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热忱“寻诊”医“贫病”:喻家坳乡高田村驻村第一书记邹健扶贫见闻
2020-09-10 09:36:50 字号:

文/图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带着“医师”与“驻村第一书记”这两种不同身份,邹健来到喻家坳乡高田村扶贫。一眨眼就是两年多时间,而他那热忱“寻诊”医“贫病”的扶贫故事,早已在当地传开且成为美谈。

1.png

变“坐诊”为“寻诊”主动“把脉”

“‘找出病根,对症下药’是医生的第一职业反应。我虽然习惯‘坐诊’,但是来村里扶贫,就要变‘坐诊’为‘寻诊’,主动‘把脉’!”邹健面对村干部和贫困户期待的目光信誓旦旦。

邹健是喻家坳乡卫生院骨干医师、共产党员。2018年3月,他受组织委派,进驻本乡高田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从诊室走向村组,如何谱写“扶真贫、真扶贫”篇章?作为一名医者,邹健深知“治病”需对症下药,“治穷”同样如此。

驻村伊始,他率驻村工作队员,在村干部陪同下,开始逐一上门走访,与贫困户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各户情况、致贫原因,查询生产生活及务工情况,互留联系电话,张贴扶贫知识挂图,特别询问有什么样的诉求?并一一记录在走访日志上,嘱咐贫困户“有困难先找我”。历时半个来月,他掌握了全村7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

通过第一轮走访主动“把脉”,邹健再次入户时就联系帮扶贫责任人,和贫困户一起商量三年脱贫规划,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根据“滴灌式”产业扶贫政策发展种养业。

因妻子意外死亡、独生女已出嫁的贫困单身汉陈四光,破罐破摔曾被当地人称为“懒汉”。邹健帮助他争取政府危旧房改造资金3万元,拆除存安全隐患的土砖屋顶,重修破旧红砖住房,家里面貌一新。之后,邹健个人借给他500元用于购买水鸭崽,当年600只水鸭和养猪4头的总收入16720元,纯收入11639元,第一年就打了个翻身仗。

村扶贫专干翻开记录,记者看到高田村2018年即有38户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共计养殖鸡鸭3543羽、鹅56羽、肉猪387头、牛5头、蜜蜂59箱,种植辣椒、丝瓜等蔬菜23亩,还有烟叶20亩,户均增收约5000元,并让这些种养户得到政策性扶贫“滴灌式”产业发展补助共88575元,种养户户均获补助2330元,大大激发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2.png

妙手仁心“开方”治穷根顽疾

邹健所到之处,贫困户都会热情主动的上来与他“扯家常”,因为这位“医师”与“驻村第一书记”是他们“穷根”的“救治者”。

经过分析多次走访得来的资料,邹健将贫困户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如分为缺技术类、缺劳力类、缺资金类、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类、因病因残类、因学因灾类等,召集驻村工作队员和支村两委干部商讨对策,拿出切实可行的脱贫攻坚方案。

举出其中一个方案为例。邹健联系喻家坳乡金醇烟叶专业合作社,2018年至2020年选出贺日军等3户贫困户先后学习种植烤烟,每户约20亩,并组织党团员开展为贫困户栽烟的活动,使他们种烟纯收入达每亩1500元,户年均增纯收约3万元;又选出10多名贫困劳力参加培训学技术,参与烟叶合作社务工,人平可每年获报酬1.2万元。烤烟分级队员袁义兵与丈夫张利民同为烟叶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天挣得上100元工钱。年过半百的袁义兵在分级场点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原来没什么‘门路’,现在也有脱贫致富的底气啦!”

