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赵小燕: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一种奋斗精神
2018-03-06 11:12:31 字号:

图为赵小燕正在焊接制药装备部件。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 本报记者 刘畅 图/ 本报通讯员 张飞)

昨日,记者在长沙见到了正在参加“湖南最美湘女”节目录制的楚天科技主任工程师赵小燕,初次见面,一张干净、明朗、温婉的笑脸,打破了焊接工人给人的既往印象。

“把所有的事情都当自己的事情认认真真去做。”这是赵小燕对于“奋斗”的理解。她从一名清洁工到焊接高级技师,从一个贫困山区的小丫头到上市公司的主任工程师,从什么都不懂的学徒到全国技术能手……这一步步的成功都是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断奋斗出来的。

机缘巧合,放下扫把拿起焊枪

1996年,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排行老大、初中毕业的赵小燕从陕西农村老家只身来到北京,在一家生产制药装备的公司车间里做清洁工。初到大城市,什么都不会,“只求有活干,能养活自己,减轻家里的负担”。

走上“焊接”这条道路实在是机缘巧合。在每天扫地倒垃圾的过程中,车间里的一对焊工师徒引起了赵小燕的注意:做徒弟的男孩在桌子前拿着焊枪“缝缝补补”,“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感觉也很轻松”;做师傅的更是两手一背,只需要偶尔提点徒弟几句。即便如此,大家都毕恭毕敬地称这位姓张的高级技师为“张总”。

“我也想被人尊重。”于是,让赵小燕萌生了学习的念头。赵小燕回忆道,曾经工作的北京那家公司,焊工是清一色的男性。因此,当她提出要学焊工时,马上遭到了拒绝。车间的主管用80张重达数吨的不锈钢板打磨成指定形状的艰巨任务来搪塞她,但要强的赵小燕接受了这个任务。别人单手就能操作的角磨机,她得手脚齐用;别人一天能磨十来张钢板,刚开始她只能磨一张半。由于角磨机不断震动,一天下来,赵小燕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双手”。15天后,所有钢板都按要求磨好了。这一次,一直暗暗在旁观察的张师傅先开了口:“小丫头,你还想学焊接吗?”小丫头终于拜师成功了。

谨记教诲,成为众人敬仰的“大神”

“要听师傅的话,多干活,少说话,不吃亏。”这是赵小燕父亲经常教导她的话,她一直谨记于心。一开始,赵小燕并未得到师傅的重用。因为师傅觉得小女孩干不了这活,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难而退。因为身材瘦小,那种焊接位置特别低,需要整个人趴在脏水里焊接的工作,全部落在赵小燕身上,但她总是能在犄角旮旯的地方漂亮地完成焊接作业。但其中的艰辛总不是一句话能够说清的,在那些狭小、不好操作的地方,她被烫伤、遭受磕碰的次数早就数不清了。她把握着每一个可以练习的机会。休息时,赵小燕会拿着两根棍子反复走直线,练习拿焊枪的姿势,她明白,许多产品从不会给焊工“再来一次”的机会。

技术上精益求精的赵小燕,工作时专注、不哗众取宠,手中的焊枪却铸造时尚经典。作为一名女性,成为这个职业里的佼佼者并不容易。多年与焊枪、焊丝打交道,带给赵小燕的除了粗细不一的手腕和被噪音略微损害的听力,还有用自己的技术实现“受人尊重”的愿望。赵小燕告诉记者:“人生的坚持,学习的坚持,尽管遭遇困苦,但是我们却能在一次次的苦难中成长,重新爬起来。这就是奋斗的人生。”如今,坚持下来的她,逐渐体会到“焊工”这个职业的魅力,已经成为了许多年轻工人心中敬仰的“大神”。

一个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做一件事情,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奋斗精神。在赵小燕看来“把每一条焊缝、每一个焊接产品都当艺术品去完成,像插花、绘画一样,赋予‘美’的观感。”已是焊接高级技师的赵小燕,她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一线工人顶尖级荣誉的“中华技能大师”。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