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先强 李家军
鲁李是大屯营镇石家湾社区的一名烟农,已种植两年烤烟。在近日召开的全市烟叶工作大会上,他代表烟农作了典型发言。昨日,记者慕名采访他,特意请他谈了种烟以来的感悟。
“烟叶是个收入稳定的好产业”
鲁李说:“我曾经在广州从事快递行业,刚开始几年收入还不错。后来,由于行业竞争大、工作强度大、收入下滑,我在父亲的劝说下回乡种烟。2020年,我种了83亩,纯收达到7万元,加上接种晚稻的收入,当年纯收突破10万元。在此基础上,2021年我扩大规模,种烟100亩。因为天气不好,整体产量偏低,烘烤结束后我担心会亏本,但烟叶收购价格提上去了,还多了一项行业救助,加上各种补贴,最后我种烟纯收入仍有6万多元,加上晚稻收入,保持了约10万元纯收。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离家近,又能与亲朋戚友在一起,生活比在外务工幸福多了!”
回乡这两年,鲁李身边也有很多种西瓜、养龙虾的户子,因受市场冲击大,有些搞亏了本,不了了之。他认为:“比较而言,烟叶是个收入稳定的好产业。2021年种烟不巧遇灾害天气,我想着肯定亏了,但是通过专业化烘烤、专业化分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烟叶的经济效益,再加上烟叶收购价格上调、烟叶生产保险的兑现,以及行业救助利好政策,算下来收入比外出打工还高,而且能照顾一家老小,我很满意自己收入‘稳定’的现状,也很庆幸选择了种烟这个好产业。”
“烟叶是个越来越轻松的好产业”
鲁李说:“我父亲是种烟十几年的老烟农,以前我见他种烟特别辛苦,反正是栽烟到田里就没有休息过,特别是烘烤环节,正当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父亲白天采烟编烟,晚上还要守烤房加煤控火,整夜不敢睡觉,生怕烤坏烟一年辛苦都白费,这也是我那时迟迟不愿回来种烟的原因。”
但是,现在与以往不同了,由合作社统一育苗,还提供专业化翻耕、专业化烘烤、分级服务,这为种烟大户大大减轻了请工的难题。鲁李说:“我自己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种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现在合作社提供专业化烘烤服务,有专门的烘烤技师全程负责烤房控温控火。我还和本组的几个烟农组成了互相小组,关键环节大家互相帮助,晚上只需轮班协助技师烤烟,确实轻松了很多。”
鲁李补充说:“我今年还用上了几座新建的生物质烤房,新换的自控仪可以连接手机,在家就可以查看烘烤的情况。新烤房还可以一次性加料,自动控温,晚上也不用起夜守烤房了。”
鲁李深有感触地说:“政府、烟草部门和合作社一直在为我们烟农作减工降本努力,不管是改良适用农机具,还是研究无人机打药、新式的烤房,这是真心想为烟农搞点好东西,为烟农办实事,帮助我们节省一点钱。”
“烟叶是个有保障的好产业”
“刚回来种烟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是没有一点底的!种烟虽说是农活,但是技术要求高,烟要怎么种,我原来是一窍不通的。后来政府、烟站、合作社多次为我们种植大户提供技术培训,不光培训我们烟农,还进到田间为我们的工人进行现场培训,使生产技术落到了实处,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也坚定了我的信心。”鲁李高兴地介绍说。
“另外,我敢连续种烟,连续当种烟大户,底气和保障更是从烟基设施和烟叶保险方面来的。第一年种烟,我流转的那些田地,因为道路不好,怕到时候不好转运烟叶,我就去找社区和镇政府,希望给解决一下,没想到很快就帮我把路修好了。现在我们镇上烟区沟渠相连,机耕路畅通,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农机能进田。尤其2021年合作社购买了烘烤发电机,给大家免费救急,我有两房变黄期的烟叶得救了,挽回损失2万多元。”鲁李说,“再有就是保险补助多,去年我的烟叶生产保险、行业救助补贴就有2.1万多元。这些,都切切实实提升了我种烟的‘安全感’和‘底气’。”
鲁李最后说:“我很庆幸自己当时听了家人的劝说,成为了一名职业烟农!这两年我镇愿意回乡种烟的烟农更多了,单户种植规模也更大了。仅我们石家湾社区2020年种烟面积就有1400亩,2021年种植面积达1700亩,2022年意向种植面积已达2168亩。我相信,在政府、烟草公司和合作社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烟农一定会把烟种好获得更大丰收,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2/01/17/1077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