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腊梅为瘫痪的丈夫擦洗身体。孙新明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新明 陈熙
洗脸、喂饭、接大小便……她近10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和丈夫,用陪伴和坚守谱写着世间最平凡、最真挚、最动听的孝老爱亲之歌,她就是王腊梅,回龙铺镇金玉村板壁组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公公和丈夫接连瘫痪,美满家庭遭受重击
1989年,年满20岁的王腊梅嫁给了回龙铺镇金玉村的卜尚兵。婚后第二年,夫妻俩有了第一个孩子。公公关心,丈夫疼爱,孩子可爱,家庭的小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幸福。
“那时候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可是夫妻俩都年轻,想着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就在王腊梅小两口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时,意外突然来临,2012年3月,公公跌倒在地突发脑梗全身瘫痪,以致双目失明。从那时起,王腊梅就像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顾公公。
“我自从嫁到卜家后,公公就对我很好。公公瘫痪了,我照顾他也是应该的。我也有孩子,也会有老的一天,这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也想减轻一点丈夫的负担。”王腊梅说,公公所有饮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冬天,为了不使老人吃凉饭,王腊梅就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地喂老人,这一喂就是近10年。
然而祸不单行,磨难接踵而来。公公瘫痪几个月后,丈夫卜尚兵在帮村民修房时不慎从4米多高的屋顶摔下来,造成脑出血、脑骨盖破碎、全身多处骨折,颈椎以下全部失去知觉。经过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卜尚兵却一直处于昏迷状态。
“那时候,真是觉得天要塌了,孩子还在读书,这日子以后怎么过。”王腊梅没想到生活会让她经历这么多的磨难。她强忍着痛苦擦干眼泪,在医院里就告诉自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就靠自己扛起这个家了”。
接下来,最要紧的就是医药费,王腊梅只好一家一家去借。“真的很感谢那些亲朋好友和镇村领导,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靠着大家的帮助,王腊梅顺利借到了救命钱20多万元。
两个月后,卜尚兵睁开了眼睛,王腊梅看到了希望,可是医生的一番话,又让她的心跌入了谷底,卜尚兵虽然睁开了双眼,却起来不了,颈椎以下麻木,与植物人无异。
看着原本健康的丈夫,如今已是骨瘦如柴,王腊梅又流下了眼泪,“不能放弃,不然孩子就没了父亲。只有他在,这个家才是完整的。”王腊梅下定决心,好好照顾瘫痪的丈夫和公公。
不离不弃细心照料,历尽艰辛终有盼头
“照顾病人,一日易,长久难。王腊梅近1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照顾瘫痪的公公和丈夫,这样的媳妇确实难找,换别人早走了。”提起王腊梅,邻居无一不满口称赞。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王腊梅和卜尚兵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没有甜言蜜语。自从公公和丈夫瘫痪卧床以来,近10年过去,王腊梅不离不弃和默默坚守,无论春夏秋冬,她每天早早起床,为瘫痪的公公和丈夫端水喂饭、端屎倒尿、按摩身体,周而复始,无怨无悔。
近10年来,王腊梅的家庭虽然困难,但她却从不“等、靠、要”,总是一直默默地付出和努力。她在照顾好公公和丈夫的同时,还在地里种菜、家里养鸡养鸭,闲暇时还到附近打零工,艰难地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而王腊梅的孩子,也一天天地长大,开始帮着母亲分担家务。
“那些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咬牙坚持过来的,除了挣钱外,还要照顾公公和丈夫,还有孩子正在上学,现在想想,我都佩服我自己。”王腊梅说道。
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在长沙上班,镇政府干部也帮助她在金玉工业园当保洁员,家里的欠账也已陆续还清,去年还盖起了楼房,为儿子结婚作准备。王腊梅家的生活越来越有了盼头,她自己也更加自信了。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腊梅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能够近10年如一日地照顾她的公公和丈夫,同时还要到外面打零工维持生计,非常不容易。她为当地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希望我们社会将这个美德继续发扬下去。”回龙铺镇金玉村党总支副书记刘文兵对记者说道。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1/09/26/1019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