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记者 吴晴 通讯员 张飞)
有这样一位工匠:一个人创造了30多项专利,在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等各方面不断创新,是宁乡工业界“万众创新”中成绩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他就是楚天科技压力容器制造部工程师申世民。
他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剖析申世民的专利发明之路,记者发现,其中根本的原因离不开他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申世民是多面手,在楚天科技工作的15年里,他担任过操作工、班长、质检员、计划员、调度员、车间主任、钣金技师、技术员等职务,还曾编写过激光编程、激光切割、钣金、烘箱、外抛等工艺手册。“生产制造领域里的班组,我几乎都工作过,有的还牵头组建,像箱体班、方管班等等。”申世民介绍,正因为对各个体系、单元全方面深入接触,才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对其存在的缺陷、不足比较了解。
“技术创新、专利发明也好,改善意见、合理化建议也好,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后,要去思考,进而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申世民说,他是一个执着追求完美的人,对于问题或缺陷,他无法做到置之不理。所以,近几年来,他基本都是应对“问题点”——比如客户提出的新需求,比如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比如既有思路中存在的不合理点,申世民说,“针对各个领域的问题点,我都会参与处理,包括前期的研发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申世民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难点突破等技术创新,都会形成书面文件提交到公司层面共享。2018年1月到7月,他已就外罩、RTP阀、烘箱网带支撑方导向块、烘干机面板挂钩等若干部件及其设计和加工提出创新意见,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经财务核算,可以节省相应成本逾百万元。
他有一双善于攻坚克难的“巧手”
记者采访时,大家一致反映,申世民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钻研解决问题。
这些年来,申世民经过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节约成本、提升效率的案例,诸如洗瓶机环形水槽工艺创新、灌装层流支撑结构设计创新、隔离器RT P阀工艺创新、烘干机机型外表件板厚度改善等等,很多。
楚天科技技术部的一位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环形水槽是楚天科技洗瓶机的重要部件,其传统生产工艺是在滚圆机上滚圆后,再通过焊接抛光制成。一件成品需要4个多小时,还存在误差概率,需要反复校核。这是洗瓶机制造上的一大难点。2013年,申世民和工艺部经过4个月的努力,制成了环形水槽整体冲压模具,完全颠覆了此前的生产工艺,保障了产品精度,还将每件成品的工时缩短为5分钟。这项创新,不仅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每年还可节约成本数十万元。
故事二:灌装层流支撑这一部件的传统生产工艺为整体焊接,存在焊接变形的风险,而且由于线路检修口位于顶部,不便于线路检修。针对这些问题,申世民提出了新的加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思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每年同样可以节约数十万元的成本。2017年9月,申世民担任隔离器制作项目负责人,对新产品的结构设计、生产工艺等,他也提出诸多创新,比如将隔离器RTP200阀的生产改为模具冲压成型,提高效率近40倍。单件可节约材料4公斤,每年可节约成本数万元;比如创新风管焊接结构,不仅提高精度,还提高生产效率近10倍。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在部件设计和加工上的创新,申世民通过对材料利用、废料利用、工具辅料利用等各方面的创新,也带来了大量的成本节约。勤学、善思、肯干,这是楚天科技上下给予申世民贴的专用标签。
来源:
作者:吴晴 张飞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8/07/24/563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