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淑兰 小范婷 刘畅 通讯员 钟俊夫
5月25日,“走读宁乡”采访组一行在坝塘镇金河村村主任邱强三的带领下来到文佳丽湖。“文佳丽湖原名文家冲水库,位于沩江沿岸的金河村,周围群山环绕,一年四季风光秀丽。”邱强三说,据他小时候听爷爷讲,在1957年前,湖周边的山中有老虎、獐子等繁衍,楠竹与茶叶漫山遍野生长,是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地方。
肩挑手扛 万人共建的历史记忆
时值初夏,我们看到,湖中微风荡漾、波光粼粼。周围绿树成荫,花儿张开了笑脸,水库边上的小草向上挺了挺身子,好像在和人们打招呼。
“夏天骄阳似火,水库周围却很凉爽,总有很多人来这里休息、看风景。树上的知了唱着欢快的歌,好像在欢迎你们的到来。花丛中的蝴蝶像小天使一样翩翩起舞。”1991年参加工作的水库管理员王卫东,守护了文佳丽湖29个春秋。他满怀深情地说,文佳丽湖的风景一年四季都秀美如画。到了秋天,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把美妙的歌声留在了湖的上方。秋天正是湖内鱼儿最肥的时候,许多从宁乡城区、长沙而来的游客,喜欢到湖边垂钓,恰一幅怡人自得的景象。冬天的文佳丽湖则显得有些安静,岸边的树木像士兵一样庄严、肃静。湖水结冰了,像一颗大大的钻石镶嵌在湖中。美丽的文佳丽湖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上了岁数的老宁乡人,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这座水库,当年的宁乡人民付出了多少汗水乃至生命的代价。多少年来,文佳丽湖承载着下游数千亩良田的灌溉重任,润泽四方百姓。”家住文佳丽湖旁边的村民彭锦新告诉我们,文佳丽湖兴建于1957年,那一年他刚刚8岁,当年修建文佳丽湖,几乎动员了整个坝塘区(那时坝塘区包括原坝塘、沩乌、油麻田、珊瑚、停钟、南田坪6个乡镇)的主劳力,也还有好多其它单位和乡镇的人赶来参加,他的母亲也参加了水库的修建。当时,修建水库全靠肩挑手扛,运砂石、水泥都靠手推车,最难的是运石头,最重的石头重达上千斤,需要一个人掌车,前面两个人拉,左右各一个人护住平衡才行。“打夯同样不容易,”彭锦新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六个人打着赤膊,抬着一个重达几百斤的夯石,喊着号子,一下一下地将坝基夯实,一般人做半天就会累趴下。”
历时8个月修建成功的文佳丽湖集雨面积6.9平方公里,有效库容为255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8米。彭锦新说,当时上万人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怀着对未来的梦想,踏上了水库建设的艰难征程。在这批参建者队伍中,出现了很多“父子一起上,姐妹同上阵,全家齐出征”的感人情景。
我们伫立在文佳丽湖大堤之上,风从湖中刮上来,微微有股凉意,耳边,似乎隐约传来当年万人同修水库的劳动号子。眺望远处,群山倒映水中。几只水鸭,悠哉悠哉在湖中游荡;一叶停在湖边的轻舟,在波浪中忽进忽退。耳闻画眉几声,眼见钓者数群。白鹭低飞,红尾翻水。在这初夏,雨后初霁,满眼葱茏收不尽,无限风光惹人迷。好一处休闲神仙地,万类霜天竞自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远离闹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王卫东撑着小船巡查水面情况。
源远流长 醇厚民风的美丽传说
“我在这里已经30年了,30年来我记不清自己穿坏了多少双鞋,走过了多少里路,我只知道,文佳丽湖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刻在了我的心里。”今年57岁的护林员谢章保,自1990年开始守护文佳丽湖周边的近2000亩大山,30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文佳丽湖的每一个角落,一直践守着爱林护林的初心。
湖下边不远处居住的张立祥,对文佳丽湖的历史传闻如数家珍。他说,在明末清初,桅杆仑山建有一寨,叫文佳寨,这是当时一个农民起义的据点。义军在山顶建有了望台,在晴空万里之时,凭肉眼可看清宁乡城内的人影。义军虽为农民,但寨中戒备森严,设有“九锁十三关”。清大学士徐桂秋写联为证:“头顶花冠坐赏青山封九锁,身披玉甲遥观绿水度三关。”据说,文佳寨的寨主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读书人中了秀才之后,看到当地乡绅鱼肉百姓,恶霸横行乡里,感到十分义愤,于是举起旗杆,聚众于桅杆仑山,专打乡绅恶霸。桅杆仑山四面环水,官府十分无奈。乡绅恶霸则老实了许多,百姓无不拍手称快。无独有偶,1931年,为摆脱敌人的追剿,姜亚勋、徐尚达带领工农红军新整编的21师进驻了文佳寨,国民党宁乡团防总局多次派兵围剿。双方交战多次,姜亚勋、徐尚达凭着文佳寨有利的地势,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保存了革命的力量。
在文佳丽湖大堤坝左侧傍山岩有一块形似拳头的巨大岩石,岩石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洞,传闻洞深达6公里。“可到底有多深,没人进去探索过,我们称之为神仙洞。”张立祥对我们说。
神仙洞的传闻,在明朝时起就在金河村这一带流传。传闻称,在神仙洞,饥饿的人只要到了洞口,对着洞拜三拜,说出心中所求,洞中立刻会出现一桌饭菜。哪家做酒席,缺桌子椅子,去神仙洞求,无不灵验。有人则解释,神仙洞有求必应,与神仙无关,实则为有好人居住在洞中,专门帮助穷人。神仙洞下方有个地方叫“忠谋堂”,据说是曾国藩发迹的地方。清道光年间,曾国藩进京赶考时,因家里贫穷,没有盘缠,向亲戚借,亲戚都不敢借给他,怕有借无还,只好长途跋涉来到居住在忠谋堂的远房叔公曾衍泳求助。曾衍泳是当地有名的乡绅,考中进士,不愿为官。他见曾国藩一表人才,有意相助。见离考试还有一段时日,便留下曾国藩住下来,每日指导他学习,使曾国藩迎考信心大增。离朝庭开考日渐近,于时,曾衍泳送上银两,并亲自送他上路。
