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乡村振兴托起新幸福
2018-06-01 11:11:32 字号:

傍晚,偕乐社区清水塘组村民正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本报记者 刘淑兰 摄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刘淑兰 通讯员 徐志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灰汤镇偕乐社区紧紧围绕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广场文化

丰富百姓精神生活

“瓦蓝蓝的天上飞雄鹰,我在高岗瞭望北京……”初夏时节,大地生机勃勃。傍晚,在灰汤镇偕乐社区清水塘组文化广场,近200名村民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跳起欢快的广场舞。

“现在的农村‘夜生活’丰富多彩,散步、跳舞、在路灯下聊天、在健身器材上健身。”该组负责文化广场管理的喻世文说,每天晚上都是如此,有时下着毛毛雨人们还在跳舞。

记者在现场看到,清水塘组文化广场位于一株几百年的古枫树边,广场四周装有路灯。夜色中的广场亮如白昼,跳舞、健身累了的村民们或三三两两凑到一块聊家常,或走到古枫树下静坐休息,或约上对手摆开棋盘来一盘畅快淋漓的厮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清水塘组文化广场是由偕乐社区出资搞好场地建设后,该组村民喻世文自费出资6000多元购来一套广场舞音响,从小爱好文艺的他又积极组织村民到广场跳舞、健身。喻世文家就在文化广场旁边,他和母亲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广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好让前来广场活动的村民有个舒适的环境。 每天,喻世文母亲还会准备充足的茶水,供跳舞、健身的村民饮用。这一些,喻世文和母亲都是完全义务和免费的。喻世文说,看着以前闲时就沉迷于打牌、买码的村民都投入到健身、跳舞中来,看着曾经因为打牌、买码输了钱吵架的夫妻变得和睦,看着因为经常凑到一起活动邻里关系变得更和谐,他就觉得无比的欣慰,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有价值。

“儿子想让我到城里住,我没同意。搭帮社区帮我们建了这个文化广场,喻世文带我们跳舞健身现在又还成立了舞蹈队,都是乡里乡亲的,天天说说笑笑,跳跳舞可高兴了。”该组喜欢跳舞的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

“文化广场不仅成为村民健身娱乐的新平台,引领社会新风尚的大舞台,还成了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偕乐社区党总支书记喻仕强说,像清水塘组一样,如今每天夜晚,在偕乐社区各村民小组处处可见这番情景。夜晚的乡村不再是黑灯瞎火,而是明亮的路灯、热闹的人们、欢快的舞蹈,乡村人气也旺起来了。

同心村庄

催开群众幸福之花

“真的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房子会漏雨和倒塌了。”5月22日,记者来到偕乐社区同心村庄,今年2月11日搬进新家的曾德才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他一直住在上世纪60年代建的土砖房里,遇上刮风下雨,房子里就到处漏雨进风,到后来还时刻有倒塌的危险。从1998年起,他就有了想把旧房子重新修建的愿望,可因为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如愿,没想到这一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圆了20年的建房梦。

漫步偕乐社区同心村庄,水泥路整洁干净,路的两边绿树成荫、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新民居显得玲珑雅致,一幅"村在林中、民在花中"的景象跃然眼前。

“这里地势高、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还规划了水果采摘园、有机蔬菜采摘园、灰汤鸭文化园等吃、玩、赏一体化农业综合体项目,让村庄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让村民搬得进,留得往,过得好。”喻仕强向记者介绍,同心村庄目前已经入住95户361人,共22栋9个区。同心村庄还将拥有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同心广场,广场上的戏台充分挖掘偕乐桥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文化内容,设计了皮影戏演艺比武台、培训室、手工艺品加工作坊、手工艺品展示销售厅等项目。

“以前,我们总羡慕城里人生活条件优越,现在,城里人羡慕我们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吃住绿色,下一步我们要朝着田园综合体的方向发展,把村子打造得更漂亮。”说起这几年住在村里的感受,喻仕强面带微笑,充满自豪。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徐志斌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