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段华良)
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去英国伯明翰留学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归国的李炎哲,“若是人生一直按照既定轨迹运行,肯定不会太有趣”,年纪轻轻的他,给自己的人生来了个大拐弯,踏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回到广阔的富有发展前景的农村,创办龙源湖生态农庄有限公司。“我的生活比以前平静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李炎哲说。
海归硕士李炎哲在向记者展示、讲解油茶手工压榨工序。
亲历亲为打造农庄
90后的李炎哲,在异国他乡多年奔波忙碌,深感疲惫。虽然他曾在农村生活过,但是从未有脚踏泥土的充实感。父辈从小给他设计了一个理想的人生轨迹:读书、留学、归国、工作、结婚。“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我骨子里可能还缺点什么。”在英国留学期间,他目睹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健康的绿色食品更是格外青睐。2015年回国后,他先后在省商务厅工作,当过名企的高管,但他最后选择回乡创办农庄。
近日,记者来到龙源湖生态农庄有限公司采访。阳光帅气而又略带一丝腼腆的李炎哲一边走一边告诉记者,筹集资金、调研市场、遍访专家……到在这片原生态土地上竖起“龙源湖”的“大旗”,历经了很多艰难困苦。起初,开荒辟岭,困难重重,但他毫不退缩,乐观面对。人手不足,自己去建材市场买木材、砂子、砖头,搭蔬菜大棚和做木栅栏,他都亲力亲为,连请木匠做活,也得自己帮忙打下手。
为打造有机产品,李炎哲并未马上种植,而是不断翻土、晒土,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投放微生物菌改良土质。他对现代化的先进种植技术非常感兴趣,专门到一些知名的农场进行考察学习,去长沙市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休闲专题培训班,同时还与国内多位专家保持着联系,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及时向他们请教。为了食品安全,不使用除草剂,全是人工除草。
植物园休闲好处去
穿过花开绚烂的茶花园,来到含苞欲放的樱花园,李炎哲告诉记者,现在农庄租、征山地1000余亩,在职员工40余人。种植香樟近10000株,造型桂花树近10000株,茶花20多个品种,近8000株,艺术枸骨3000株左右,杜鹃树200余株,另有竹柏、金丝楠木、银杏树等珍稀树种数百株。除此之外,还有刚建成的百亩花海世界,涵盖了日本、台湾樱花,美国红枫、海棠花、紫薇花等几十种进口彩色花卉。其他各种乡土树种数千株,保存完整,独具特色。如马尾松、栗树、酸枣树等,自然的植被也是植物园里的一道风景。农庄里还养殖了土鸡、宁乡花猪、豪猪、兔子及能爬树的绝壁山羊等。
时逢周末,观光休闲的市民渐渐增多,拍照、欢笑声不断。
博物馆诉说悠远的故事
顺着山间的小径,走进了油茶树林。油茶树绿色的树叶,虬劲的枝条柔韧有力,树与树之间,枝条交互错杂,不时扯着人的衣袖。透过树叶,看到波光粼粼的池塘边有三幢古老的木房子映进眼帘。“右边二层的木房子是油茶文化博物馆”,李炎哲告诉记者。走进该博物馆大门的那一刻,记者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河,那些看似残破的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向我们诉说着悠远的故事。博物馆有微型榨坊体验、历代老榨坊展示、油茶农耕文明展示等主题展区。从这些展品中,可以近距离看到茶油是如何从油茶籽一步步地变成茶油的全过程,而且还能充分领略2300多年来我国油茶树种植的历史和丰富的油茶文化,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足以让人惊叹。
“油茶手工压榨技术是先人的智慧结晶,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审美、经济价值,它不仅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还是人类文明的‘活态’延续,这是我建馆的初衷”,李炎哲饱含深情地说道。
“农业本身便是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行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自己未来可以在这片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李炎哲说。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 段华良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9/03/06/563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