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芙蓉山。杨铁军 摄
龚军辉
编者按:作家龚军辉的“走笔芙蓉”旅游历史丛书分上卷《芙蓉山探史》和下卷《芙蓉山游赏》。上卷共有五部分,分别是寻名访胜、佛道大义、人文情怀、民间传说、史记管窥。下卷共有四部分,分别是四季走笔、地理遍览、物产偶记和情怀鼓荡。《芙蓉花开》选自上卷第一部分的寻名访胜。
以中国之地大物博,用芙蓉之名命名为山者多矣。最有名者无过其四:一是处于四川珙县,二是位于广东花都,三是藏于广东韶关,四则是安于湖南宁乡。
令人惊奇的是,湖南境地的芙蓉山确不少见,因电影《芙蓉镇》出名而改山名者不论,与宁乡芙蓉山毗邻的安化也有一座芙蓉山,并因山名而冠当地名,谓之大福乡。据明清佛道典籍记载,安化之芙蓉称为大芙蓉山,而宁乡的芙蓉称为小芙蓉山。小者更为有名,不只因大者通途艰难未为人识,而更重要的是佛法弘扬之差异。大芙蓉山上虽也曾有过寺院,但香火似乎并不旺盛,而小芙蓉山唐末以降,寺院更替虽也频繁,但香火未断,并在明清时代拥有御赐的“五福寺院”,其中普济寺更是千年道场、临济宗反哺沩仰宗拱卫祖庭的五寺院之一,名动天下。
命名芙蓉山者,多因其山形,山峰朵朵似莲,正合佛坐莲台的意象。在佛经中,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的修炼,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佛教藉用莲花表示佛法的能量巨大,法力无边,其救渡众生的功能,如水润万物。所以,芙蓉山向来是福气之地,多建筑有佛教寺院。这种道场与山水唇齿相依的现象,恐怕也只有中国才有。西来东土的佛教,经过儒、道两本土教义的改造后,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是故, 三教能和平共处,甚至有的还三教合用道场,譬如南岳。
湖南境内的芙蓉山得名,还与其山上木芙蓉花茂盛、山下水芙蓉(莲花)并蒂连绵有关,因而有“芙蓉国里尽朝晖”之说。现宁乡芙蓉山木芙蓉满山遍野、水芙蓉辟有两万余亩足为明证。值其五六月间,山上红白芙蓉花朵大开大合极尽张扬,山下荷叶田田间万千花蕾婷婷玉立分外娇媚,山上山下交相呼应,连成芙蓉花的海洋,其景蔚为壮观,其色暖人心脾,其香飘逾百里,确让菩萨也能动得凡心。是故,当地有一传说:莲花仙子为祐民与黄龙水妖斗九天九夜累死座化为山后,其媚态依旧、香气袭天,令如来座下的福禄童子痴迷不已,这才有了童子不小心打碎供奉佛祖的油灯,被佛祖责罚下凡、体验悬坠刀血之苦——这就是附近二十余万信徒们供拜的青庵祖师的前世。
青庵其人,正史中并无记载,《宁乡县志》中的记载来自夏氏族谱,说青庵原名夏天圭,祖籍新化唐溪,生于元延佑七年(1320年),饮母素乳,童稚持斋,口诵阿弥。年方六岁就在芙蓉庵投师学佛,拥有异能,去山下讨取火种时来回迅速,遂为师傅疑心,在其十二岁时骑红虎飞行中,被师傅识破仙机而脱凡成仙。这故事,当有演绎之嫌。但我发现,类似的传说,在民间多有流行,只是佛神不同罢了,反映的都是人民对拥有超能力的向往和对和平安定富足生活的渴求。我又发现,凡香火旺盛之地,信家除了供奉佛家的诸如来、菩萨外,还常有当地的神佛,如南岳的祝融、五台山的五爷,都属如此。这种带有浓郁地方崇拜特色的神佛,除却亲切感外, 还多强化了一定地域内人民的特殊心理需求——或对安康,或对富裕,或对长寿,或对官爵,有某种强烈的暗示和导引。因是观之,芙蓉作为一种超脱之物,实是在入世基础上的出世,其功利性只是被圣洁的外衣遮掩住了。
翻阅中国历朝历代的名家画册,我注意到,凡是国家强盛、经济繁荣之时,画家们多画有水木芙蓉,且皆色彩艳丽、肢干丰硕。这些名家包括南宋的吴炳,元代的何大昌与张中,明朝的王问、周之冕、徐渭、陈洪绶、魏学濂,大清的谢荪、恽寿平、唐艾、黄慎、石涛、朱耷、郎世宁、高砜,近代的吴昌硕、陈师曾、张大千、潘天寿,当代的陈半丁、于非闇、黄永玉、谢稚柳、刘海粟、李可染、傅儒、陆万运,等等。他们的画派风格迥异,但皆芙蓉花朵硕大,以素静的背景衬托出其清袅,使其于绰约之中渗透出一股清冽之意。我简略查了一下这些人的简介,居然又发现,他们多受佛家思想影响甚而屡有投诸佛门者。看来,佛与芙蓉真是缘深情重了。
宁乡芙蓉山下的农人皆说芙蓉是连天接地的神木,授神意有预兆天下大事的功用。他们给我举例说,三年大灾害(1959-1961年)之前的1958年,芙蓉山上的芙蓉一夜间株株枯死,而水芙蓉亦抱蕾不开;再举例说,毛泽东主席逝世前的那晚,即1976年9月8日,山上芙蓉木突然自燃殆尽,而村民欲上山扑火时其又无声自熄。对于农人的衍演,我只能抱以敬畏的沉默。
作者简介
龚军辉,男,湖南桃江人,1973年生,编审,文学创作二级,出版物发行技师二级。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黄土绿韵》《青春足音》,长篇小说《火鸟》《花开的季节》《尾巴》《法官的天平》《深井》《夭折》等。现工作于湘教集团。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8/04/12/563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