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雪落人间冷暖知
2022-02-09 09:20:45 字号:

小憩。叶正强 摄

黄熊飞

雪一下,真正的冬天就来了,年味也开始浓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的变化,看雪的心情是不同的。

幼时看雪是欣喜的。晚上起来小解,忽觉窗外白亮,推来门逢一看,好厚的雪!冷气钻进来,赶紧上床,将薄被东扯西拉,总想裹得严实点,但总有凉风飕飕地侵入,只好蜷缩着身子,心里却有些小兴奋,再也睡不着了。有时瞟一眼窗外的弯竹,看风摇竹树,听窸窸窣窣的掉落雪声,有时还有咔嚓的折断声,真是“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清早起了,穿得十分肥肿,但惊喜是包不住的,跑到禾坪里踩一踩雪,咯吱咯吱的声响像轻音乐;钻到山林里摇一摇雪,飞快躲过树上掉下来的雪团团;站在高处望一望雪,到处是银堆玉砌的童话世界;于是呼朋引伴堆雪人、打雪仗,穿着水缸里池塘里敲出的冰片四处晃荡……

儿时看雪是冷淡的。穷人家六七岁是要做很多事的。春夏放牛杀草免不了,秋冬早上要捡狗屎。当年化肥很少,需要广积家肥,于是收狗屎来充数。清早起来,白茫茫的一片。穿上套鞋,拿上狗屎箢箕和狗屎耙子就出发了,全没有踏雪的兴奋,只有怕收不到狗屎的担忧。有次为了赶近路,我不小心踩到了田边的水沟里,套鞋里进了水。连忙脱下鞋子倒水,扯掉那双湿旧袜子,红白的小脚顿觉冰寒。但没有办法,出家已经两里地了,回去换鞋袜就完不成收狗屎的任务。只得穿着湿套鞋往山里赶。到山边看到一家人家屋檐下有堆稻草,连忙跑过去扯两把塞进套鞋里作垫底。稻草硬扎扎的刺人,但总比在雪水里强。

那早上狗出来得不多,有时三三两两聚聚,有时一前一后悠闲地踏雪。我最喜欢它独自跑到树下或草堆旁,因为这就意味着它要拉屎了。狗在那转转,嗅嗅闻闻,然后略弯腿拉屎,拉完往后爬几爪子,仿佛以土洗手似的。正所谓“狗屙尿,做记号”。望着冒着热气的狗屎,顾不得斯文,顾不得欣赏黑白分明,赶上去飞快地收入狗屎箢箕中。当然,能收到热狗屎的机会是很少的,更多的时候是翻山越岭,东找西寻,山窝里茅草旁松树下四处搜索。有时竹签子树桩子还刺伤人的脚。父母亲到九点多才看到我收了半箢箕狗屎回来,看我冻得面白唇紫、两腿哆嗦,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年轻时看雪是恼怒的。1983年我考到益阳师范读书,跳出了农门,当时全家人都很高兴,亲戚们还嘚瑟地送放了一场电影。但那年冬天的雪让我受到了震撼。那是一个星期日,大雪覆盖着街巷,我到桃花仑书店去买书,但见一个残疾人坐在雪地里,虽然垫了块塑料纸,但他屁股都露在外面,匍匐着讨钱。三三两两的人停下围观,捐钱的极少。他在冰天雪地里嗦嗦发抖,我的心翻江倒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难道这现象还不能绝迹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大下寒士尽欢颜。”难道永远无法实施吗?我蹲下身,将准备买书的一块多钱放到他面前的破搪瓷碗里。那脏黑的脸、红肿的手让我永难忘记。回校后我写下了日记——雪是可怕的,人心的冷比雪更可怕,这一幕在我心中放了原子弹。由此更加发愤努力,以图有益社会和人民。

中年看雪是温暖的。冬天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2008年长沙大雪,我和屈书记、何队长到莲花镇东塘村救灾。我们爬山过坳走村入户,送上棉袄棉被和慰问金,村民们露出真诚感谢的笑脸。随后有雪的冬天汲取教训,下了雪就铲,不让结厚冰,没有产生严重的影响。大约2000年以后,国家实行收容救济制度,各地没有露宿街头的人员了。特别是现在实现了全面小康,城乡居民衣食无忧,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

老年看雪是从容的。以前担心雪后生活困难,“大雪纷纷下,谷米都涨价。板凳作柴烧,吓得床害怕。”如今物价基本稳定,空调、地暖、烤火炉、柴火等保暖的办法也很多。以前看雪要么是十分美好,要么是十分糟糕。如今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有利有弊,不由个人意志而改变。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但我深知,不是什么岁月静好,而是有人帮我们负重前行。那破冰铲雪的党员先锋和志愿者,那彻夜不眠的科学家和医生,那扶贫帮困的基层干部和爱心人士,那拼搏奉献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都是雪里的青松,为我们撑起一个温暖的寒冬。

雪落人间冷暖知,贫者哆嗦富者诗。

但愿苍生俱饱暖,风霜雨雪无忧时。

百年成就小康梦,丰功伟绩史无之。

亿万军民再努力,共同富裕不会迟。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