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宁乡井冲村一村民留遗愿捐献遗体角膜 去世后百余乡亲自发送行表达敬意
2021-01-22 11:45:07 字号: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鲁应龙 通讯员 蒋佳佳)“捐献遗体和角膜是为医疗事业做贡献,他的奉献精神很让人敬佩,他也会是我们村移风易俗的榜样。”近日,黄材镇井冲村57岁的张芬兰因突发心脏病走到了生命终点。按照其生前遗愿,张芬兰的家人联系上宁乡市红十字会,决定将他的遗体和角膜分别无偿捐献,作为该村第一个捐献遗体的人,村民自发赶来送张芬兰最后一程,并对此做法称赞不已。

由于角膜摘取的最佳时间是捐献者去世后的6-12小时之内,湖南省红十字会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完成角膜捐献。1月18日10时30分许,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专用车来到井冲村接运张芬兰的遗体。

在张芬兰过世后,没有繁琐的丧葬礼节,没有无休止的鞭炮、哀乐声响,一切似乎都静悄悄的,与往日村里的丧礼完全不同。在捐献仪式现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省红十字会爱尔眼科接收站、宁乡市红十字会、井冲支村“两委”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志愿者、邻里乡亲等100余人为张芬兰举行了简单的追悼及遗体告别仪式。

1月19日,张芬兰的一片角膜已经在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成功移植给一名年龄相仿的角膜白斑患者。“在两年多前他就和家里人说过捐献遗体及角膜的事。”据张芬兰妹夫姜先生介绍,当时张芬兰因为有病在身,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刚好在外面治病时,碰到了其他遗体捐献志愿者,通过他们了解到,可以联系红十字会在身故后捐献自己的遗体和角膜,他就想自己身故后也把遗体及角膜捐献出来,希望捐献的遗体可以让那些医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角膜让需要的人重见光明,自己到生命尽头后还能做贡献。“直到看到了张芬兰在宁乡市红十字会拿到的《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证》,我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姜先生说。

“捐献遗体、器官在我们村是很难做通工作的,张芬兰的母亲在知道儿子想捐献遗体及角膜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不过在张芬兰过世后真的执行捐献时,她还是义无反顾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为我们井冲村移风易俗开了个好头。”井冲村党总支书姜仕强说。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