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搭帮你帮我装了自来水,太方便了!”近日,横市镇合金村69岁的独居贫困群众龙花军紧紧握住前来走访的熊正洪的手,不停道谢。她告诉记者,自己身患多种慢性病,双目几乎失明,长期用绳子到井里吊水喝。水泥灌浇的井盖很沉重,只能一点点拖移,打一桶水开盖井就要半个小时。“我想,要是能像城里一样有自来水就好了,水龙头一扭开,水哗啦哗啦就出来了。”
得知龙花军的心愿后,熊正洪立即行动,买潜水泵、水管等物料,请施工人员,三天就帮龙花军实现了心愿。“想做好驻村工作,就要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2018年3月23日,年过五旬的原市卫计局副局长熊正洪受组织选派,到横市镇合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此,他便“黏”上了这片土地,更“黏”上了村里的贫困户。
因户施策
架起扶贫“连心桥”
“如果没有熊书记的帮扶,我都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合金村上许组贫困群众秦冬明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都患有肾衰,妻子每周需要透析两次,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的女儿被迫缀学。是熊正洪四处奔走,为其女儿争取到去湖南护理学校参加“护士本土化培训”的机会,还帮其女儿争取免除了3年的学杂费用近7万元,以及争取到3000多元的生活救助和其他政策支持。
自驻村起,熊正洪走遍了合金村的家家户户、沟沟坎坎,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主动放弃周末休息,谁家有生病住院的老人、谁家有上大学的孩子、谁是孤寡老人、谁是留守儿童……他心里都有谱。可是,因老、因残、因学而致贫又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如何让其脱贫呢?送慰问金,治标不治本。如此难题,一度让他愁眉不展。
“让闲置的山、田、地活起来。”一个念头在熊正洪心头萌生。对,把闲置的山、田、地流转给水果疏菜种植大户,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增加收入。同时,熊正洪积极争取政府助学金,解决贫困学子的学杂费用;组织残疾人进行定级,争取政府的福利补助;为无劳动能力但尚能独立自理的残疾人争取免息小额贷款,购买牛、羊发展养殖业……一系列行动让贫困群众整体享受到了政策实惠,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驻村工作每天都和群众打交道,如果不注意自身言行,很难取得群众的信任,村民就会戳我们的脊梁骨。”熊正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合金村,留下了熊正洪嘘寒问暖的声音,也留下了他捋起袖子和村民一起劳动的背影。
发展产业
夯实脱贫基础
在长沙凤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合金村肢体残疾人、脱贫村民胡建国看着猕猴桃树上满满当当的果子,喜上眉梢。
胡建国告诉记者,他曾多次创业失败,2018年在熊正洪的帮扶下成立了长沙凤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熊正洪还多方奔走,为其争取到政府小额贴息贷款4万元,争取到市卫健局“三结合”经费1万元,争取市财政局等单位领导上门调研和给予政策支持,帮其解决了生产发展经费。
在多方面的积极帮扶下,2018年胡建国种植了猕猴桃15.6亩、西瓜10亩、蜜柚2亩、红心柚3.6亩,套种辣椒10亩、药材(玉竹等)10余亩,种植水稻34亩,当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还树立了长久发展的信心,正积极稳妥发展产业,带动周边10多名困难群众就业。2019年,胡建国被评为宁乡市“脱贫攻坚典型”。今年,胡建国已经发展猕猴桃园生态养鸡860羽,新种植了蓝宝石葡萄,套种朝天椒面积进一步扩大。
据了解,合金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37人。熊正洪设计了以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体,以发展水果疏菜种植和散户养殖为两翼的发展思路,通过“因户施策”“党员联户”等帮扶措施和“党员联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机制,组织党员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慰问走访,通过“谈心谈话”“爱心捐款”等方式使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为实现稳定脱贫夯实基础。并大力实施党员帮带扶服务,倡导村风文明,使村容村貌面貌大为改善,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熊正洪说,下一步,他将继续深入到贫困群众当中,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合金村脱贫工作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编辑:喻靖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0/06/10/732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