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竹山塘:百年煤矿蝶变工业遗址公园
2020-10-09 09:35:29 字号: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小范婷 刘淑兰 刘畅

北京798工业区、广州红砖厂,这些“硬核”工业风打卡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实,在我们宁乡也有一个工业风浓郁的景区,那便是煤炭坝镇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该公园是由煤炭坝镇党委政府引进中悦文旅集团、周影传媒,在原竹山塘煤矿基础上全新改造而成的集党建、团建、集工业研学、红色影视等为一体的“煤矿文化”主题工业遗址公园。

煤渣散落、轨道蜿蜒、墙壁斑驳……迈入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仿佛乘坐了时光机器,进入到了一个黑白世界。这里随处可见各式采煤工具、机械设备,极具年代感的场景和种种怀旧器物都成了反映当地煤炭工业发展的最好缩影。下面,随“走读宁乡”采访组记者一起走进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去了解这片“黑金之地”的蝶变历史。

▲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一角。资料图片

黑金时代

煤炭事业红火逾百年

提起煤炭坝,宁乡无人不知。据说,村民最初于一水坝内发现有煤,故得名“煤炭坝”。至今,煤炭坝已有逾百年产煤史,曾是宁乡最富庶的小镇之一。

据史书记载,煤炭坝煤炭开采的历史,至今也有三百七十年。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官府禁止民间采矿。《宁乡县志》有云:“清世鉴于明末矿税之害,不宜矿利,宁乡仕绅,盛言风水,凡采矿者,必请官封禁。如花山坳,斋饭山,天螺凼诸处产煤,皆以县龙来脉,永禁凿据……”1895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上书,奏请设立湖南矿务局,第二年派矿师到宁乡勘测开采煤炭,成立宁乡苦竹寺官矿分局,煤炭坝开始迅速发展。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后,中共宁乡市委派出了以刘麟素为组长的工作组,从资本家手里接管煤矿,成立国营煤矿公司,从此煤矿迎来了春天。1951年6月24日,益阳专员公署企业公司正式接管工人煤矿后,请了地质部门进行勘探,探明了煤炭坝地区煤田总储量为4732.2万吨。

煤炭是黑色的金子,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更显得珍贵。20世纪70年代是煤炭坝最鼎盛的时期,共开发有跃进、竹山塘、五亩冲和西峰仑四个煤矿。据竹山塘煤矿附近老住户介绍,采煤全盛时期,五亩冲煤矿前每天等着拖煤的车,一直从五亩冲排到竹山塘,足有好几公里,一车车煤炭从矿井里拖出,然后运送到全国各地。

“竹山塘煤矿占地85亩,曾经是宁乡煤炭坝镇的核心矿场之一,承载着‘黑金年代’的辉煌。”曾在竹山塘煤矿从事多年工会工作的谈治穗告诉记者,90年代中期,长沙矿业集团公司(原湖南坝能公司)所辖的包括竹山塘在内的四个煤矿产量连年攀升,安置当地8000多人就业,相关产业辐射全镇5.5万人。

1978年,受时任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关于“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革命加拼命,无往而不胜”的号召,煤炭坝煤矿进一步掀起了“工业学大庆、赶开滦”的热潮。“为了响应中央号召,一线煤矿工人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多出煤、出好煤。”谈治穗回忆,当年为了提升产量,竹山塘煤矿掀起了一股全员出动、大干快上的热潮,不少辅助岗位、后勤岗位的工作人员都争着义务下矿井干活。在煤矿工人全力拼搏下,当年,长沙矿业集团公司突破年产95万吨设计能力,年产原煤96万吨,一跃成为大庆式企业。

“以前上学不要钱,住房不要钱,水不要钱,电一个月才两毛。”聊起当年在竹山塘煤矿工作、生活、学习的岁月,今年62岁的钟建云感慨万分。1980年,钟建云来到竹山塘煤矿,成为一名光荣的煤矿工人。凭着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勤学好问的品质,钟建云从挖掘一线员工成长为矿区生产骨干。“我在竹山塘煤矿工作了30个年头,煤矿养育了我们一家三代人。”

“以前的煤炭坝可热闹了,好多外地人在这边,夜生活基本到晚上12点才开始。”钟建云介绍,因为煤炭事业的红火,2000年以前的煤炭坝人声鼎沸、来往客商不断,被称作湖南的“小香港”。

▲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内的生命之树。刘淑兰摄

谋求转型

工业遗址公园应运而生

时光荏苒,2014年底,在资源逐步枯竭、安全条件变差、产能逐渐落后的倒逼下,2014年11月20日,煤炭坝煤矿退出历史舞台。

房屋破旧,轨道蜿蜒,墙壁斑驳,走进煤炭坝曾经的煤矿区,仿佛乘坐了时光机器,进入了一个黑白世界。煤渣满地,昔日矿工每天劳作相伴的安全帽和手套被遗落,曾经的繁华一去不返。这样一个具有特色的地方,如何处置?

