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旺
地名的作用是标识,地名的来由承载历史。地名有大有小,蜀汉名将赵子龙说: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常山”相对还是大地名。去年听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说,我是青山桥永峰墈下人,“墈下”,就是绝对的小地名,地名划分到这里打止。笔者选取了宁乡的一些小地名,来咀嚼咀嚼其中的韵味,算不上地名文化大餐,权当打打牙祭而已。
因历史名人而取的小地名
围子屋场:位于煤炭坝镇贺石桥村石桥湾组,国民党将领贺耀组祖屋,上个世纪20年代,贺耀组把自家祖屋砌围墙包围起来,当地人就把该地唤名“围子屋场”,这个小地名延续至今。
墓庐里:位于灰汤镇灰汤村墓庐里组,清咸同时期提督黄少春葬地,建有墓庐守墓,该地故名墓庐里,为保护墓庐不因失火毁坏,还修建了大塘蓄水。
刘家塘:位于灰汤镇灰汤村刘家塘组,清代绅士刘九寒在此有肥田200亩,为便于灌溉,修建大塘,唤名刘家塘,该地也以塘为名,延续至今。
朱家老屋:位于坝塘镇长新村十一组,老屋后有凤凰山。据当地人相传,朱姓九世祖在此发族,后移居外地。此地因有朱家老屋而得名,流传至今。
姚家塅:位于沙田乡石梅村姚家塅组。相传清康熙年间名臣姚启圣晚年隐居在此,繁衍后代,故名。姚启圣曾任福建总督,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书写了一代传奇。沙田山冲里的这个小地名与姚启圣要关联,我们还应好好去挖掘挖掘,其意义不言自喻。
君子湾:位于沙田乡石梅村十二组。1883年,“宁乡四髯”之一的姜梦周出生在该地的罩鼓冲,他儿时经常和伙伴们在君子湾这个地方玩耍,从不欺凌弱小,而是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他牺牲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地方唤名君子湾。
九祖峰:位于双凫铺镇余新村九祖峰组。此地有九个山峰,主要姓氏是张姓。宁乡《同治县志》记载了一段历史,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祖隐居在此,现在峰上有九祖墓、九祖祠,是当时的县人郭宣敷重建的。张九龄的另一个弟弟叫张九皋,张浚、张栻父子就是张九皋的后裔。所以张浚卜葬宁乡,是因为先祖曾居住在此。
尚书坟:位于巷子口镇巷市社区尚书坟组。南宋淳熙年间,巷子口人易祓中状元,后任礼部尚书,死后葬如此,坟墓为尚书坟,该地也以此为地名。
因地形特征而取的小地名
七星寨:位于资福镇七星村大坝塘组,这里靠近湘乡,分布七座山峰形如北斗七星,村民寓意七星高照,把该地唤名七星寨。
石谷潭塘:位于灰汤镇灰汤村石谷潭组,这里是乌江回湾处,水深难测,水底形如山谷,偶见石头峥嵘,唤名“石谷潭”。清咸同时期提督黄少春喜此风水,兴建住宅,且捐资修塘,以利乡里,塘名石谷潭塘,该地也以塘为名,延续至今。
鞍子山:位于大屯营镇靳兴村新民组,此山形如马鞍子,故名。民国湖南、江西、浙江三省主席鲁涤平葬于此。当时择地下葬时,见此山形如马鞍,想到鲁涤平当过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戎马人生,故择此马鞍形胜。
寻峰铺:位于大成桥镇玉新村寻峰铺组。湖南中西部的雪峰山脉自宁乡西部龙田镇的瓦子寨进入宁乡境内,沩山山脉承载其磅礴力量,逐步向宁乡东部铺陈开来,山势渐次低矮,至宁乡中部大成桥与回龙铺交界之处寻峰铺,沩山山脉嘎然止步,向东展开的是广袤的回龙铺平原。有民谚是这样说的,沩山发脉至寻峰,寻峰一去影无踪。也就是说过了这个地方没有山峰了,要回头寻找,故名寻峰。现在口误为晴峰铺、丛仑铺。这里还是自明朝以来宁乡西去的第五个递铺。其山土黏润,适合烧陶,明清以来,建有九井十三窑,又有民谚“九井十三窑,烧起龙脉转回朝”,意思是说,在此设井烧窑,是为了寻找沩山山脉接回至回龙山。
大路边:位于沙田乡五里村马家冲组。宁乡至安化的古驿道经过这里,建有递铺迎水铺,驿道在古时是大路了,因此这个地方唤名大路边。如今,我们去寻找古驿道,只要找到大路边这个小地名,就能找到古驿道的痕迹了。
土坝:位于流沙河镇瓦子坪村土坝组,这里有条双兴河,在清代早期筑建了拦河土坝,蓄水灌溉良田,此地就唤名土坝。清代中期,宁乡花鼓戏第一戏班发祥于此,名土坝班。
