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华良
最美人间五月天。楚沩大地,山河丰盈,草木繁茂,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抗疫,我们宁乡无可挑剔,真心感谢党和政府。”“自由行走,自由呼吸的感觉真好!”大街小巷,人们熟悉的自在与美好正在大踏步地回归如常。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直面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性聚集性疫情并存的严峻复杂形势,宁乡人民众志成城齐战疫,硬是将一场场遭遇战打成了一个个歼灭战,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影响降到最低,稳定了民心,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尽管疫情来势汹汹,楚沩大地自有干群齐战疫,“快,狠,准,稳”四字诀护安宁。
回首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每个人都心有感触,是怎样的决策让我市能够速战速决速胜,是怎样的信念让宁乡人民同心守护,又是怎样的温暖让宁乡人民心生感动?
动作快疾,与秒竞速
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性聚集性疫情并存,长沙市突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病例,一下子揪住了所有人的心。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骤然打响。
兵贵神速,间不容发。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加之小长假期间社会面人员流动频繁,一旦稍有迟疑,疫情的发展就难以想象。一切雷厉风行的措施来源于对病毒特点的清晰判断,必须争分夺秒、以快制快,与时间赛跑。
“市领导要下沉基层、包片驻点、强化督导;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坚持每日调度和24小时值班值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慎终如始、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我市召开25次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下发29道调度令和43个防指通知,所有干部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制度……我市火速决策,以最快的速度从常态化疫情防控转变为应急处置状态,沉稳应对、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严密布防,挥出了全面阻击疫情“快,狠,准,稳”四字决的“指挥棒”。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是疫情防控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成败。一个疑似病例,可能涉及到的人就超过百人!
流调是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越快越早完成,做得越细致越彻底,疫情防控就越主动。我市优化工作机制,建立公安、公卫、公信扁平化联动机制流调模式。
抢时间,只为与病毒传播抢速度。白天,全副武装,询问、核查病例轨迹,晚上加班加点分析研究。每一份精准的病例轨迹报告,几乎都是在深夜完成,天一亮,流调工作人员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
流调工作需要顺藤摸瓜、抽丝剥茧,还原传播链条,解开疫情传播神秘面纱。
速度是关键!急需寻找核查密切接触者的行踪轨迹!从一开始的文档资料,到后来争分夺秒,一旦确认身份,就立即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取得联系,对话框里的一个个名字、一串串数字组合起来,就是保护宁乡的“墙”。
“与时间赛跑”,工作需要十二分的严谨,即便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在连续几个小时紧盯屏幕后,困意会不受控制地袭来。对付的办法不尽相同:有人备有眼药水,有人备风油精,有人拿着按摩锤敲打自己……
流调工作,是疫情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份缜密详尽的流调报告,必须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疑似患者在过去14天内每一个时间段的去向、行为,必须严丝合缝地卡在一起。为做实做细流调闭环,市疾控中心、公安局、数据资源中心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全面掌握病患活动轨迹,另一方面综合研判、排疑查漏,确保每一份流调报告都真实、可靠。
牢牢把握关键环节,精准流调,果断转运,分级管理,有效切断了传播链。
数据筛查、流调溯源,组建专班,24小时运转。市疾控中心、公安局、数据资源中心联动,累计研判核查上级各类指令、“红码”人员、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做到不漏一人、逐人见底,及时通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为宁乡市全面精准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战场不仅在医院、集中隔离点,更在国、省道各个来宁入口、村组社区,乃至学校、小区。一个个风雨中坚守的坚强身影,一座座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帐、一张张面罩后模糊的脸……
措施“狠”准,筑牢“堤坝”
越是危难关头,越是关键时刻,越能彰显核心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市战“疫”注入了强大力量,提供了根本遵循。
“动态清零”总方针绝不动摇,“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到底。
举一纲而万目张。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方能雷霆万钧、克敌制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在接受手术后,仍坚持指挥战斗,星夜赶赴,综合协调、流调溯源、转运隔离等工作组火速集结,全面落实“一领导、一专组、一清单”要求,密切协同、高效运行,实行信息报送、视频调度、疑难会商等工作机制,一系列指令以最快的速度从指挥部传达到每一个“神经末梢”。
加强核酸检测是阻断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根据长沙市防指的统一安排,3月21日,我市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按照组织发动、信息录入、样本采集、收集运送、检测反馈的工作流程,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扩面筛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出发!”随着一声号令,3月21日凌晨5时,白衣战士闻令集结,分组乘坐大巴车,奔赴各园区、乡镇(街道)参加全市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据了解,卫健系统当天共组织2600余名医务人员分赴全市1275个采样点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工作。
