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小范婷 刘淑兰 刘畅
仲夏时节,天朗气清。从宁乡城区驱车一路往南不到十公里便来到了湖南宁乡香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香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静卧在湘江新区夏铎铺镇境内,于2009年12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清朝诗人周在炽诗云:“龙不腾云凤不飞,蜿蜒十里一峰巍。”说的就是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龙山和凤山。传说金凤和青龙私订终身,投奔凡间,玉帝为他们的真情所动,遂点化为山,永世相守。每当旭日初起、雾海轻涌,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折射出五彩斑斓的霞光,宛若一只彩凤在云絮中展翅飞翔。
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160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5%。这里青山拥翠、碧水环绕、资源丰富,拥有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湘中地区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佳地。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清晨,“走读宁乡”采访组记者来到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探访这里的特色景点,了解这里的历史底蕴,感受这里的人文韵味。
香山冲一线天。
香山冲水库碧波荡漾风光旖旎
万亩竹海醉游人
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雄阔。香山冲水库镶嵌于群山环抱之中,水质优越,清澈见底。立于水库大坝上放眼远眺,只见水库沿岸树影婆娑,高低起伏的山峦倒映在水中,蓝天绿水、碧波荡漾、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采访当日,同行的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晓南告诉记者,香山冲水库位于香山冲冲口,总库容为210万立米,水质优良,可惠泽近万亩良田。1959年11月,该水库正式动工兴建,期间历经多次加高加固,于1978年4月建成并投入运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利工程。
“香山冲水库被称为香山之眼,以风景秀丽著称,深受村民、游客的喜爱。”谢晓南介绍,香山冲水库四季皆景,尤以夏秋季节风光最好,此时水清如镜、清澈动人,缤纷多彩的树影倒映于水中,每年都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环水库游玩赏景。采访当天,记者偶遇了来此爬山的欧先生一家三口。“难得今天休假,特意带孩子过来爬爬山,看看水库和竹海。”欧先生表示,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清新、竹海美丽,是宁乡近郊休闲、散心的好去处,自己和家人每年都要前来游览数次。
告别欧先生一家后,记者一行沿着水库周边的柏油路漫步,迎面吹来凉爽的微风,令人倍感清爽通透。环顾水库四周山体植被,其间清翠挺拔、连绵成片的楠竹林格外引人注目。据悉,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5.5%,植被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美誉。而眼前这连绵万亩的浩渺竹海,正是公园内重要的森林植物景观之一。谷深林茂,曲折迁回,信步其间,颇有一径通幽处,万竿绿竹参天的意境。
香山竹海就像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氧气密度非常之高,步行其中,就连呼吸都变得格外的畅快。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一阵阵竹浪袭来,只见绿浪奔腾,令人神往。爬山本是累人且枯燥之事,但在这里,慢慢拾阶而上,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游览竹海之中,爬山的劳累瞬间一扫而空。
谢晓南向记者介绍龙凤山中学古围墙的历史。
仙人对弈棋盘石刀削斧凿一线天
五十余景点竞称奇
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分为香山冲、龙凤峡、嵇茄山三大景区,共有山水石寺等景点50余个,其中棋盘石、一线天两处景点以神奇、险峻著称。采访当天,记者一行怀揣着好奇与兴奋,紧跟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脚步,前往探寻棋盘石和一线天。
棋盘石位于香山竹海北面山顶,记者一行从香山山腰开始沿青石台阶往上爬。一路上鸟蝉齐鸣、溪水潺潺、树木葱茏,目力所及尽是一派生机勃勃之景。爬山十余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块平整、巨大的石块横卧于山边,中间有一条清晰的分界线,恰如一张平放的棋盘,楚河汉界分明。
“这就是棋盘石,中间那条缝隙就是棋盘中的楚河汉界。”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棋盘石其实并非一块石头,而是两块巨石紧挨在一起。整个景观长18米,宽10米,高8 米,面积约180多平方米,岩体为红砂岩。记者静坐于棋盘石之上,极目远眺,可见连绵竹海、葱翠山林,偶有白墙黑瓦的村居点缀其间。
关于棋盘石一直流传着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吕洞宾和铁拐李受玉帝委派,要在香山冲架一座通天的桥。因为这竹海里的清风夜月实在太美,两位神仙一时兴致,便劈一个小山头来做棋盘,两人一边品酒一边下棋,始终难分胜负。而后,半夜赶来拜见的土地公公装鸡叫,两位仙人以为天将破晓,顾不得棋局,匆匆弃下架了一半的残桥,沿着悬崖峭壁登天而去。有诗曰:“仙人已往仙境去,此处只留残局棋。欲将取胜须熟虑,举棋惊动二仙归。”
观赏完棋盘石,大家又马不停蹄赶往一线天探秘。一线天景点位于香山新村一处山林间,又名“通天巷”,因两扇石壁相对矗立形成夹缝而得名,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工作人员介绍,一线天全长约20米,宽度不足1米,最窄处不足0.5米,仅容一人通过。随后,记者一行进入一线天体验,行走于其间,仰首望去,只见两扇石壁如刀削斧凿般陡峭奇峻,仅见一线蓝天,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当日探访过的棋盘石、一线天景点外,香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点还有香山烟雨、滴水崖、宝塔神树、响鼓潭瀑布、天圣寺、龙凤塔等。此外,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还留存有不少汉代的石刻和石驿道等,其中惊马桥和烈马卧槽则是三国时期古战场的遗址。
