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小朋友们对社区里新设的健身器材很感兴趣。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李先强)
“我来这附近走亲访友办事,再也不愁停车找不到停车位,你看这个生态停车场多好,车位不少,还有绿树遮蔽。”近日,在广东打工的宁乡人张杰回到家,第一次“光顾”市内金桂路口生态停车场,他高兴地感叹。
生态停车场的建设以及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正是我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的成果。今年以来,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整体安排部署,我市将“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停车场、农贸市场的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文化步道的建设”作为实施“民生造福”战略,打造“幸福宁乡”的重要抓手,周密部署,精心规划,强力推进,确保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年内共铺排76个实施项目,目前已完成了年度任务的85%以上
按照规划,“一圈两场三道”中的“一圈”是指15分钟生活圈,“两场”是指停车场、农贸市场,“三道”是指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通俗地说,就是出门步行15分钟,大到“社保、医疗、教育、体育”,小到“买菜、吃饭、理发、缴费”,都可以方便解决。
记者从市规划服务办了解到,今年以来,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理念为遵循,全面实施“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为重点的民生实事,年内共铺排农贸市场、生鲜门店、学校建设、公厕垃圾站、老旧社区提质提档、文体设施建设、停车场、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步道等76个实施项目,确保宁乡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截至9月底,已完成年度任务的85%。如新建市民之家、地税广场等6所公厕垃圾站已完工投入使用;新建319沩东长郡中学周边停车场、金桂路口生态停车场等5个停车场已竣工,新增车位589个;新建的优米星街市场和祥熙生鲜农产品市场也已投入使用,增加农贸市场5000平方米,已完成人行道维护约4000平方米,玉潭公园、市民公园自行车道6.2千米,正龙古街历史步道也完成了410米的建设;文体设施建设已完成场地硬化,学校改建项目已完成在9月份开学前投入使用。其他项目均按照铺排计划正有序推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制定《宁乡市“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
据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一圈两场三道”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一圈两场三道”领导小组,首先制定《宁乡市“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并召开全市部门、乡镇、街道、社区的动员大会,对加快实施项目进度、落实好民生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还细化和明确了每个项目的年度目标、工作内容和时间进度,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及具体责任人,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一起挑”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出台《宁乡市“一圈两场三道”目标考核实施细则》,由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推进,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周报进度、月调度、季总结、半年督查汇报”的督查考核制度。各项目每周上报进度及现场照片,汇报进展情况及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由督查室及时与相关各单位沟通协调,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改年终突击式检查为常态化检查,全面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工程进度缓慢或有问题的项目,及时给予通报和纠正,全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总指引,统筹规划城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
我市坚持“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 的主题,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十二个字做文章,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总指引,统筹规划城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创新创业、开放开明的省会副中心城市。
市规划服务办对照长沙市“一圈两场三道”建设任务和要求,结合宁乡实际,在城区玉潭、城郊、历经铺、白马桥4个街道共划定“15分钟步行生活圈”37个,每个生活圈突出完善社区幼儿园、社区公共办事平台、社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公共厕所、垃圾站、社区公园等10大类公共配套设施。
由市政府办统筹,规划办牵头,组织对街道、社区、相关工作部门进行现状调查摸底及规划意见征求,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缺什么补什么,切实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特别是聚焦群众身边的难办事、操心事,摸准实情,确定了社区提质提档、农贸市场建设、停车场建设、小而精学校建设、绿道建设等重点内容。
我市明确76个实施项目,包括新建幼儿园2所,新增学位720个,新(改)建学校6所,新增学位3295个;新建公厕、垃圾站12所,提质提档老旧社区9个,配套文体设施21处;新增公共停车场共5座,停车泊位589个,新(改)建市场2家,生鲜门店5个,完成全市现状人行道清障,维修维护人行道54082平方米,新建、改建自行车道里程7.88公里;打造长约410米的历史文化步道。
76个实施项目均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和具体实施单位,由牵头单位统筹、相关部门协作,将单向协调调整为多向互动式协调,形成工作推进的更大合力。
创新机制,打造亮点,形成推动“一圈二场三道”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首先是创新审批模式,促进项目实施。紧扣年度目标任务,由政务中心统筹调度,相关审批服务部门对涉及设计、规划、预算、报建、政府采购、施工等环节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处理,并联审批,资料共享,一次办结,确保项目快速开工。
其次是创新用地模式,打造精品工程。考虑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差异性,坚持节约用地、高效用地的原则,因地制宜,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大拆大建。比如在老城区利用零星用地打造“小而精”学校;如在社区见缝插绿,利用空坪隙地和废弃地整理打造居民文化活动场地和生态停车场。同时,结合老旧社区提质改造、城市双修、农村“五治”、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着力打造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城市生活环境。
三是创新投入模式,化解资金压力。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着力构建以项目配建停车场为主体、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以社会资金与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模式建设便民农贸市场,目前由社会投资的优米星街市场和祥熙生鲜农产品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创新宣传方式,赢得公众支持。按照“建好、用好、管好”的要求,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和群众进行民主监督,及时在媒体或小区公示栏公布项目建设情况,让群众了解建设最新动态,及时汇总反馈意见,形成了推动“一圈二场三道”的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李先强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8/10/31/563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