岳仑塘:位于东湖塘镇太平桥村。当地人认为岳麓山的龙脉经过此地,属于龙兴之地,山边新修大塘,取名岳仑塘,该地以此为地名,现口误为岳林塘。
因历史故事而取的小地名
老家山:位于流沙河镇瓦子坪村二十四组,清代宁乡地域划分为十都,这座山是八都、九都的界址,历史悠久,属于老界址,这座山也唤名老界山,现口误为老家山。
学堂湾:位于灰汤镇金农村学堂湾组,清咸同时期提督黄少春出生地,后来利用黄少春的祖屋建有小学堂,因此唤名学堂湾。湾,在宁乡的地名里,是村庄的意思。
百粥塘:位于灰汤镇永兴村百粥塘组,清代道光二十九年,宁乡遭灾,百姓流离失所,乡绅张顺中在一口泉水塘边施粥100天,救助苦难灾民,为纪念张顺中的义举,当地人把那口泉水塘唤名百粥塘,该地也以塘为名,延续至今,现口误为白竹塘。
仓冲头:位于灰汤镇永兴村仓冲头组。明末清初,一张姓财主在山冲口修建粮仓,存放稻谷,粮仓好似山冲的头部,后来张姓财主开仓济民,百姓拥戴,把该地唤名仓冲头。
丫公山:位于坝塘镇长新村十二组,此山土质黏润,早在元大德年间,当地人在此建窑烧制陶器,以沩江为运输线,销往各地。货船有一位押运人,兢兢业业,辛苦了大半辈子,死后葬在此山中,当地人怀念他,就把这座山唤名押公山,口误为丫公山,延续至今。
亚元冲:位于沙田乡石梅村五组。据传清代康熙年间,该地一秀才参加乡试,考中第二名,乡试第二名称“亚元”,后来参加会试竟然屡次不中,当地人为了鼓励他,把他所居住的地方唤名“亚元冲”,地名延续至今。
花屋湾:位于沙田乡石梅村九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了活力,可以通过勤劳致富,这里的村民家家户户养起了毛发黑白相间的宁乡花猪,当时重新划分生产队,要取个队名,有村民就随口说叫花屋湾,大家哈哈大笑,地名遂定下了。
拖木冲:位于坝塘镇繁荣村八组。相传古时有一位仙人,在这里的山崖中拖出一副棺木,升悬在云中,金光闪闪,故此地名为拖木冲。1949年2月,宁乡黄唐起义爆发,由李石锹领导的唐市起义部队攻打流沙河镇公所失利后,转入这里继续游击战斗,遭到国民党反动武装残酷围剿,死伤惨重。当地人说,他们偷偷埋葬战士遗体的时候,看到了云层里若隐若现的棺木。
添锦堂:位于大屯营镇三仙坳村添锦堂组。古时地主成舒尧,绰号“猫四胡子”,为曾祖母建一住宅,悬匾“添锦堂”,后来当地人就以此为地名,慢慢的口误为“天井塘”。
安田:位于道林镇金华村。当地人认为,农民以作好田为主,才能安居,“锄头站得稳,作田为大本”,为了世世代代记住这个古训,就把该地取名安田。
可朝塘:位于道林镇石金村。清代当地人傅梅根捐二品官,退隐归乡,建大屋,门联是,可人有几,朝政不闻。又大屋前有塘,该地就以可朝塘为地名。
留嘉堂:位于道林镇石金村。有大屋,堂门有联是:留贻祖泽,嘉荫孙谋。该大屋也就叫留嘉堂,该地也以此为地名,流传至今,但现口误为刘家塘。
新四组:位于东湖塘镇泉塘湾村。1954年,这里新建生产队,要取个队名,当时村民正在观看新四军战斗的影片,就顺势取个新四队。
因抗日而取的小地名
新屋滩:位于沙田乡石梅村十三组。1938年,武汉沦陷,一部分武汉商贾逃亡至此,见此山高林密,远离城市,遂暂居下来。他们选择了一处长长的坡度平缓的山坡,出资请当地人建了几排茅草房,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居点,当地人就把这个地方唤名新屋滩,地名延续至今。
南京塘:位于沙田乡石梅村十二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2月南京沦陷。部分南京人逃亡至此落脚。他们见当地百姓灌溉不便,出资帮助修建了一口大塘。南京人走后,当地人为了感激他们,把该塘唤名南京塘,该地也以塘为名,延续至今。
抗日坝:位于道林镇善山岭村。1941年,日军侵犯此地,当地村民正在修坝,拿起锄头挖死三个侵略者,河坝建成后,就取名抗日坝,现也叫抗家坝。该地也就以坝名为地名。
八寡湾:位于道林镇善山岭村。1941年,这里的青壮年男子应征抗日,有八人牺牲,留下八位寡妇,而这八位又住在一个地方,因此口传地名八寡湾。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1/12/07/1050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