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特东方神画国潮烟花秀。资料图片
大型歌舞《炭河千古情》。 资料图片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淑兰
文化和旅游业,是关系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宁乡市大力实施“14830”旅游发展战略,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品质,实现了文化旅游广电体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2016年-2020年,宁乡市纳入统计监测点的游客接待量达519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5亿元,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2020旅游百强县”,成功创建“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宁乡文化馆、花鼓戏剧团创排的小戏《存款风波》入选全国“百年百项”小型作品创作计划,罗家冲遗址被列为湖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
“诗与远方”牵手,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
季节已是盛夏,驱车穿行,无论是身处城市社区还是田野村落,耳畔回荡的皆是一串串动人的笑声,耳闻目及满是广大百姓幸福的感觉。
幸福来源何处?神闲气定之后细细品味,除了物质富足外,无疑是心宁之乡浓浓的文化氛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文旅融合带来的美好时光。
近年来,宁乡市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全力构建文化旅游共建共享新局面。特别是2019年,行业发展迎来重大改革,新组建的宁乡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正式成立。“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
在此背景下,全市上下形成了文旅融合的浓厚氛围,文旅融合特征明显的旅游业态热度攀升。文创市场繁荣发展,为游客提供“文旅兼备”的品质体验;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在旅游中品读文化、体会乡愁。
宁乡市按照“四大片区”的总体布局,突出景区功能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坚持景区提质提档和公共服务提升,实现旅游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花明楼红色旅游景区、炭河里遗址、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旅游区、宋城炭河古城景区(炭河千古情)、沩山风景名胜区等文化旅游景区基本成型,成为省内知名旅游品牌。文旅小镇融合发展,彰显魅力,黄材西周文化、沩山避暑文化、灰汤温泉文化、花明楼红色文化、关山三国历史文化、道林农耕文化等交相辉映,实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稻花香里农耕园、湘都生态农业园、金太阳农庄、石仑关等乡村旅游点星罗棋布、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宁乡市旅游业态。
服务水平提升,“软硬环境”齐头并进
“现在,我每天不到玉潭公园锻炼一下身体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这个习惯,我已经保持3年多了。”家住钓鱼台九号小区的廖桂英告诉记者,自从2017年8月搬进小区居住后,只要不下雨,她每天都要到玉潭公园去一次,或在广场边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或和一群姐妹跳广场舞,或静静地听花鼓戏爱好者的吹拉弹唱,有时还会绕公园行走一圈。
这仅仅是宁乡百姓享受“文化惠民”的一个具体事例。五年来,宁乡市成功创建首批“湖南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拥有大型体育中心2个、区域性全民健身中心3个、乡镇全民健身中心27个、全民健身点958处、篮球场307个、田径场98个,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体育“健身圈”业已成型。
市文体中心发挥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全市市民活动的家园,每年举办活动20多场次,平均每天活动的市民在 5000人次以上,图书馆、文化馆成为国家一级馆,5年增开文化分馆、图书分馆34个,文化主阵地发挥了主要作用。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推进,2018至2020年,每年重点打造20个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到2021年底,宁乡市80%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将完成“七个一”建设标准。农家书屋建设取得突破,共建成农家书屋403家,并对278家农家书屋进行书籍配送。加强文化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各乡镇(街道)文化专干开展业务培训三期,培养各类文化社会指导员(辅导员)共2000人,组织文体活动培训50余场次,受益人数近20万人次。建成20个市级授牌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和2个室内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
坚定文化自信,绘就宁乡文旅蓝图
文化和旅游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传播先进文化的桥梁。宁乡以多种推介会、主题活动、研学游等形式推广传承优秀文化,努力讲好“宁乡故事”、传播“宁乡声音”,增强文化自信。
着力构建“产品优质化、服务标准化、设施精品化、效益最大化”的文旅产品体系。今年1月份,宁乡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并正式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举办2021宁乡市文化旅游节、红色文化旅游节,发布38大旅游节会和十大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对12家旅游企业给予227.49万元奖励资金。已举办灰汤第十一届桃花节、奥特莱斯粉红节等节会活动16场。开展送戏下乡50场、阅读推广活动52场、流动图书服务80余场,硬笔、毛笔书法、国画培训30场,配送文化器材50套,组织公益电影放映1100场、暑期免费文化体育培训128场(期)。做好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假日旅游宣传营销,举办宣传营销专题培训班,拍摄旅游短视频,组织“抖游宁乡”短视频大赛。创作宁乡市文艺宣讲MV《文化强国我助力》,入选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展播;精心创排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红色交通站》、长沙弹词《人间善德贵如金》《刘少奇私访施家冲》、歌曲《英雄归来》《宁乡等你》等文艺精品10余个。《英雄归来》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百团百角唱百年”活动,进入省级决赛。大型现代花鼓戏《永远的叔衡》公演4场,省市领导、专家莅临现场观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编印《宁乡旅游景区红色故事选编》。
用文化元素扮靓旅游景点,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用旅游产品凝集文化精品……文化和旅游携手共融,让文化变得更有活力、让旅游变得更有魅力。
今年1月-6月,全市纳入统计范围内的景区点共计接待游客568.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81亿元(主要为门票收入),分别同比上涨111.12%、220.93%。
“盘活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体验,建设一批大众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大胆绘就宁乡文旅蓝图,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幸福新宁乡。”市文旅广体局负责人表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宁乡这座千年古邑,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已绽放满园芬芳,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文旅广体局将继续坚持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心宁之乡 美好时光”的品牌影响力,推动文化、旅游、广电、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的安宁之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1/07/28/971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