“要让产业从‘地下’走到‘地上’,从地下挖钱变成地上种钱!”在下决心推进煤炭产业整体退出的同时,宁乡市委、市政府、煤炭坝镇党委、政府紧锣密鼓,提前谋划,寻求转型之路,最终决定对煤矿遗址进行保留再利用,实现产业再升级。同时,融入有机更新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镇的发展,使改造区的环境与城镇整体环境相一致。

就这样,创意煤城应运而生。创意煤城利用煤炭坝百年采煤文化,突出工业遗存特色,以原四大矿区为核心景区,将原有矿山退出后遗留下来的设备设施、建筑、地质地貌等变“废”为“宝”,打造全省最具特色的工业遗址公园。其中竹山塘煤矿遗址因离集镇最近、保留最完整、周边风光最为秀丽等特点,被煤炭坝镇作为先行先试重点打造的项目来推进。

原煤矿设备维修车间被打造成“陈列室”,展出煤矿工人用过的作业工具;40米高的水塔被打造成“观景台”,供游客登高俯瞰整个矿区。绞车房、矿井架、老烟囱以及不同时期采煤工艺的炮采、普采、综采等一系列采煤工具、机械设备,成了反映煤炭工业发展的缩影……

今年7月18日,煤炭坝镇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收藏了数百台挖煤机器的“创意煤城·煤炭坝遗址博物馆”也于当天揭牌。采访当天,记者在湖南中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导游丁甲的带领下走进竹山塘矿区,感受这里的可喜变化。

沿着主街北正街一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白墙、黑瓦、翘檐,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象。三五成群的游客带着探索的眼神穿梭其中,不时拿出手中的相机拍上几张极具怀旧感的照片。难以想象,几年之前,行走于其间的还都是精力充沛、可爱可敬的矿工兄弟。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黑金时代,这里原来是大型设备修理库,现在主要展出煤矿工人用过的作业工具、通过影像再现煤矿的生产场景。”跟随着丁甲的步伐,记者一行参观了文创吧、党建教室、黑金时代、红旗广场、矿区遗址等场所,近距离感受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的传承与创新。

在竹山塘矿区一圈走下来,令人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煤炭坝遗址博物馆了。迈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煤矿工人是把光和热送给人们的拓荒者。17个字将中国旷工精神概括得精准、有力。该博物馆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煤炭坝煤矿发展与变迁的简史。同时,馆内还收藏、展示了1000多件反应煤炭坝采煤历史的老物件和大型采煤机器,是工业遗址公园文化的核心表现,也是煤炭坝黑金历史的缩影。

穿上旗袍在北正老街来场街拍、走进博物馆感受煤炭坝采煤业的辉煌历史、一秒穿越“黑金时代”……如今的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景点,极具年代感的原生态场景让游客恍若隔世。

▲俯瞰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资料图片

产业升级

“创意煤城”生命力蓬勃彰显

“以前,我们就是坐着这样的车辆下到煤矿中去,那样的岁月一去不复返。”采访当天,摸着曾经熟悉的矿车,钟建云的回忆汹涌而来。虽然几年前已经住到了宁乡城里,但钟建云表示,自从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开建以来,自己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竹山塘走走,亲眼见证了煤矿的翻天巨变。

钟建云介绍,煤矿刚关闭那段时期,矿区里到处又脏又乱,一片破败荒废之景,看得人心疼。“虽然煤矿在生态保护的大形势下必须关闭,但矿工精神是永垂不朽的。”钟建云坦言,对竹山塘煤矿的升级改造不仅盘活了当地经济,也给当年的老矿工留下了一个念想。

满目疮痍无踪迹,门扉大敞迎客来。当前,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主打党建教育和研学旅游,设置了五大党建教育基地,开展工业研学、红色研学、匠心研学等特色研学课程。数据显示,从正式开放至今,累计迎来游客上万人次。

在党建教育、研学旅游风声水起的同时,潇影煤炭坝影视基地也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落户,目前已有《共产党人刘少奇》《秋收起义》等剧组在此取景。还有芒果T V实景真人CS综艺在此录制。

只有与众不同,才能不可替代。不难想象,基于无法复制的工业遗存优势,未来的煤炭坝,将成长为一个媲美北京798、上海老场坊、广州红砖厂的新一代升级版工业遗存与工业文明的保护地和重生地,吸引上百位国内外一流的画家、书法家、雕塑家、建筑师、规划师、园林师、动漫师等进驻。

“‘创意煤城’项目是对煤炭坝镇百年采煤历史的保留展示,让产业从‘地下’转到‘地上’的有效实践,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带动百姓就业有积极作用。同时,其也填补了宁乡在工业旅游方面的空缺,使宁乡文游体系更加完善。”煤炭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继续加大投入,通过“基地+影视+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把“创意煤城”的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做优,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红旗广场附近一低矮房屋处,有一株与屋共存、顽强生长的泡桐树被命名为生命之树。树如其名,细细观察,只见该树粗壮的根茎已经将屋顶顶起来了,树干却攀着墙壁蜿蜒而上。

站在这株顽强生长的泡桐树前,看着后方游客满满的竹山塘矿区遗址景点,我们真切感觉到虽然煤炭坝煤矿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在煤矿工人奋斗不息精神的指引下,“创意煤城”的生命力正在蓬勃彰显。

▲游客正在参观竹山塘工业遗址公园。资料图片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