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记者“探班”受高温“烤验”的“城市美容师”
2020-08-07 11:00:11 字号: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段华良 何猜清)盛夏,楚沩大地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墨镜、口罩、太阳伞、防晒霜、防晒服……市民全副“武装”起来。如此高温“烤”验下,在室外作业的环卫工人如何“战斗”?8月4日,记者高温下“探班”,亲密接触烈日下的“城市美容师”。

清扫保洁员

一天喝两大壶水,工作不到10分钟衣服汗透

10时,走在宁乡城区玉潭街道楚沩西路上,记者体验了夏日的“威势”,烈日火辣辣地烘烤着大地,地面被晒得烫脚。

一下、两下……不停地扫。戴着斗笠的路面清扫保洁员杨谢英正弯着腰,挥动扫帚清扫地面垃圾。她汗如雨下,直到汗水进入眼眶内,才伸手抹一抹。

“一天要喝两大壶水呢,衣服干了湿湿了干。”从早晨4点上岗,杨谢英已经在路段上坚守了6个小时,清扫路面时扬起的灰尘落在脸上,黏糊糊的,十分难受。杨谢英用衣袖擦了一把脸,衣袖留下一层汗污。杨谢英负责楚沩西路与一环路交叉地段的路面保洁工作,虽然前后距离只有100余米,却也不易清扫。商铺林立、人多、车多,晚上还有夜市,冷饮袋、水果皮等垃圾尤其多,清扫起来特别费劲。

“早晨4点到6点是夏季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但扫不到10分钟衣服就湿透了。”杨谢英走到公交车站旁,拿出一个大水壶,蹲在树荫下,与记者攀谈起来。

“我每天至少要喝两大壶水,有时候还不够喝!”杨谢英举起大水壶,微笑地告诉记者。记者看到水壶上标的最高刻度为2000亳升。

“这天气,就像个大蒸笼!里面的衣服早湿了,脚底像在和稀泥,滑得很。”杨谢英一边擦着汗,一边轻声告诉记者,她今年54岁了,来自西部山区龙田镇。

“现在要是能躲进空调房,哪怕呆个五分钟也好。”说罢,杨谢英拿起扫帚,提起簸箕,又走进炎热的阳光下……

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路面清扫保洁员杨谢英正在楚沩西路上清扫地面垃圾。

清运车司机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三餐饭挤时间吃

10时50分,汤亚琼驾驶垃圾清运车来到白马桥街道百灵鸟学校附近的生活垃圾站。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酸臭味。车一停稳,汤亚琼立马跳下车,跑到车的另一侧,操作起降架,熟练地将安全链松开并套住垃圾集装箱四角,又跑去将垃圾集装箱缓缓升到清运车上。

之后,汤亚琼又与生活垃圾站管理员一起用扫帚将车后遗洒的垃圾清理干净。虽然天气炎热难耐,且气味非常难闻,但丝毫没有影响工作效率,整个过程仅用了5分钟。

“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要清运14车垃圾,送往垃圾集中处理点。”汤亚琼擦了擦额上的汗珠,脸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印迹。他告诉记者,早上4时30分上班,要赶紧把工友们运到垃圾站的垃圾运走,再把这里的卫生打扫干净,为的是给市民一个干净的出行环境。

为了保障垃圾能够及时被清理运走,汤亚琼连吃早餐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早饭在上班的路上吃两个馒头,午饭和晚饭都是家里带来的,而且午饭和晚饭只能趁空闲的时候吃。”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烈日的炙烤下,垃圾很快就腐烂变质,大量的蚊子和苍蝇飞来飞去,远远就能闻到令人作呕的臭味。“这是工作,没有辛不辛苦之说。大家各司其职,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就行。”说完,汤亚琼又急忙爬进驾驶室,开始工作起来。记者看到驾驶室内摆放着一大壶水和藿香正气水,汤亚琼表示,一上午能喝两大壶水。

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清运车司机汤亚琼正在操作垃圾清运车起降架。

质量考核员

动态巡回,日行3万步

11时42分,烈日正盛。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质量考核办考核员戴国君沿着街道巡查。

“我一天下来要步行3万步,多时可达5万步。”烈日下,戴国君一边用笔在考核本上记录,一边告诉记者,因为垃圾产生是动态的,所以环卫工人巡回保障是动态的,考核员检查也是动态的。

高温,容易使人产生倦怠,在高温下工作是辛苦的,但为了保证城市干净整洁,环卫工作在高温期间不可放松。

“我们对环卫工作考核有严格、详尽的标准,规定了‘一级道路每1000平方米内果皮、纸屑、烟蒂、痰迹等存量数分别少于3个(片),垃圾存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生活垃圾不积压不暴露,日产日清’等要求。”戴国君告诉记者,考核员可不是走走看看就行,需要敏锐的观察,烟头、槟榔袋、饮料瓶、烟盒等,哪怕藏在绿化带中,也要将之清理。遇到卫生问题,立即拍照并发送到相关微信群和系统中,督促责任企业、路段工人及时整改。

河道保洁员

船甲板温度50多摄氏度作业需随时保持身体平衡

烈日下的河面,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水波荡漾时的闪光,直照得人睁不开眼。一艘河道垃圾清洁船穿过汽车桥洞顺流而下,穿着橘红色工作服的河道保洁员站在船上,拿着打捞工具,将水面上的垃圾一一打捞上来,船头已堆积了不少垃圾。

“往左,再往左。”身体壮实的熊正军,今年57岁了。他手拿网兜,一发现水面上有漂浮的垃圾,就打捞上来。

“船行水面,应该清爽凉快吧?”当记者踏上甲板,才知道完全错了。翻滚的热浪迎面而来,甲板上的热流穿过鞋底,脚板有种被灼伤的感觉。

“哈哈,现在甲板温度达50多摄氏度。”熊正军看着记者的囧样,乐得笑开了怀。

起伏的江水拍打着清洁船,船身不时轻轻摇晃。站在船上,为了打捞起水面的垃圾,熊正军和同事需要用长竹竿制成的工具将垃圾捞起,再倒到舱中,还得不时注意身体平衡,工作起来很费劲。

“做河道保洁员光有眼力和臂力还不够,会游泳是必须的。”熊正军告诉记者,每天在河里“逛”,落水的事是难免的。“我刚上船的那个月,因为打捞垃圾时失去重心,曾多次落水。”

不一会,熊正军已是满头大汗,只见他放下打捞网兜,拿起大水壶,咕噜咕噜喝起水来。

“夏季是水域清理最难熬的季节,不光连短裤都汗湿了,还会因为太阳毒辣,晒伤皮肤。”熊正军告诉记者,每天上午6点开始出河清理,11点半下班,下午则由另一个班组出河保洁,一个班组配备4名保洁员。“如果碰到河面垃圾过多就要加班加点。”他呼吁市民不能为了自己的便利就将垃圾扔到河里,河道清洁仅仅靠他们一群河道保洁员是远远不够的。

经过紧张而有序地打捞作业,不多久,清洁船的船舱已装满了垃圾,开始返航。在卸完船上的垃圾后,熊正军和同事又乘着船,驶向下一个作业点……

高温不减,质量不降,标准不变。面对盛夏的“烤验”,一个个橙色身影成了最动人的画面,宁乡环卫人为了楚沩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洁有序,坚持挥汗如雨不下“火线”,始终保持战酷暑、保洁净、做奉献的高昂斗志和饱满工作热情,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并快乐着。

市市容环境卫生维护中心河道保洁员正在沩江打捞水面漂浮垃圾。本版图片均为段华良 摄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段华良 何猜清

编辑:喻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