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退役军人刘文
刘文(右)上门了解戴胜桃住进新房后的生活情况。
宁乡网—今日宁乡(文/图 记者 李向)
刘文,男,2002年入伍,服役于湖南省消防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并获评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退役回乡,2017年起担任老粮仓镇唐市社区报账员、医保专干并负责民政工作。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两年来,他投身基层工作,兢兢业业,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奋勇救火保群众平安,努力实现为人民服务到底的铮铮誓言。
奋勇救火保平安
1月8日下午,风雨交加,天气寒冷。
唐市社区塘湾组村民马桂英去世,帮忙的群众在她家门口搭建雨棚办丧事。当天,众多亲友群众用完中餐后,纷纷躲进屋内烤火御寒,雨棚下一口大锅在炖着食材。
13时左右,因棚顶的雨水积压导致雨棚不堪重负突然倒塌,压翻了正在给大锅供气的两瓶液化气罐,现场瞬间燃起了大火。
“当时我听到外边很吵,跑出来一看,大火冲天,把马桂英家门边的一株桂花树都烧着了。”村民贺胜南告诉记者,由于火势太大无法靠近,又害怕液化气罐发生爆炸,在场的人都慌了神。好在现场有人立即打电话通知了社区。
“过了两三分钟,社区刘会计就骑着摩托车赶过来了。我看到他冲到火边,端起一盆水朝着罐子上喷火的位置用力泼去,大火马上就被扑灭了。”贺胜南告诉记者,刘文一边灭火,一边疏散现场人群,火熄灭之后又继续对液化气罐淋水降温,直至完全排除爆炸的危险,才开始清理现场,整个过程在5分钟左右。
“我当时正在社区值班,接到电话后就马上赶了过去。如果慢一步,后果真的无法想象。”刘文告诉记者,当时两瓶液化气罐倒在地上,正相互朝着罐体喷火,因燃烧时间过长,阀门已经无法关闭,罐体烧成了白色。 凭借多年从事消防工作的经验,刘文判断液化气罐已经接近爆炸临界点。
“一瓶液化气罐爆炸危害范围在120到200平方米之间,当时现场有100多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处于危险范围之内,情况十分危急。”刘文告诉记者,当时他第一时间通知疏散周边群众。灭火后,又继续给液化气罐淋水降温,稀释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并告知现场人员不要携带明火靠近,确保现场绝对安全。
“我在部队8年里参加了上千次的救援工作,知道怎么正确处置各种火灾现场。当时的情况我就觉得自己有把握处置,也没想太多。”刘文说。
让29户危房户住新房
8月13日,记者来到老粮仓镇唐市社区5组村民戴胜桃家,看到他正在收拾房间。记者走进去看到厨房、厕所、卧室、客厅等一应俱全,房间宽敞明亮。厨房里还装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液化气,生活非常方便。
“全靠刘会计关心,想不到老了还能住进新房子。晚上睡得踏实多了,雨天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接漏,也不用担心房子倒塌。”戴胜桃感激地说。
据了解,今年67岁的戴胜桃患有支气管炎,2018年以前,他一直住在建造了近50年的土砖房里。由于家庭困难,年久失修,房屋墙壁开裂、屋顶漏水,成为了危房。前两年,厨房、杂屋还因大雨倒塌了。
“2017年刘会计刚到社区工作,就上门来看我,前前后后来了许多次,做我的工作,要我重新建房。”戴胜桃告诉记者,他十分想改善居住条件,但家庭实在困难,拿不出这笔钱。“刘会计跟我做工作,说建房子的钱政府会解决很多,由他来落实。”有了刘文的答复,2018年8月,戴胜桃放心拆了旧房建新房。
“建房子的时候,他上午来一次,下午来一次,看进度,看质量,还帮我解决各种困难。”戴胜桃告诉记者,两个月后,他顺利搬进了新家,房屋敞亮了,生活又有了奔头。“我今年种了4亩水稻,种了菜,平时在附近补鞋多少还能挣点钱,每个月还有900多元的补助金,虽说现在还欠着建房的工钱,但最多一年我就可以还清。”戴胜桃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
“刘文上任后,最多的一户上门做了30多次工作。他尽职尽责,把危改资金落到实处,全力保障危房改造。”社区工作人员吴莉介绍,根据相关政策、入户调查,2017年以来,刘文按照有关要求严格审批,申报了29户危房改造户,戴胜桃户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通过刘文的辛勤工作,29户符合危房改造户都完成了住房重建,社区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李向
编辑:喻靖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19/08/16/581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