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处处景美人和。图为大屯营镇的七彩烟田。 资料图片
宁乡市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村庄,让群众尽享乡村振兴硕果。图为回龙铺镇丰收村花屋山美丽宜居村庄。资料图片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范婷 周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月22日,备受关注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文件印发后,引发宁乡市“三农”工作者热议,为宁乡市“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中央有政策,市里也有支持,今年市里统筹了2.27亿元资金发展粮食生产,主要用于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种植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请大家安心备春耕,放心种粮食……”伴着一场春雪,万物开始复苏,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的工作人员电话不停、脚步匆匆,当前正是备耕、备种、育秧的关键时期,大家全员行动,通过电话、下乡走访,为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的种粮积极性注入“强心剂”。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宁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聚力“十大乡村振兴项目”,争创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持续巩固全省产粮大县地位。今年宁乡市计划粮食生产播种面积162.05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53.53万亩,一季稻(含一季晚稻)播种面积37.43万亩,双季晚稻播种面积56.09万亩,旱杂粮播种面积15万亩。拟建设10个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区(其中一个省级万亩示范片区),新建10个集中育秧中心,高标准打造双江口育秧中心,争创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
据介绍,为保障全市早稻生产,宁乡市财政共统筹早稻生产资金4630万元,支持翻耕、播种、育秧等生产关键环节,扎实做好了春耕备耕工作。
针对文件提出的“要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易星星亮出了手中同样滚烫的宁乡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刚刚闭幕的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认可。报告提出,2022年,全市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出台全市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市级小微水体示范片区3处、美丽幸福河流2条。除险加固小型水库4座、整治山塘205口。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农村公厕40座。在不增加镇村负债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宜居村庄230个。易星星激动地表示:“市里的一系列举措与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无缝对接,大大的鼓舞我们乡村振兴人的信心与决心。”
近年来,宁乡市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2022年更被市委、市政府明确定为“乡村振兴提升年”,把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下一步,宁乡市将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市推进项目,大力推广陈家桥村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经验,坚持按照“屋场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屋场兴”“集中连片铺排、打造集群示范”思路,铺排建设230个以上美丽宜居村庄,重点提质“一环”、拓展建设“两带”。发挥6个长沙市示范乡镇、108个省级示范村引领作用,稳步打造沩江沿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片,全域打造美丽宜居村庄升级版,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市农业农村局把稳帮扶、稳就业、稳产业作为重点写进2022年工作计划,更把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将加强对2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的管理,确保帮扶协议履行到位,帮扶群众持续增收;继续培植‘一特两辅’主导产业和市域重点产业,不断扩大竞争;加快2022年产业项目征集、申报、审定进度,确保产业项目选优扶强,充分发挥带富效应;联合纪检、财政等部门单位,加强产业项目指导和监管,确保产业项目依法依规稳步实施。”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监测帮扶部部长戴再强说。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2/02/25/1094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