曾国藩考取功名之后,官越做越大,但他念念不忘资助过他的叔公。曾国藩向皇帝举荐叔公,并多次写信给叔公出来为官。无奈曾衍泳无意于官场。后来,曾国藩派出一亲信,手持曾国藩亲笔信来到忠谋堂。书信上说:“既然您不愿为官,那就做一个湖南盐运局的督办,收盐业税,每年完成国库上缴,余下的可作俸禄以颐养天年。”曾衍泳婉言谢绝了。
最后,曾国藩想出一个主意,以朝庭的名义在忠谋堂创办了一个谱局,命令全国各地凡是姓曾的都到谱局修谱,谱局由叔公掌管。对这个差事,十分合乎曾衍泳的心意。曾国藩听闻叔公很乐意干这差事,压在心头多年石头终于放下来了。曾衍泳掌管谱局一直到解放前。
文佳丽湖的湖中,还有观音庙、贞节牌楼的遗址。杨六姑自小苦难多,四岁时就死了爹,娘远嫁,九岁做了当地大户张氏家的养童媳。好在张氏的儿子张正云对杨六姑很好,俩人日久生情,便定了终身。在二人定好百年好合之日,恰逢曾国藩奉旨创建湘军,为报效朝庭,张正云弃婚从军,因在军队表现好,作战英勇,屡建奇功,成了曾国藩手下的得力干将。不幸的是,张正云在长沙的一次战役中战死。杨六姑闻讯后悲痛欲绝。曾国藩从叔公曾衍泳的来信中了解了二人的一切,大受感动,奏明朝庭,御赐杨六姑“冰清玉洁”牌匾。杨六姑在张正云死后再未婚嫁,一心学医,学得一手能解疑难杂症的绝技,一生医人无数,深得百姓的敬佩。在她死后,百姓为了纪念她,在文佳丽湖所在的湖中兴建了观音庙。杨六姑的医术、她的贞德观,深得后人称赞,至今还有记载她生平的长篇叙事诗《望石记》在流传。
碧水清流 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立于文佳丽湖堤坝之上远眺,只见堤坝下方成片的稻田里泛着绿意,稻苗长势良好,预示着今年早稻即将丰收。三五处的早稻田里,农户正在辛勤地劳动着。人勤地不懒,对这方土地付出越多,农人的收益便更大。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旁边依偎着一条较宽的白色渠道,在绿油油的稻田里,显得格外显眼与和谐。
“文佳丽湖水域面积宽广,能确保3000亩良田的旱涝保收,还承担着2000余名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重任。”金河村党总支书记唐长辉介绍,文佳丽湖全部位于金河村域内,清澈甘甜的湖水养育了淳朴善良的金河村人,被当地村民称为“宝湖”。
“看中了文佳丽湖的灌溉优势,公司一举在水库下方流转了130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和油菜,这几年收成都很不错!”长沙犋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犋辚公司)负责人邓立华告诉记者,从2015年起,犋辚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在当地流转土地3000多亩,其中1300多亩位于文佳丽湖下方,享有天然的灌溉优势。近年来,通过租金发放、务工、分红等途径,犋辚公司稳定当地就业人口500多人,每年为当地农户发放工资达100万元以上,也为困难群众增收作了积极贡献。
洁白的栀子花开得正艳,散发着阵阵清香,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文佳丽湖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花草资源丰富,蜜源供给充足,这一天然优势也吸引了长沙市小森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森林公司)的入驻。目前,该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建高标准的养蜂基地,计划利用文佳丽湖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蜂产业,全力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看好文佳丽湖灌溉优势和生态环境的除了犋辚公司、小森林公司外,还有不少种粮大户。金河村4组村民张国祥就是其中之一。张国祥今年55岁,从2014年起开始流转土地进行规模水稻种植。“文佳丽湖的水质特别好,一直是我们这边大部分村民的饮用水源,我家酿酒的水就来自文佳丽湖,酿出酒来特别香。”近年来,张国祥还不断在粮食深加工方面发力,一家人利用农闲时节酿酒出售。
为了提升酒的品质,张国祥还特意请人挖了个横向23米深的酒窖储藏谷酒、高粱酒。采访当天,在张国祥的热情邀请下,记者一行得以走进这一处大酒窖参观。尽管外面气温高达20多度,但酒窖里异常清凉,一股粮食酒特有的浓香直钻人鼻孔。
张国祥正在查看出酒情况。
“这个酒窖可以储存上万斤酒,这些窖藏的粮食酒每年都要吸引不少爱酒之人来品尝、购买。”张国祥自豪地告诉记者,把稻谷酿成酒后,收益可以实现翻番,去年一家5口仅通过种田、 酿酒就获得了10万余元收入。
独特的自然美景,丰富的人文景致,使得文佳丽湖成了观光游览的佳地。坝塘镇党委负责人说,当地政府部门将抓住我市旅游产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期,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度挖掘文佳丽湖的文化内涵,开发建设文佳丽湖文体山庄、生态农业园,打造集天然氧吧、水上乐园、接待培训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产业。
文佳丽湖。谢望东 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刘淑兰 小范婷 刘畅 钟俊夫
编辑:喻靖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0/06/05/731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