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淑兰)
初见谢娜利,只见她脸色红润,神采奕奕,着装打扮非常文艺范,看起来只有40多岁的样子,她呵呵一笑,乐了:“我今年58了。”日前,她所著的长篇小说《湘水烟云》终于赶在宁乡撤县设市之前出版成书。兴奋不已的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退休女工,我要把这部作品当作献给宁乡市的一份礼物。”
写小说丰富精神生活
谢娜利系我市玉潭街道人,2008年因益阳麻纺厂破产倒闭而提前退休。2009年回到宁乡后,唯一的女儿在长沙上班没法陪在身边,如同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她把每天的大把时间消磨在麻将馆里,偶尔去跳跳广场舞、民族舞。后来,她觉得不能这样虚度余生,思索了好久,觉得写小说既可以戒掉麻将,又可以丰富精神生活,还免得女儿牵挂。55岁生日那天,她跟女儿聊起想写小说的想法,女儿非常支持。
说到写小说的初衷,谢娜利说:“我是奶奶拉扯大的,深受她那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坚毅和不放弃的精神所影响,我就想把它用笔写出来。”从2015年8月开始写,到第二年6月份,她就完成了50万字的初稿。在这近一年时间里,谢娜利平均每天花3~4个小时写作,手写稿纸就用了2000多张。因为没有写小说的经验,第一稿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写了将近20万字却写不下去了。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重新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稿在她的反复修改下基本完成。由于她的作品中涉及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事情,很多时代背景她不是很了解,于是,她多次到省志办、省图书馆、省社科院等地查找资料。“我年龄大了,眼睛不是很好,那些资料书都很厚,只能慢慢翻阅,看累了就休息一会。”谢娜利很有成就感地告诉记者。
数次删改终成书
小说初稿出来以后,得到了宁乡青年文艺评论家江星若的高度评价。谢娜利说:“江星若老师鼓励我出版成书,给了我极大的动力。于是我把这本书当作一项使命来完成。我要将宁乡人的精气神凝聚在一字一句中,为后代留下一些宁乡故事。”她将书稿按江星若的意见进行了多次修改,并从50多万字删改30多万字。然后将书稿送到“宁乡文坛泰斗”黄沃若手中。黄沃若非常认真仔细地读完了小说,并对稿件上做了批注。这让谢娜利极受鼓舞,信心倍增,一边恶补理论知识,一边反复修改稿件。
稿件送到出版社后,她又一遍一遍按出版要求删改,反反复复上10次。她说:“这就像我怀胎十月的孩子。”她还说,《湘水烟云》写了宁乡的抗日英雄,写了宁乡的地下工作者,写了建国初期宁乡人的艰苦奋斗,更写了上世纪60年代一代宁乡儿女的生活历程,是一部彰显宁乡普通民众精神境界的作品!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7/12/26/564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