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杰和他新培植的紫桃。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范婷)
马上又是黄桃采摘季节,真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喜的是今年黄桃高产,巷子口镇黄鹤村黄桃预计产量达70万斤,愁的是黄桃的销路。但同村的果农熊杰却一点也不担心,这是为什么呢?记者带你去看看这个懂技术、会加工、善培育还“有点潮”的果农是怎么做到黄桃高产不愁销的。
有舍才有得 保证品质要舍得
近日,记者来到熊杰的果园,看到他家黄桃树上的果子似比乎别家的少一些,难道是他家今年收成不好?
“光是疏果我就搞了四次,今年普遍挂果密集,每次疏果都有几拖拉机,园里做事的阿姨都说舍不得,但有舍才有得嘛!”正当记者疑惑时,熊杰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黄桃的口感,他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多次疏果,疏掉密集果子中的大部分,只留下果型好的果子,所以黄桃营养充分,长得更大,价格也卖得比一般果农贵,但每年都有很多老顾客带新顾客前来购买。
“我为什么不愁销?除了舍得疏,保证品质,还要舍得投入。今年我的每一箱黄桃都会有湖南省食品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和农残的检测报告,让每一个消费者放心。”今年,他向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提交了检测申请,检测报告显示他的基地土壤和黄桃的富硒含量分别达到0.404、0.0556,均高于平均水平。据了解,这一份报告,含金量非常高,是消费者安心、放心的品质保障。
“口说无凭,有证为实。有了这个证,我自己也有了底气!”为了这个证,熊杰往返长沙多次,但是不管多麻烦,他也觉得值得。
不懂酿酒的果农不是好销售
薄荷田,是九折仑半山腰上的一个小村组,原本寂寂无名的一个名字,这两年却因为薄荷田农庄变得令人神往。
薄荷田农庄,正是熊杰的产业。熊杰告诉记者,41岁的他“什么都做过”,年少远行,到近长沙、远深圳,像其他的农村青年一样,辗转各地打工养家,做过销售,也做过泥工、油漆工。2011年,他决定回乡一搏,做一个回乡创业新农民。
手中仅有2万元积蓄,如何起步?从何着手?这时,时任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对口帮扶黄鹤村,带来了高山小水果种植扶贫好政策,从这里开始,熊杰与黄桃结缘。人缘不错的他借来十万,流转土地,修路开园,把自己家改造一新,在九折仑环山公路边挂出了“薄荷田农庄”的牌子。
走质不走量。7年来,熊杰一直坚持以种黄桃为主,但他深谙市场规律,所以绝不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至今都只种了110株黄桃。他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走高端销售路线、增加新品种上。因此,他种了小面积的蓝莓、草莓,并自己加工果酒。
“用古老的土办法,把果子清洗以后去皮去核,放在这个罐子里大概三分之二的样子,然后用糖发酵,发酵后糖再转化为酒。”走进熊杰的家,远远的便有一股酒香味。寻香而去,便是他的小小酿酒坊,一排大陶罐,里面正发酵的是当季的蓝莓。旁边的修长玻璃瓶里,颜色艳丽的是已经密封好的草莓酒、蓝莓酒。“经过很多次的实验才有了现在的口感,经常有人向我取经,我的经验就是,要做好酒,就一定要好果子。”熊杰告诉记者,自己的果酒不便宜,但深得客户喜爱,巷子口、沩山周边不少农家乐都指定要他的果酒。
爱琢磨,爱尝新,是熊杰与其他果农不同的地方。近年来,农庄的基地渐成规模,为了丰富基地品种,他不断引进外地的桃类品种,其中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从山东引进了紫桃,去年引进,今年即首次挂果,此外,自己还培育了11个桃类品种。
“我认为引用别人的新品种,别人也是培育出来的,我何不自己花点精力去培育品种,如果能够向国家申报一个新品种的话,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乐趣、荣誉,所以我们作为新兴职业农民的话,不断地创新,培育好品质好品种的水果出来,我觉得也应该是我们的责任。”在薄荷田的山坡上,熊杰将每一寸土地用得淋漓尽致,除了正值成熟季的黄桃满山坡,还有无尽的风景:向日葵硕大的脸盘迎着太阳,低矮的果桑长在路边,实验区的果苗根根有标记……不难看出,这个回乡创业的农民真正以此为乐。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范婷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8/07/30/563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