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蔡德初:以号当枪 不畏牺牲
2021-06-22 09:35:53 字号: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邬艳 实习生 王恒

军号是战争之魂,凡是历练军旅、洗礼铁血的人,都懂得军号旋律的深刻含义。我们宁乡就有这样一位老兵,在枪林弹雨的抗美援朝战场上用号角吹响了志愿军的冲锋步伐,他就是司号兵——蔡德初。

蔡德初,灰汤镇古南桥村瓦泥组人,一名老党员,1948年入伍,1951年1月入朝参战,隶属志愿军12军某团的司号员,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当时在部队里就是个“吹洋号”的。从1962年至今,他退伍回乡已经59年,88岁的蔡德初老人对于战场上的记忆已经模糊,回忆不起太多的他,只记得1852年的上甘岭战役。

当时,蔡德初所在的部队要面对几倍敌人的进攻,阵地岌岌可危,上级命令他吹响突围冲锋号。由于战斗序列司号兵靠后,等前面的战友冲出包围圈,蔡德初发现周围除了倒下的战友尸体,没有一个活人,敌人眼看就要上来了,他灵机一动滚落山崖,才逃过一劫。

“父亲很少给我们讲他在战场上的事,只和已经故去的舅舅讲过,我们知道的都是零星片段。”蔡德初老人的小儿子蔡桥良告诉记者,就只记得父亲有一次和他说,当时身上只有3天的食物,但是在山上潜伏了7天,后面所有吃的都是自己在山里找的。

“以前也问过父亲,在战场上怕不怕,他总是告诉我们‘上了战场,没有害怕,就是搞’。”蔡桥良表示,父亲总是用这句话轻描淡写地带过。

“真的很难,我们都是白天潜伏,晚上行军,敌人的炮弹太厉害了,白天根本不敢行军。”蔡德初老人说,敌人的炸弹就跟下雨一样,有一次在行军中,一个炸弹过来,身边的战友都牺牲了,只有他因为跳进了山洞里,得以幸存下来。

“这是当兵人的宝贝呢。”蔡德初老人有一个看上去用了很久却洗得很干净的袋子,当他珍重地打开,只见里面好好地收藏着几枚作战纪念章,这是他作为军人的痕迹,更是他作为军人的荣誉,于他而言,是需要珍而重之的收藏。

如今,嘹亮的冲锋号早已退出了蔡德初老人的生活舞台,但那可以响彻天际的号角声,永远不会散去,将持续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