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憨态可掬的猪,宁乡有个地方和“它”有着深厚渊源。这里不仅孕育了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中国四大名猪之一的宁乡花猪,还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这里就是流沙河镇草冲村。
一
一条楚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汇聚高山峡谷的溪水,自北向南,缓缓流淌。河边草木丰盛,大小村庄错落分布,这里就是流沙河镇草冲村。
宁乡文史专家戴凯勋介绍说:“草冲原来叫造钟。因为在关王桥这个地方有一个很大的水潭,水从潭里冒出来后,又流到河里,发出洪亮的响声,像钟一样在鸣,所以当时叫造钟。”
传闻明代正德皇帝微服私访路过造钟时,曾品尝过花猪肉,并赞誉吃草长大的宁乡花猪最好吃,而喂养花猪所在地的地形主要是山冲,加之当地方言中“造钟”与“草冲”两词谐音,久而久之,造钟就说成了草冲,造钟河也说成了草冲河。根据青山桥镇罗家冲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陶猪头判断,草冲一带饲养家猪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看到这儿,您估计要问了,为什么会在草冲村一带产生“土花猪”这一特殊猪种呢?其实,这跟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分不开。
宁乡畜牧专家戴届全说:“大约距今1 亿年以前,发生了造山运动,流沙河镇这一带从海底慢慢拱上来,形成了雪峰山山脉。罘罳峰是雪峰山山脉的尾峰,它从海底拱上来之后形成了白麻花岗岩的岩层。风化以后,就形成了流沙河镇草冲村这一带独特的土壤结构——沙质样土的结构。这种沙质样土富锌富硒,还有很多的微量元素,因此这里植被丰茂。第二是流沙河镇草冲村一带,特别是草冲,大小山冲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所以给花猪的封闭繁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
特殊的地理环境、较长时期的封闭选育,加上大自然提供的野生饲料、栏养熟食的饲养方法等,造就了“土花猪”这一特殊品种。在草冲,当地人喂猪有着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拿仔猪的选育来说,外部形态必须要符合“乌云盖白雪,脖戴银项圈,丝颈葫芦肚,耳薄体毛稀”的标准。这样才能确保花猪的品质纯正。除此之外,草冲当地还流传下来了一些有趣的养猪风俗。
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说:“建猪舍的时候,一定要和大师傅心平气和交流,这样才能保证猪舍的质量。从风俗来讲,如果争吵的话,小猪会争抢奶水、抢乳头,所以就不能争吵。要是母猪怀孕了之后,生小猪之前,要把一根杆秤挂在猪舍里,这就意味着铁了心,不会引起流产。”
二
在当地人民长期的精心培育下,宁乡花猪保持着它特有的品性,影响日益扩大。1981年宁乡花猪被正式确定为全国四大优良地方品种之一。
戴届全说:“它之所以成为中国四大名猪之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猪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特别的好吃。宁乡花猪猪肉具有特殊的风味,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了50%,并且它的瘦肉肌间脂肪达到了5%,猪肉肉质氨基酸含量比较高”。
数千年来,味道鲜美的花猪肉,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买仔猪饲养,也成了宁乡及周边广大农村地区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据民国《宁乡县志》记载:“流沙河、草冲两地相连数十里,猪种极良,家家养母猪产仔,益阳湘乡安化等地贩客络绎。”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草冲养猪的盛况。采访时,我们从当地了解到,以前外地商人通过“猪经纪”来草冲购买生猪时,还得懂“暗号”,才能顺利买到花猪。
李述初说:“小时候,我跟着爷爷曾去看过卖猪买猪的场景。像益阳湖北江西来了客商,谈价的时候就不说这是一块钱一斤,而是一讲计,‘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计,计里面有个一横;二讲则,原则的则;三就讲春三人日,就是一个春天的春;四是罗、五是吾、六是交、七是化、八是共、九是旭,十跟一有点相同,就是大计。”
当健康可爱的仔猪顺利找到了买主,热情好客的草冲人民通常会将客商留下来好好招待一番,临走前,还会送上四个大字:风吹草长,以此祝福花猪在主人家健康成长。久而久之,不仅宁乡本地饲养土花猪,连周边的益阳、湘潭、湘乡、邵阳等地都大量引进草冲猪品种进行饲养。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大约克夏猪从国外引进,它生长快、出栏早的特点受到许多养殖户的青睐。渐渐的,喂养土花猪的农户越来越少。到2003年,宁乡境内仅剩了7头土花猪种猪。出于对花猪这一古老品种的深厚感情,在流沙河土生土长的李述初了解情况后, 于2003年成立了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宁乡花猪品种的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试图让草冲花猪摆脱濒临绝迹的困境。李述初说:“我们专门有教授带着四个博士、四五个研究生,专门搞育种的培育和品种的保护。”