如今行走于斑驳的古驿道上,抚摸着汉代的石刻,打量着三国时期刀枪对垒的古战场,不由得感慨万分,有如清袁文光《登凤凰山》诗中所云:“顿豁风尘眼,登临俯大千。水吞三楚尽,天抱万山圆。江郭饶舟楫,人为认市廛。故乡何处是,依约暮云边。”
“楚陶三绝”陶汝鼐长眠香山
名人辈出各领风骚
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人文底蕴特别深厚,明末清初被誉为“楚陶三绝”(工诗、文、书法)的大才子陶汝鼐便安葬于此。去过密印寺的游客一定见过其山门对联“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此即为陶汝鼐所题。
采访当日,在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资源管理科管理员杨卫明的带领下,记者一行前往陶汝鼐墓瞻仰。由于山间遍布一人多高的杂草,通往陶汝鼐墓的山间小道难觅踪迹,杨卫明只得向村民借来柴刀砍草开路。时近中午,烈日炎炎,记者一行于山间艰难行进20余分钟最终到达陶汝鼐墓所在地。
陶汝鼐墓位于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虎形山山腰,坐东朝西,是一座具有宁乡地方特色的清代家族合葬墓葬。杨卫明介绍,陶汝鼐墓发现于2014年,被确立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史资料记载,陶汝鼐是湖南宁乡人,生活于明末清初,明亡后曾长期参与反清抗争。陶汝鼐曾主编《长沙府志》,在诗、文、书三个领域具有颇深造诣。2006年8月正式启动、耗时7 年编纂出版的大型丛书《湖湘文库》专门收录有《陶汝鼐集》。
自古以来,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名人辈出,这里不仅留存着清代才子的墓葬,还留下了当代伟人的足迹。香山脚下的童家大屋,曾接纳了一所因避战乱迁来的学校——玉潭书院。1913年至1916年,刘少奇曾求学该校,博览群书,有“刘九书柜”之称。他受进步师生影响,立志为国为民。在一次同学集会时,刘少奇写了一首诗:“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才。”从玉潭书院毕业后,刘少奇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时代变迁,当年接纳玉潭书院的童家大屋已随着时间消逝,仅留下一堵长约1200米的古围墙以及一座10平方米的炮楼。令人欣慰的是,兴建于该址的龙凤山中学延续了玉潭书院的幽幽书香,并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
除了陶汝鼐、刘少奇,宁乡历史上唯一的“一门两进士”童翚、童秀春父子,他们的故事也一直在香山下流传。童翚,曾任玉潭书院的山长,系晚清名臣张之洞的老师;童翚之子童秀春,系晚清大才子,有龙凤山小翰林之称,总纂修过清同治年间的《宁乡县志》。此外,推动新疆和平解放者陶晋初将军,辛亥革命元老、北伐战将王邦吉,近代工程师周汝潜,共和国上将陶峙岳,民族资本家周玉寅等都是从香山走出去的名人。
杨卫明(右)向记者介绍棋盘石的传说。
护林队伍守山护水保平安
守住青山得金山
仲夏时节的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满眼翠绿,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今年57岁的杨卫明叉腰站在一块岩石上,放眼远眺,心情舒畅。眼前延绵不绝的大山,仿佛就像他的孩子。
作为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的一名资深护林员,杨卫明民有着30余年的护林经验,对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杨卫明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巡山,来回一趟十几公里。渴了,就掬一捧山泉;累了,就在林中休息;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
每天跋涉在崇山峻岭间,杨卫明坦言有时会与危险直面,但也时常能与野猪以及各种珍稀鸟类不期而遇。“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宝地,看好它、守护它是我们每一名护林员的职责。”杨卫明感慨道。
杨卫明仅仅是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护林队伍中的一员。近年来,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域旅游和自然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严格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原则,积极组建专业护林队伍,不遗余力维护和提高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
香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体庞大,山林面积较大,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区。“为了守护香山,我们组建了护林防火指挥部。建园至今,我们实现了持续零火灾的良好局面。”该公园管理处资源保护科科长汤永新介绍,管理处坚持将护林防火工作做实做细,每至森林防火特护期,均会安排专人在罗仙寨、仙女庙观景亭等地常驻,进行24小时值班。
“守住青山得金山,当前我们以生态保护为主,尽力维护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原生态面貌。”香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今后,管理处仍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努力将香山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一处绿色、文明、美丽的生态胜地。
香山冲水库。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小范婷 刘淑兰 刘畅
编辑:喻靖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0/07/17/7678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