循循善诱“去痈”应对弱势群体

经过调查,邹健发现高田村还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如一些因病因残致贫的农户未能及时享受到救助政策,有的贫困户还住在危旧土砖房中。邹健查漏补缺,循循善诱“去痈”,主动帮助他们补办相关手续,先后帮助15户办理了低保、10户办理了残疾证,并组织危旧住房改造,将扶贫好政策一一落实到了位。

记者了解到,贫困村民欧文军和甘素立患股骨头坏死病多年,均属低保贫困户,因家庭困难一直未能就医。邹健以医师的专业知识结合宣讲国家健康扶贫政策,和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做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并想方设法先后送去湘雅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解决了困扰他们多年的大问题。术后两人恢复良好,对今后的脱贫充满信心。

记者还听到故事:深度贫困户付昭军年老多病,住房为土砖建筑且年久失修,邹健详细了解情况,与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商议,发动全村党员踊跃捐款,两天内共募捐1.6万元,并争取乡政府解决3万元、爱心企业赠送善款1.2万元,组织志愿者用时20天,修建80平方米水泥砖瓦房,让付昭军老人住得安全又舒适了。

造血式扶贫“培元”致富带头人

邹健认为“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贫困户中要有好的致富带头人。他精心指导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王永安是肢体残疾人,邹健扶持他养殖蜜蜂,从2018年40箱增至2019年105箱、2020年155箱,加上养猪喂鸡鸭,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在王永安示范带动和技术指导下,村里贫困户又有4户发展了养蜂。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张建兵曾身患重病手术治疗,仍自强不息,近年利用蔬菜大棚培育朝天椒苗子,组织10多户贫困户每户种辣椒2亩以上,并回收产品送到附近加工厂。张建兵家种辣椒4亩、大棚育辣椒苗1.5亩,加辣椒买卖生意,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而跟随张建兵种辣椒的贫困户亩产值高的上万元,低的也有5000元,每户增加年纯收入1万元左右。

标本兼治“通络”修公路治水渠

高田村是烤烟种植大村,拥有2000亩烟叶基地。邹健协调烟草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充分利用烟基建设政策,标本兼治“通络”修公路治水渠,打通村内各处脉络,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烟叶、水稻、玉米产量。近三年,村里硬化公路13.7公里,治理水渠2000余米,护砌山塘25口,安装路灯310多个,建设美丽屋场3处。

邹健懂得治病需标本兼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越好,产业发展越好,脱贫致富路越多。如今高田村烟区“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育苗烘烤工场化、翻耕起垄机械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已初具其形,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每年吸引一批批省内外烟草行业专家领导前来观摩学习。高田村村民每年种烟收入约500万元,仅烟叶产业常年带来税收返回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左右。

防返贫风险“固本”保脱贫成果

邹健常说:“病人治愈之后还需持续调理,巩固疗效,才能防止疾病复发。扶贫也如此,贫困户脱贫之后还需要继续服务,确保脱贫不返贫。”他和工作队员丝毫不懈怠,经常排查贫困户返贫风险,“固本”保脱贫成果。

贫困人员曹菊良的妻子廖金流系黑户,多年来一直未解决户口,导致不能享受国家扶贫政策。且母子俩均有智力残疾,却一直未办理残疾证。邹健和其帮扶责任人协商沟通,同赴湘西吉首为廖金流先解决户口问题,又带领曹菊良一家人前往宁乡、长沙,帮助办理残疾证,使其母子两人均享受了残疾补助金。此后邹健又多次上门鼓励曹菊良发展生产、积极务工增收。

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双胞胎杨欣怡、杨欣悦姐妹俩,早年家庭突遭重大变故,母亲不幸去世,父亲服刑,已成事实孤儿。邹健了解详情后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使她俩享受到每年每人2400元的大爱无疆爱心捐赠。又通过私人关系多次与长沙金城人防工程有限公司对接,寻求同情与支持,签下对口帮扶协议,公司每年通过宁乡市红十字会向姐妹俩捐赠4000元用于学习和生活,捐赠期限暂定8年,解决了她们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高田村离喻家坳乡卫生院不到一公里,邹健却以村为家,扎根基层,冲在最前线,无法顾及同院从医的妻子和寄宿读高二的孩子,难得给家人烹饪一餐“晚饭”。他的工作成效却是显著的,乡对村扶贫工作年度考核,高田村由2017年全乡倒数第一,已上升到2018年和2019年的全乡第二名!

邹健牢记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一位医者的使命,热忱“寻诊”医“贫病”,用行动证明了“基层医疗卫生人”的社会责任担当!

来源:宁乡网

作者:李家军 李先强

编辑:喻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