在李述初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花猪养殖的行列,花猪产业也发展成了流沙河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年7月,宁乡花猪被列入农业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宁乡花猪”品牌日益响亮,宁乡花猪肉受到追捧,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食材之一。2009年,宁乡花猪成功进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为接待世界各国贵宾的美食。
三
对于草冲人来说,每到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花猪肉都是他们招待各方宾客的佳肴。而花猪也成了当地人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们凭借养猪获得收入,而后娶妻生子、供小孩读书等。养殖花猪给草冲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吃着花猪肉长大的草冲人,勤勉踏实、果敢坚毅,出生于1908年的何际元将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沿着草冲河往上走,路边一处牌楼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抗日将领何际元先生的故居——花萼山庄。整个花萼山庄有800多个平方,全部属于何际元将军,共有三大栋住宅。
17岁那年,受谢觉哉、王凌波、梅冶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响,何际元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33岁就成为湘鄂赣边区挺进军总指挥部调查室少将主任。1944年6月,何际元率部由衡山入宁乡时在湘潭石潭一带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打死打伤日军200多人,令人振奋。
1944年下半年,长沙被日军攻占,宁乡东南九乡一镇遭沦陷,老百姓纷纷向宁乡西部山区逃难。此时何际元率领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军第四纵队回到宁乡,在罘罳乡黑山坡驻扎下来。为了保家卫国,何际元办起了特训班。
何际元将军的副官何振球说:“我在湘乡冲里读初中的时候,何际元将军的部队在招抗日青年。首先在林山寺办了一个青年训练班,我就参加了,当时我只有13岁,后来又转到田坪里中美特训班第五期。”戴凯勋介绍到,何际元的特训班非常正规,学习的都是三民主义,宣扬民族至上,抗日救国,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抗日热情,大家纷纷到何际元部队去参军。
何际元的别动队,也保护了宁乡西部山区的人民,让他们免遭涂炭。流沙河镇花林村花萼组村民刘国兵说:“因为有他的保护,所以日本鬼子不敢进来滩山铺。”
何际元在特训班结业典礼上慷慨陈词:“湖南的一寸土,即国家民族的一寸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有我多一日之驻守,即是日寇迟一日之攻陷。”可见他抗日救国的决心。虽然是国民党将领,但何际元不忍看到国人对战,一直暗中给予共产党员帮助。何振球说:“他和359旅王震部队曾共同抗日,当时部队在湘潭道林驻扎,而王震的部队要经过这一带。何际元就把部队撤退了50里路,让王震的部队顺利到前方,两人共同抗日。”
此外,何际元还不顾风险,悄悄释放了即将被处决的六名共产党员,险些被军统头子戴笠杀害。1949年5月1日,在地下共产党员的协助下,何际元在道林发动起义,促进宁乡和平解放。戴凯勋说:“何际元在道林率领部队起义,军队全部归共产党,交出来的电台可以与美国电台联系,还交了所有的枪支。解放军就任命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兵团少将高参。”
如今的草冲,河水依然安静流淌,土花猪撒欢成长,何际元将军的故居正谋划着重新修缮……一代代草冲人用勤劳与汗水,写就了他们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还在继续,等你慢慢走近、品读……
撰稿:喻梦霖
文史专家:孙意谋 谢仲舒 李乔生 文国旺 黄沃若 徐拂荣 姜福成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陶湘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9/04/25/562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