不法分子利用他人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的事件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日前,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银行了解到,“沉睡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尽早销户,如果没有关联相关协议的话,多数银行都支持异地销户。

银行卡“沉睡”满六个月 无法进行正常结算

中国银行业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63.7亿张,累计活卡量41.8亿张,“沉睡卡”为21.9亿张。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沉睡卡”呢?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办理银行卡是因为学习或工作要求,而换了工作或生活的环境后,一些银行卡就会被“打入冷宫”,时间一长便成了“沉睡账户”。

“我足足有5张借记卡!”打开钱包,细数钱包里的银行卡,家住怡宁新村的市民刘资发现自己竟然有5张借记卡。“平时都没注意到自己有这么多张银行卡,其实经常用的只有两张,其他的银行卡都放在钱包里,已经很久没用过了。”刘资说。

“我家里至少还有3张多余的银行卡,有的已经四五年没有用过了,这些卡基本上都是大学时期统一办的。毕业后,这几张卡就都没使用了。”市民杨伟告诉记者,他在衡阳读的大学,毕业后回到宁乡工作后,那几张在衡阳办的卡基本都被扔进了抽屉角落。“想着里面基本没有钱了,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就一直放在那里没有管过了。”

因为觉得没什么影响,很多人都像刘资、杨伟一样,任由闲置银行卡“沉睡”。记者通过咨询市内多家银行获悉,事实上,“沉睡卡”沉睡满6个月,将会自动成为非正常户,无法进行正常结算。

异地卡销户其实很简单未开通特殊服务即可销户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银行普遍反映鲜有客户前来办理销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注销“沉睡卡”的意识,或者嫌麻烦,亦或担心不能办理异地注销手续。

对于很多人担心异地卡销户太麻烦的问题,中国农业银行玉潭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异地卡销户其实很简单,持卡人本人可以携带身份证来营业厅,通过自助设备可以查询到持卡人有几张卡,对于异地卡,如果没有绑定其他业务,是可以注销的,但是如果绑定了第三方项目,如代发工资、代扣代缴、贵金属、理财业务等,银行是无权对其自动销户的,必须要客户去当地柜台亲自办理销户。

另外,该工作人员介绍,对于闲置卡,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主动到银行网点进行注销,柜员确认销户后,首先对卡片做剪角处理,约一个月后,这张卡片将会被销户。

记者咨询得知,目前,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都已支持异地销卡,只有极少数银行尚未实现这一功能。“很多以前在外地上学工作,现在已经回到宁乡的客户,都可以在宁乡本地办理销户。”中国建设银行宁乡支行一工作人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借记卡开通了特殊服务,比如签约了水电代扣、代发协议、第三方存管、基金、保管箱身份验证协议等业务,销户则只能到开户同城银行网点办理相关手续。

相关提醒

“沉睡卡”存在诸多隐患

隐患一:增加持卡人支出。个别银行的某些特种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签字确认,银行就会收取年费,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隐患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只要信用卡申请被银行批准了,卡片发了,激活与否,都会出现在持卡人的信用报告里。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拖欠年费,从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隐患三:增加盗刷风险。“沉睡卡”长期处于睡眠状态,被他人获取后不易被持卡人察觉,盗刷风险大增。

隐患四:为买卖账户、冒名开户和虚构代理关系开户埋下隐患。在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中,犯罪分子用于转移诈骗资金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之一,就是直接购买个人开立的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小范婷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