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以诚心换民心
2019-09-18 10:52:35 字号:

——记炭河古城公司派驻黄材镇黄材村第一书记邓德贤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文/图 记者 范婷)

“邓书记,上次送我的50羽鸡苗长大了,这些鸡崽可不错了。”“邓书记,到我屋来坐坐,喝杯茶,这天气可太热了。”“邓书记,还没好好谢谢您上次帮我屋里崽申请金融贷款,有钱能养猪干事业了。”村民口中亲切称呼的“邓书记”,是炭河古城公司派驻黄材镇黄材村的第一书记——邓德贤。邓德贤,这个1988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子,自2018年3月26日驻村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情暖民心的工作,补齐了扶贫工作短板,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邓德贤正在查看藕尖的生长情况。

找对路子埋下种子

“印象非常深刻,邓书记接任那天到村已是中午,匆匆吃完饭他就上门走访去了!”在黄材村村主任姜志强眼里,第一次见面,邓德贤就给他留下了工作扎实、勤劳刻苦的印象。

“扶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我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刚接触扶贫工作的邓德贤,带着茫然与疑问而来,但他深知要知己知彼,方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所以一到任,他就开始了入户走访调查摸底,对全村所有贫困人口信息进行反复核实,并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户一册管理台账,详细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全面列清单,一线找症结,着力找准脱贫路子。

“走访回来,他就跟我讲,一桶油、一袋米、一次慰问,这样的扶贫不是真扶贫,唯有发展产业,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才能真脱贫。”姜志强告诉记者,刚到村的邓德贤,一下子就找准了症结所在——黄材村集体经济总体较为薄弱,贫困户增收困难,必须强化“输血”功能。

“建设荷花产业园”这一念头冒出来,邓德贤就兴奋不已,依托人流如织的炭河古城景区,百亩荷塘可赏花可采莲……经过多次请示和商议,他取得了后盾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和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多次实地考察探讨,得到了村组织的信任托付。在邓德贤走马上任的第二个月,黄材村成立了众旺专业土地合作社,荷花产业园项目落地了。

荷花产业园增岗又增收

2018年,是邓德贤初尝产业扶贫成果的一年。

3月底入村,5月200亩荷花苗已种下,6月荷花盛开游人来,8月、9月莲子丰收,2018年荷花产业园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12万余元。

“人人有事做,个个能胜任。”这是邓德贤力主建设荷花产业园的初衷,而事实证明他是对的。荷花产业园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贫困村民的劳动能力,将他们安排在种植、养护、采摘、销售等环节,甚至为老弱病残的贫困群众安排了剥莲蓬的工作。一年下来,在合作社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多达24名,收获劳务工资9万多元。除此之外,不少贫困户以田入股荷花基地,除了获得劳务工资外,还能参与盈利分红。

尝到了产业甜果,大家对邓德贤赞不绝口。新的一年,干劲更足了。

“看,这是我们今年投入建设的道路、赏花游步道、赏花凉亭,我还想明年投入一批采莲小舟,让游人更加喜欢这里。”在邓德贤的带领下,记者迈上一条崭新的水泥公路,来到荷花产业园,虽已入秋,但这里的景色依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碧绿的荷叶簇拥着荷花与莲蓬,一座八角凉亭就在这一片丰收的景色中冒出尖尖角,与不远处的青山、炭河古城相映成趣。邓德贤告诉记者,为了助力黄材村脱贫攻坚,后盾单位今年追加投入30多万元,对荷花产业园进行基础建设与完善,这一支持为他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提供了保障。

“现在莲蓬还在热销,不久后将开始藕尖销售,今年预计收入超30万元。”微风拂过,荷花产业园香气扑鼻,已经晒成一身古铜色的邓德贤拈花一笑,对产业园的未来充满信心。

以诚心换民心

黄材村十组贫困户宁伏波户,是该村57户贫困户中,唯一一户住土砖房的贫困户。这,成了邓德贤一个心病,一天不解决,他就一天不得心安。为此他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与炭河古城景区联系,结合扶贫新政策,帮助宁伏波申请危房改建。去年4月,政策下来了,他比谁都高兴。知道宁伏波年老体弱,拆房那天,邓德贤带上村干部和周边村民,拆旧房建新房,忙碌了整整一天,身上落满了灰尘,汗水湿透了衣服,却笑容满面,那是他心里石头落地后的欣喜。7月18日,宁伏波搬进了新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辈子没有想过,还能搬出土砖屋,住进新房子,一分钱没出,家具都有人送来了。”

“老宁啊,你这个窗户怎么还没装好?是不是没有给装修师傅打电话?我这就打一个。”9月初,邓德贤再次走进宁伏波家中,一看新房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立刻又忙了起来。宁伏波高兴地留他吃饭,并说:“家里这一年变化大,患精神疾病多年的妻子办好了残疾证,老俩口住进了新房,这都是托了邓书记的福。”

“只要村民们过得好,我辛苦点没啥子关系。”这是邓德贤常挂在嘴边的话。来村一年多,他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屈指可数,“5+2”“白+黑”“连轴转”已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他曾爬上二楼,帮助没有带钥匙出门的村民开门;50公斤重的凉席,他扛起就走,给参与来料加工的贫困户送上门……群众的事,就是邓德贤的事。这一年多来,在邓德贤的帮扶下,9户贫困户走上了种养业发展道路,帮助洪国叶、李羽元办理了残疾证,为刘国军、姜运良、王国平、文闵等11名老弱病残贫困群众在本地找到了工作,21户43人成功脱贫摘帽。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文/图 范婷

编辑:喻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