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游人如织。景区供图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一花一草皆成景,一山一水尽是诗。国庆七天,天气晴朗,灵秀楚沩,人流如潮。翻开宁乡市旅游地图,一个个景点尽显“热”度——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夜间山水实景沉浸式大剧《千年铁魂·湖南人》更是场场爆满,不得不加场演出。
在长沙方特东方神画,11个室内项目高科技与文化完美结合,34个室外游乐项目以及休闲景观项目共200余项,整个乐园步步是景,老少皆宜,让游客不虚此行。
在花明楼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故居、花明园等红色景点,体会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
文物赋彩全域旅游。黄材镇依托炭河里文化做出了一篇旅游特色产业“大文章”,成功从农业大镇华丽转型为旅游重镇。从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到《炭河千古情》,呈现持续火爆的态势。
在灰汤镇,“气腾如灰雾,泉沸如汤滚”。三五好友信步山林间,谈古论今,呼吸清新空气,沐浴温泉,调养身心。再配上一壶香茗,任清风拂面,天人合一。
“转一转山村院落,漫步小溪长廊,赏碧绿茶园,品沩山毛尖,十分惬意舒服。”在沩山风景名胜区,好山、好水、好风光,数万名游客慕名前来观光度假,畅享“森”呼吸。
关山古镇观灯秀、稻花香里听蛙鸣、夜住民宿闻犬吠……金秋十月,宁乡市旅游市场多点开花,持续火爆。
10月5日,宁乡市两次登上央视,强势吸引全国目光。CCTV-1综合频道在《新闻联播》中报道宁乡市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夜间山水实景沉浸式大剧;CCTV-13新闻频道《相逢在伟大时代》栏目,现场直播推介了依托美丽的生态田园风光,打造出文、旅、农融合的乡村旅游样板的道林古镇。
据悉,国庆节期间,宁乡市纳入统计的景区(点)单日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同比去年最高上涨34.77%、13.4%。
传统重点景区:旅游“菜谱”,开启欢乐畅玩模式
进入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招牌湘菜辣椒炒肉的味就扑面而来,“星厨争霸”挑战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厨王们现场PK,一展厨艺绝活。滋滋作响的油锅,翻炒时扑腾的热气,场面热辣火爆。一道家乡菜,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湖湘大地浓浓的人情味。游客纷纷参与互动,品尝湖湘经典味道。
九龙仓时代奥莱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感受灰汤温泉的无限魅力。段华良 摄
古色古香的清韵小镇则让人瞬间仿若穿越明清时代热闹的街市,非遗、民俗演艺以及民俗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湘菜、湘戏、湘俗、湖湘非遗等各类“湘”味齐聚,长沙方特·东方神画将节庆欢乐氛围拉满,举办“湘味潮我看”主题狂欢活动,将经典湘菜、湖湘非遗、民俗表演等颇具湖湘特色的元素创新组合,呈现出一场色香味俱全的沉浸式湖湘特色欢乐盛宴。
国庆假期,长沙方特·东方神画开启11小时欢乐畅玩模式,延时营业至21点。白天,气势非凡的大型宫廷乐舞《朝迎天下》、婉转动人的民俗歌舞表演《佤山之恋》以及趣味盎然的《民族大联欢》等表演各具特色;晚上,极具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夜场演出在广场全新亮相。更有荣获“杂技奥斯卡奖”金小丑奖的绝活《顶龙头》惊艳亮相,还有高难度《晃管弹碗》等精彩杂技。游客既可以在大型剧场表演项目《辛追》中目睹长沙千百年来的变化,又可以坐上悬挂式座椅,在《伴你飞翔》中遨游神州大地,饱览祖国壮丽山河;还可以戴上4D眼镜,在超1000平方米的大型立体巨幕影院《九州神韵》中回顾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峥嵘岁月,感受伟大祖国的辉煌成就。
国庆假期,宁乡市各旅游景点为广大游客准备了丰富的旅游“菜谱”,有效满足了游客的个性需求,激发了人们的出游热情。炭河古城景区开展“西周招贤令”活动,入园即“入戏”,一秒穿越殷商末年,一秒魂穿异时空,神颜NPC各显神通倾情互动;九龙仓时代奥莱开展“欢乐大FUN假奇趣好时光”主题活动,邀多名抖音大咖街头演绎KOL带来街头Live Show、打击乐艺术派对等活动,约游客共赴一场意大利小镇式休闲之旅;湘都生态农业园开展“2021湘都国风游园会”活动,以国风为主题,以“怀旧+非遗艺术+民俗+亲子”为主要体现元素,以花猪跳水、花猪巡游、花猪游泳等湘都特色的知名项目及关山古镇的炫酷灯光秀、灰汤温泉互动划船赛等提供给广大市民非常充实而安心的亲子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选择。
旅游新增景区:演绎湘魂,引爆视觉畅游新模式
宁乡市旅游业蓬勃的发展态势如雨后春笋催生了新景区、新业态的快速增长。9月28日,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入列开园,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供给,成为吸纳游客的重要力量。
“漫天铁雨从天而降,洒落成花,如同焰火一般照耀了天空,特别壮观!特别美!”10日6日21时左右,刚刚看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夜间山水实景沉浸式大剧《千年铁魂·湖南人》的市民刘女士一脸愉悦地告诉记者。
道林古镇“千年铁魂·湖南人”景区,设施典雅,碧波荡漾,花团锦簇,林木峥嵘,亭台楼阁布局新颖,桥廊水榭风韵浓烈,流光溢彩,古朴的建筑与现代生态园林融为一体,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宛如人间仙境,是个步步为景、遍地开花的景区。
夜间山水实景沉浸式大剧《千年铁魂·湖南人》更是集冶炼文化、湖湘文化、乡土文化和创新创意于一体,用舞台呈现精彩、用铁花绽放光芒,向世人充分展现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让广大游客在“匠夫一挥臂,铁花飞寰宇”的璀璨夺目中,领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沉浸式小剧的互动体验中,感悟湖南人的“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
国庆期间,道林古镇景区每日客流火爆,游客流连忘返、如痴如醉,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视频、发抖音,点赞、刷屏,微信朋友圈铺天盖地,景区迅速成为楚沩大地新的网红“打卡地”。
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升温文旅融合新态势
旅游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从假日期间游客的选择来看,游客通过旅游对红色文化学习的需求,对身心愉悦的追求成为普遍共识。国庆假期,宁乡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持续火爆,沙田乡的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游人如织;越来越多的游客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之路,夏铎铺镇的石仑关、横市镇的云山书院成为必经之地。“红色印记——宁乡陈列馆”,成为炭河里青铜博物馆的大热门。红色景区景点都涌动着络绎不绝的游人。
“学习伟人,向伟人一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拼搏、而奋斗!努力学习,奉献社会。”中南大学在校学生蔡陈彬和湖南警察学院学生刘铭杰,共同选择来到花明楼感悟伟人情怀,接受红色教育。“我早就想来刘少奇故里看看,我非常敬佩刘少奇同志,这次就来这里看看,感受革命先辈的事迹。”
10月1日,阳光明媚,记者在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看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严格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佩戴口罩、有序扫码进入景区。这些人中,很多人是家庭自驾游,或亲朋好友几家组成“联合体”。
近年来,宁乡市深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生态文化内涵,做好“旅游+”文章。在加强红色人文资源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以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和沙田乡的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的美好景区景点为依托,将培训和红色旅游有机结合。特别是以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基地、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惠同廊桥等为基础,完善红色文化旅游设施,配套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度假等产业,将沙田乡打造成湖南著名红色文化旅游、养生度假休闲旅游小镇。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1/10/08/1027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