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2018-06-05 10:24:28 字号:

大沩凌云。杨铁军 摄

□王晗 黄媛媛

3000年前离我们很遥远。但在宁乡宋城炭河古城,一小时便可以穿越到西周,目睹那个刀光剑影年代的旷世爱恋——

赤膊的勇士手持短刀,在虎贲舞激昂的节奏中搏击;心怀大爱的宁儿为了周国子民和武王,毅然投身熔炉代祭……

一曲感天动地的炭河千古传奇,在声光电营造出的水陆空三维空间里,带给观众穿越炭河里千年长史的极致震撼,如梦似幻。

2017年7月,宁乡市携手宋城演艺集团打造的史诗级大型歌舞演出《炭河千古情》一经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短短10个月,演出近800场次,场场爆满。

文化的河流流动起来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以文化比后劲,以文化论输赢。当今世界,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迈入以文化为主题的竞争阶段。

宁乡治邑于三国,建县于北宋。楚沩大地上,藏着几千年历史信息的文化资源俯拾皆是。但文化资源的丰富并不代表文化产业的高度发达,关键就在于对于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宁乡的决策者意识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价值转化的过程。只有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变为产业的经济价值,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转型升级,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然而,文化并不是点石即可成金的“金手指”,也不是直接挖矿就能烧来取暖的燃料,更不是简单贴标就可转型销售的临时内容。如何让沉睡千年的传统文化活起来,在历史长河中再起涟漪?

人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流动的人群则是流动文化的承载者。如何让人群流动起来,带动文化的流动?资本无疑是推动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华丽转身的加速器。

湘江支流有一条河,叫沩水。沩水上游有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叫炭河里。倚茫茫森林,水草丰腴;守一地良田,牛羊成群。没有人想到,这里埋藏着一个已经消逝的久远、神秘、足以让世界为之震惊的中华古代文明——“炭河里文明”。

守着“金山银山”,还要会开采、能利用。宁乡借力资本市场,将千年商周文化以喜闻乐见的产品和服务呈现世人,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探索出了一片文化产业的崭新天地。

如今,对于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说,没看过“一生必看的”《炭河千古情》,就不算到过湖南。炭河古城,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一股新生力量享誉中外。

资本点亮文化梦想

从2017年7月开园至今,炭河古城已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营业收入1.2亿元,几乎成了一个传奇的神话。

当初,人们可并不看好它。或者说,这样的惊艳,至少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资本的力量是神奇的,尤其当它点着了文化的燃料。

2016年6月,当宋城演艺这艘文化航母选择驶入湖南,停靠宁乡时,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在宋城以往的千古情系列作品中,都会选在较知名的旅游城市,诸如杭州、三亚、丽江等地。这些地方,都有很好的客源基础。选在宁乡黄材镇这样的地方,还是第一次。

“宁乡青铜、礼乐文化源远流长,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当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意愿强烈。”宋城集团董事长、“千古情”系列作品总导演黄巧灵说。

宁乡牵手宋城演艺,合作开发宋城炭河古城项目,为炭河古城注入了强有力的市场资本。

阅读200多万字的史料,多次实地走访调研,黄巧灵和他的团队深度挖掘炭河文化,创造了《炭河千古情》。以西周王朝灿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立足宁乡数千年的历史,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艺术再现了一场穿越3000年的爱恨情仇。

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高市场占有率,宋城演艺深耕细作炭河古城文化市场,有重点的进行捆绑式、集群式、爆破式的宣传推广,让炭河古城实现了宣传资源效应的最大化。

“这是国内唯一以西周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歌舞秀,将成为提升宁乡文化自信、打造宁乡文化新名片的力作。”黄巧灵如是说。

于是,宁乡的定义被高度概括——宁妃的故乡;宁乡的精神,也被高度浓缩成几个词:真善美,坚持与执着,大爱与奉献。

这不仅是宁乡文化、湖湘文化,这应该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一时间,人们趋之若鹜,心驰神往。古老的青铜时代重焕光彩温度,四羊方尊的故乡成为游人如织的乐土。资本与文化之间的联姻如此珠联璧合。

同样的精彩,也在关山古镇上演。

高高的城墙、宽大的城门,战旗高挂随风飘扬……从长沙出发,走岳麓西高速从关山口下,沿路标20多分钟就能看到“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田园景致,这里便是关山古镇。

关山,因为三国名将关羽战长沙时在此屯兵而得名,因此也叫三国城。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具有原生态历史文化价值。

过去的关山和很多农村一样,平凡而普通。得益于当地政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引进民营资本运营,重新挖掘了关山的历史文化底蕴。

关山的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在资本的推动下焕发新生。桃园三结义、七星坛、三国草堂……如今,在关山,旅游景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带动了葡萄园、农家乐里的游人如织。

曾经的小村庄已华丽转身成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一幅“景在村中,村在景中”的美丽乡村旅游画面徐徐展开。

机制催生文化能量

2015年11月11日,由宁乡市政府与深圳华强集团共同打造的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项目——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在宁乡沩东新城破土动工。

项目将分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复兴之路爱国主义主题园和明日中国主题园,寓意过去、现在、未来美丽中国三部曲,运用全新的文化、科技、艺术手段,全方位展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光辉的革命历程、伟大的改革成就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开园后,每年将有600万游客在这里“穿越”上下五千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说到美丽中国·长沙文化产业示范园之所以会落户宁乡,除了宁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项目定位契合,更离不开宁乡市党委、政府高效贴心的对接和服务。2014年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期间,宁乡市相关领导在随湖南代表团考察深圳华强集团时,得知该集团拟重磅打造“美丽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园”项目,便迅速与之对接。经过高层之间多次的友好洽谈,一年后,宁乡的诚意和执着,最终促成了项目的落户。

文化是基础,融合是关键,转型是目的。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硬实力融合发展创造出的全新形态,便能产生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宁乡深入优环境、筑平台、引项目,在资本助力下,巧用文化能量提升产业实力。围绕“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宁乡挖掘每个乡镇的文化特色,实施“一镇一特”工程,“大珠小珠”齐齐散发出璀璨光芒。

灰汤镇做活温泉资源,打造休闲、度假、养生旅游胜地;

花明楼镇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文化旅游相关的项目和产业;

沩山乡挖掘禅宗文化,开发茶叶等旅游特色商品,打造全国知名禅都小镇;

黄材镇以青铜文化为底蕴,精心打造历史文化景观,全力建设好炭河古城;

金洲镇大力发展关山特色旅游,致力打造三湘最美乡镇;双凫铺镇提质升级迴龙山景区,着力建设摇篮坡景区,打造祈福目的地;

双江口镇依托农趣园项目和赤龙岛湖泊水果公园,打造“田园双江”;

道林镇全力建设道林古镇项目,打造精品观光农业……

以特色乡镇为基础,宁乡形成了以沩山-黄材、灰汤-双凫铺、花明楼-道林、金洲-夏铎铺-双江口、玉潭-煤炭坝为核心的五大特色板块,板块间的集群聚合效应亦逐渐显现。

在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相融相生,文化资源衍生成文化产业。一个文化旅游古镇群,在宁乡悄然复兴!(摘自《湖南日报》5月29日05版)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