“党员干部提前用广播和微信群进行宣传,可以上门接送老人做核酸检测,我们就赶紧联系了。到现场后有党员干部全程陪伴,非常高效!”家住巷子口镇联花村的94岁王爹爹告诉记者,他是由当地干部直接开车接到南轩文化园核酸检测点的,完成核酸采样后,当地干部又开车把送他回了家,贴心的服务让王爹爹非常满意。
3月28日上午,玉潭街道网格长、党员宁化带领网格员再次来到玉潭街道合安社区愿景壹号院小区,和物业公司人员一道,逐户敲门、逐人排查。玉潭街道以“党建引领、多元互动”的四级联动体系为载体,把“街道—社区—小区—楼栋”细分为1061个网格,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充分发挥网格长作用,织密疫情防控“火力网”,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在各乡镇(街道)、园区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站在战“疫”第一线,确保核酸扩面筛查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排查和个人防疫检查等工作。同时,大家带头学习、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和专业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周到贴心服务。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市在31个入宁关口设置了疫情防控监测点,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在点上,指导车辆司机和乘客扫“场所码”,形成“物防+人防”双层防控网,做到了“逢车必检、逢人必查”。
据统计,全市曾在10天内,开展“逐户进门上户”行动累计入户54万余户,劝返高中风险地区返宁人员1200余人,累计审核通过“场所码”14.1万个,扫码591.58万人次……楚沩大地上,党员干部、可爱的“大白”、鲜艳的“红马甲”成为疫情防控队伍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指挥机制,彰显了扁平化指挥体系下“一呼百应”的领导力、管控力和执行力;全市动员、全线压上、全力以赴,科学精准、坚决果断、执行有力,让该静的静下来、该动的动起来,确保高效的管控力跑赢病毒的传播力……围绕“动态清零”目标,一仗比一仗有章法、一仗比一仗有底气,抢得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两手齐抓,发展平稳
防疫不失控,发展不失速!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抓好疫情防控是硬任务,抓生产促发展是硬道理。面对疫情,我市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际出发,给企业赋能,给发展添力,在全力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力保市民正常生活秩序,全力争取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天使白”“志愿红”迅速集结,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同时,从企业主体到各级政府部门,都以最有力的“硬核”措施,抓生产促发展,助力经济持续稳定运行。
“您好,麻烦扫‘场所码’,出示一下健康码。”“请配合测体温。”“转个身,这边也喷下酒精消毒。”……3月28日,记者在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门口看到,所有人员至少要“过七关”——佩戴口罩、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体温检测、健康信息登记,消毒杀菌,方可进入厂区。
“湖南邦普对生产、办公区域进行早晚全面消杀,确保厂区内环境安全;在食堂就餐设挡板,保持1米就餐距离,错峰排队就餐,专人打饭就餐,减少近距离接触。”湖南邦普党支部书记唐连杰告诉记者,人防物防不放松,落实“最严要求”,湖南邦普出台了具体的快递消杀规定,私人快递严禁入场。为了保证原料不受病毒污染,公司专门建立了一整套车辆、物料入厂消杀体系。所有外来物流车辆必须通过专用消杀通道进行整车内外消毒后方可进入。
“湖南邦普在一手抓防疫的同时,一手抓生产,疫情防控、生产‘两不误’,预计今年能实现既定目标。”唐连杰表示。疫情没有阻止湖南邦普人前进的脚步,他们众志成城、执着坚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赶生产订单,为湖南邦普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星邦智能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每天200多名一线工人全力奋战赶订单。
“公司在筑牢防疫‘安全墙’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生产进度,公司到岗率是100%,大家正在全力以赴完成生产经营各项计划任务,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星邦智能北办主任兼公共事务部部长宁幸告诉记者,星邦智能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线作战”,在加紧生产的同时,在疫情防控方面也作了周密部署,将核酸检测、人员防护、防疫物资管理、日常消杀等纳入企业日常管理范畴。
“今年星邦智能迎来‘开门红’,开工当天就有600台高空作业平台发往世界各地,2月份又发货100台高空作业平台补充海外市场订单。公司一二月份总产值超过了4.4亿元,同比增长超2亿元。3月份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订单仍然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宁幸告诉记者,现在,星邦智能二期数字工厂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总投资3.7亿元,预计年产值达30亿元。星邦智能数字工厂依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最新数字技术,从下料、机加、切割、焊接、组装、喷涂实现高度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网络化,并且大幅度降低能耗,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以实际行动践行“碳中和、碳达峰”的担当。
“2021年,星邦智能实现营销收入20亿元,税收贡献1.25亿元,在企业效益倍增的同时,2021年员工人均收入达24.78万元,企业上榜全球高空作业制造商10强,预计今年或明年挺进全球工程机械50强。”宁幸表示。
共克时艰,向阳出发。
点滴汗水汇聚成光,致敬每一分守土尽责的坚守。他们是想尽办法为民解难的志愿者,是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是深夜值守的公安干警,是克服困难复工复产的企业员工……这些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扮演着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齿轮”,支撑起这个城市的希望,诠释不平凡的责任和担当,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力量。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卿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2022/05/25/11309180.html