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风采
2018-01-18 10:06:12 字号: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范婷)

“年纪大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淡薄;形势变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变;条件好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不能放松;不在职了,共产党员的标准一点都不能降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武少章,是东湖塘镇东湖塘社区元珠塘组人,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鹿角片党小组长。

这位年近66岁的老党员,当过兵,干过生产队长,也当过村支部书记,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学习和锻炼,让他更加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在村里,他做了太多太多的实事,哪里有事情,总能看到他忙前忙后的身影;哪家有困难,总能得到他热心倾力的帮扶。

集体就是我的家

2009年上半年,退职后在外打拼多年的武少章回家了。回家后,他发现老家门口有一段100多米长的公路,每天车来人往,原来是土泥路,坑坑洼洼进出很不方便,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一路走来,路过的人裤管上甩得都是一片泥水,有时候小孩子放学回家,不小心还会滑倒。于是武少章和家人商量自己出钱修整,说干就干,买水泥砖砌、挖锄挖、斗车拖,他陆陆续续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修成功。为了硬化组级公路,他两次个人出钱请挖机、汽车拓宽路面,耗资14000多元。2016年组上修水泥公路,别人出资8000元,他豪不犹豫地拿出了23000元。

2010年,武少章主动找村干部要几百斤水泥,一个人把组上的山塘塘垸修好。2011年上半年,因山洪暴发,组上一口骨干山塘塘基冲断,他及时组织村民,用编织袋装上黄土,堵住缺口,使粮田未受损失,旱涝保收。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一提起武少章,75岁的汤忠德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把武少章看成比亲兄弟还亲的亲人。群众都说:“他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原来,老人家里没有劳力,没有收入,是村里的五保户。平日里,武少章经常到汤忠德家里坐坐,翻翻装米的袋子,掂掂装油的坛子。武少章知道老人家里的困难,常常拿着自家的米、油给老人送来。到了春耕时节,武少章帮老人撒下水稻种子;由于地处偏远的山冲里,前几年田里还不能去收割机,秋收时,武少章就从长沙赶回来,在田间来回忙碌着,给老人收回一年的口粮。

“少章心里总惦记着我,每年的春播秋收都帮我安排好,还隔三差五给我送这送那,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他!”回忆起武少章为他做的点点滴滴,老人不禁掉下泪来。

老人还记得有一次生病,武少章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开着自己的摩托车把他送到了医院,把住院用的生活用品一并购齐送到手中,还帮助垫付了医药费。等病好出院,又用摩托车把他接回了家……

村民们都说,武少章对待汤忠德就像“亲哥哥”一样,老人家真是有福气。

热心公益无地界

2011年上半年,由于连日来的大雨,山塘积水已满,但承包者因为养了鱼苗不同意泻洪,导致洪水把塘基冲断,武少章及时组织村民买两百多个蛇皮袋子,装上黄土,堵住缺口,使粮田未受损失。

在长沙租住的小区健身场内坑坑洼洼,下雨积水,武少章从河边用电瓶车拖来沙子填平,便于大人小孩锻炼身体。看到残疾人、白血病人要求帮助,从不袖手旁观,每次都援手资助。

“自己这样做,是党的要求,是人民的希望,是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人民服务的事例,在武少章身上不胜枚举,他在用行动证明,对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要求从未降低标准。而武少章处处为他人着想、积极发挥余热的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成为了农村党员和人民群众中的一根标杆,树立了一方正气,淳化了一方民风,更体现了一个农村普通共产党员优良的党性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范婷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