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钉”得住“钉”得稳 ——记双凫铺镇路长办王志强
2018-10-26 13:35:33 字号:

王志强(穿制服者)在新公路边指导工人植草皮、栽香樟。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魏枫)

“在每个月绩效考核中,双凫铺镇路长办在同类单位中都排在前几名。”市路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得此消息后,近日,记者在双凫铺镇路长办采访了该办负责人王志强。瘦高个的他,曾在部队当过13年兵,自2004年起一直在双凫铺镇工作。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城市管理县优秀个人”“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野竹撑出一道风景

今年3月王志强参加竞争上岗继续担任城管中队队长,兼任路长办主任。“当时感到很压头,路又多钱又少。”王志强回忆,一开始他组织队员们对镇域路段巡查,发现路旁栽了一年多的银杏、枫树苗,有的支架被老百姓拆了,有的支架因当时绑得太松被风吹雨打散了,一株株东倒西歪的,影响镇容不说,当时天气又是刮大风下大雨的,一旦倒伏下来的话,将危及行人和行车安全。

王志强第一反应是要把它们扶正,再重新扎好支架。但动针要线,钱从哪里来?镇里本来经费紧缺,也很难及时到位。老家就在本镇粟江村的王志强,想到家对门大钯子山有许多野竹子,砍回来做支架的话,省去不少钱,只要花点人工、拖运费。当过兵的他,说干就干。在镇林业主管部门办好相关手续后,他带领一班人,带着砍刀,上了山高路陡、荆棘丛生的大钯子山。砍野竹子这样的活又苦又累,成员大多没干过,砍了几根,就累得不行。王志强从小就在山里锻炼了,别说砍野竹子,就是砍菜碗粗的树也不在话下。他手麻脚利,一马当先,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歇气。砍下野竹子后,他们砍去竹枝子,全部锯成3米长一根,扛到山下的毛公路边上,堆起来,完了雇来拖拉机运回工地。

王志强带领大家持续砍了3天,砍了500多根3米长的野竹子,并将每根野竹子锯成1米长,将东倒西歪的300多棵银杏树、枫树扶正,扎好支架。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大功告成。只见一排排崭新的支架,整整齐齐,在街道边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搞得好,真漂亮。”“再也不用担心树倒下来砸伤人了。”过往群众一个个夸赞,镇里负责人更开心:“既为镇里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又消除了隐患、美化了环境。”

私家车变“垃圾车”

今年7月起,市域内所有的乡道、县道、省道都归乡镇(街道)属地管理。王志强创新工作方法,把散落在各道中间隔离带的砂卵石等清洁事务,经镇党委同意,承包给有经验的养路工班,“他们里手、高效、安全。”王志强介绍,之前还把集镇的绿化事务承包给宁乡四季园林绿化公司,委托该公司对集镇主要路段专业修剪、清杂、施肥、治虫等。把集镇路面垃圾清运、冲洗等事务承包给宁乡欣云保洁公司。

“他们每次作业时,我都守在现场监督,要求干好事,管好安全。”王志强告诉记者:“每天开着私家车巡查中,发现垃圾就捡到后备箱里,再拖到垃圾回收站。每次回到家后,都得清洗,几乎变成垃圾车了。”

为确保路面清洁美观,王志强每周带领队员们,开着拖拉机,在主、次公路沿线进行地毯式清理杂物(散落的碎石、砂子、泥土等),拆除影响镇容的招牌,处理市路长办在不停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王主任总是拿着铲子、扫把一马当先干起来。他凡事亲力亲为,我们几个没说的。”队员李雄卷高兴地告诉记者。

爱心执法

几乎每一个季节,在主、次公路边上都出现不少流动摊贩,“桃子熟了有摆桃子的,西瓜熟了有摆西瓜的,现在则有摆螃蟹的。”王志强介绍,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阻碍交通,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王主任执法好,不野蛮粗暴,跟我讲政策讲道理,我再也不到路边卖螃蟹了。”螃蟹养殖户刘某告诉记者,他前段时间在该镇新公路边摆摊,被王志强发现、劝说后,把摊点移到集镇农贸市场了。

“我们只有到了万不得一的情况下,才采取收缴处罚措施。”王志强说:“讲实话,摊贩也不容易,也是为了讨生活。我们理解他们的难处,所以尽量釆用‘爱心执法’,既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也让他们理解到乱摆摊的危害性。”“对于那些实在不听劝、打‘持久战’的流动摊贩,我们也绝不手软。”

“在双凫铺,公路两边很难找到一个流动摊贩。”该镇党委副书记周步荣介绍,王志强整治流动摊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发扬“钉子”精神。“钉”得住,“钉”得稳,上午去了下午去,今天去了明天去,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还顺带把其它工作办了。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魏枫

编辑:陶湘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